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_经济周期理论论文

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_经济周期理论论文

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性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原因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性原因,是指在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起基础作用的原因。它的存在,是其他诸多因素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如供给波动、投资波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政策波动,等等)。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性原因主要有三个:(1)社会基本矛盾; (2)资源配置方式;(3)社会经济的开放度。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性原因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总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对最终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在需求拉动下的经济扩张。经济扩张本身具有双面效应,它既增大了总供给的能力,也扩大了总需求量——引致了投资需求,从而加速了经济扩张。但是,国民经济系统中所存在的资源约束,经济结构性不平衡等约束条件,即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使得社会供给能力跟不上经济扩张的需要。最终,经济扩张在以“短边要素”决定生产力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定律作用下,转向经济收缩,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投资需求下降,以适应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国民经济运行的比例关系。由于这一循环过程并没有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这对矛盾的支配下,社会总需求又会拉动经济扩张,……。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形成了中国经济特有的供给约束型的经济周期性波动。

改革之前,人民的消费需求受到较大的压抑,总需求中,生产性需求占有的比例较高,总供给不足(包括总量与结构)主要表现为对高积累下的生产性需求增长的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压抑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企业制度的改革,而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滞后,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引起了社会总需求扩张,进一步引发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不仅引发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格的上涨,还造成供给结构性的问题,大量产品积压。改革开放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社会供给能力,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由改革前的平均6%提高到改革后的8.8%(1979—1992),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频率未见减小,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供给能力不足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和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矛盾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生产力与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社会总供给的实际能力。从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解决产生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对公有生产资料占有和使用的具体形式,通过占有和使用公有生产资料获得收益的具体形式,以及公有制与其他生产资料所有制(如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怎样将这个有利条件转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生产力的经济关系,就成为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势的关键,成为促进还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生产力内部结构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在产业和部门间的分布不平衡。而对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状况,需要采用与此相适应的多样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然而,改革前30年,我国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实现形式,而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地位高于集体所有制,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并用这两种所有制形式配置社会化程度不同(生产的社会化)、生产力水平不同的产业与部门。在农业,对还是以手工劳作为基础的生产力实行集体所有制,这种“集体所有,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模式,导致了“出工不出力”,影响了生产效率。在工业,面对生产力水平部门间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有现代大工业,也有大量的手工作坊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部门,实行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样,就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诸如工厂和商店盲目合并,生产经营过多;对许多独立经营的小商贩也同样实行了公私合营等。由此在一段时间内,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经营下降,人民生活不便”〔1〕。但从长期实践中看, 仅用这两种所有制形式配置生产力水平差异性很大的产业和行业,制约了生产力的效率。实行全民和集体所有制这二种形式,还是造成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制度基础。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赖国家的局面,而国家不可能具有同时全面推进社会整体生产力的经济力量,所实行的优先发展政策、重点发展政策,很容易加剧生产力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最终制约了生产力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进行改革。首先,通过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其次,调整了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第三,改革了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提高了社会有效供给能力。但是,社会总供给,包括供给总量和结构性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紧张。改革十多年来,在已发生的三次经济波动中,初始原因固然有所不同,但说到底,还是个社会供给问题。特别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企业总体效率不高,是影响社会供给能力的重要原因。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缓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国有企业所代表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解决好。十五大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资源配置方式是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性原因

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类型,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方式。它们成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源于自身的缺陷。

1.计划经济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计划经济一般可细分为二种形式: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但二者在经济运行中都存在三方面的缺陷,以致对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作用。第一,政治需求对经济计划冲击。政治与经济是任何国家的二大基本职能。当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高度经济集权时,很容易产生来自政治的需求冲击,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落后的基础上,要实现制度的优越性,就需要以较高、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缩小与资本主义的差距。这个强烈的政治需求,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及中国国家意识的基本内核,并成为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在这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计划法则,很难成为制定稳定、协调的经济计划的根据。这样,超出实际可能的发展速度,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和经济结构不平衡,必然受到“瓶颈制约”,使得高涨的发展速度降低、停滞乃至倒退。如此反复,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改革前30多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缘于此因比较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指令性计划比例的减小,指导性计划比例增大,市场机制作用面的扩大,政治需求对经济活动的冲击力度在减小,但还是存在的。第二,计划制定和计划管理的缺陷。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都必须以已有的社会生产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对社会需求的正确预期和判断为基础,这些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经济计划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我国不具备适应这种要求的信息系统,造成了经济计划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很容易发生国民经济计划指标脱离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具体微观活动。面对庞大复杂的经济系统,具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国家行政计划管理难以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对计划平衡的偏离时,作出适宜的调整。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总是伴随着经济波动。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主体利益的多元化。有限经济总量的生产和分配,直接影响到不同经济主体的切身物质利益。在这样情况下,按照统一编制的经济计划,组织全社会的生产,按照全社会统一的计划分配方案实施国民收入分配,很难达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企业、个人缺乏积极性,社会生产缺乏效率;另一方面,又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对经济按计划运行的冲击。所谓“中央一抓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这个怪圈,就是计划经济难以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经济活动的现实反映。

2.市场经济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厂商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实体。其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这是市场经济中厂商经济行为的基本取向。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一般很难自觉考虑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状况,按照经济协调发展原则行事。一般的规律是,厂商在经济高涨时,极大的利润吸引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产量增加,引起了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就会减少投入,减小产出。从原理上讲,投资变动及其在产业和部门间的转移,最终会形成按平均利润的原则平衡产业和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形成均衡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实际存在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致使受当期收入和对未来收入预期决定的实际需求,往往小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造成了原本能够均衡的供求关系失衡,引发经济波动。

3.市场机制很重要的是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准确地讲,是真实反映供给与需求均衡的价格机制和无阻碍的自由竞争机制,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合理配置,经济运行才能协调。但是,现实条件下的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特点,市场进入和退出有着种种障碍,因此,市场价格是在“市场出不清”基础上形成的价格,难以真实反映供求的实际关系,必然抑制了社会潜在生产力形成社会供给能力。这样,市场上的供给就会高于社会潜在生产力所能提供的供给价格。当供给与需求保持在这个均衡价格时,随着生产的继续,实际供给量就会相对过剩,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出现了相对不足。因为,在这个价格基础上的支付,是高于对社会潜在生产力的产出的支付,即相对潜在生产力的产出而言,等于多支付了,故而总需求相对减少,最终导致供求失衡。只有通过减少投入,降低增长速度,来求得新的平衡。这种情况波及到整个经济领域,必然引起经济波动。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方式,还是市场经济方式,都存在引发经济波动与周期的客观原因。计划经济方式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往往表现为总供给不足、总需求相对过剩的宏观态势,而市场经济往往容易形成总供给过剩、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形。二种资源配置方式所表现的截然相对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现象,为从资源配置角度寻找治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对策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应当讲,综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优点,建构出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治理经济波动的方向。

三、经济环境的开放度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关系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讲,就是一个经济体与外界的关系以及各种关系条件。经济环境的开放度就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相互关系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的程度。一般系统论认为,孤立封闭的系统最终将是死寂的系统,只有与外界(其他系统)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才是充满活力的系统。经济系统也不例外,它与外界的关系,即经济环境的开放度,对经济系统稳定协调地运行有重要的作用。依照经济环境的开放程度,可区分为二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封闭式的,一种是开放式的。

1.封闭的经济环境对经济波动与周期的作用。当国内市场隔离于国际市场,国家经济不与国际经济发生经济性的交流,或者,有交流、交换,但交流量不足以对宏观经济总量起到调节作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就是封闭的。处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国际市场的资源、产品和技术等经济要素对国内经济活动没有作用。国家在实施资源配置时,完全依靠国内的资源、技术、产品和市场条件,封闭式地自我循环。依照一般国民收入均衡模型:C+I+X=C+S+M,变式后,S-I=X-M这个理论模型,表达了一种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内市场的供求均衡,需要进出口的调节,以调节国内市场的变化。当经济活动处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国内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国内的经济资源和力量。然而,一国的经济资源和力量总是有限的,难以达到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所必须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比例。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和技术在产业和部门间难以平衡配置,要发展基础产业,以解决基础性瓶颈,就不得不压缩向其他产业和部门的投入;要发展重工业,以消除生产力落后的制约,就不得不压缩向轻工业的投入等等,这种捉襟见肘的窘地,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客观现实。这个时期,由于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国内有限资源的制约下,资源在产业和部门间的合理配置难以兼顾,致使经济发展因资源约束、结构约束,几经起落,经济政策亦几经变动,经济波动不断。这就是封闭经济环境所处的二难境地。只能依靠经济系统内部不断的自发调整来解决经济失衡矛盾,从而引发经济周期性波动。

2.开放经济环境的作用。在与外界发生交流、交换的环境中,通过与国际市场进行资源、产品和技术的交流、交换,国内市场和资源、技术的短缺得到补充,通过交流、交换,也使得国内生产潜力得到了发挥。因为,资源、资本总是流向预期收益大的区域。不难理解,当国内因资源约束而不能平衡资源在产业和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时,所留下的投资空间,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国际市场的资源就会流入这个投资空间。同样,国内各地区市场的开放,非国有经济的兴起,也会自然地填补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外的投资空间。因此,国际经济环境、国内经济环境的开放,会引起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能有效解决一国、一地区因自身资源有限性而造成经济难以平衡运行的矛盾。同时,开放的经济环境,国际间的交流和交换,能提高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甚至跨跃技术、产品的自然发展阶段;能提高资本、资源使用的效率,降低了经济发展、增长的成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快,波动小,尤其是在对基础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整个经济获得了这样的运行状态,不能不说得益于开放的经济环境。

当然,不能否认,开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平滑因国内资源约束而造成的经济波动,同时也会因介入国际市场,引入国际经济波动,从而冲击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开放经济环境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将成为国际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经济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中国的经济波动就很可能来自外界的冲击。随着开放度的增大,这种影响就会越大。这说明开放经济有它的正负二面效应,有利,也有弊。为此,就需要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政策,还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具体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很多论述,但是,社会基本矛盾、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缺陷和经济环境的开放度却是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形成的三大基础性原因。将三者联系起来,是诊断和治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他技术分析的基础。

从本文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完全消除波动是不可能的。因为,三大基础性原因依然存在。但是,只要从解决三大基础性原因入手,减少它们对经济活动作用的力度,国民经济要实现减少波动、减缓波动的目的,还是能够办到的。这就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总量和结构二个方面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加快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中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方面,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平稳性的目的;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的开放,推动资源流动,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注释:

〔1〕《经济研究》,1995—6,p.29。

标签:;  ;  ;  ;  ;  ;  ;  ;  

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_经济周期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