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视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兼论2004年电视剧_娱乐论文

当前电视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兼论2004年电视剧_娱乐论文

当前电视剧创作的几个问题——兼谈2004年电视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视剧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兼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文艺记忆

2004年,电视剧进一步成为各电视台的主播节目,仅央视综合频道每天就有四档电视 剧播出时间,每档时间都是二、三集连续播出,更不用说电视剧频道了。各省市电视台 亦然。荧屏上真可谓百花齐放、乱花迷眼。综观2004年的电视剧创作,依然保持了一种 繁荣活跃的创作氛围,题材多样,剧目繁多,为丰富广大电视观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 了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2004年的电视剧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呈现出怎样的艺术 特征和发展趋势?预示着怎样的征兆?这里试谈几点看法:

红色经典改编的得失问题

一年来,人们在屏幕上看到了好几部过去十分熟悉而今又似曾相识的作品,这就是根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的一批优秀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如《林海雪原》、《红旗谱》、《小兵张嘎》,还有些作品已经改编制作完成或正在制作中,如《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三家巷》、《苦菜花》等等。这一批作品过去曾在社会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如今被称为“红色经典”,2004年是对其进行改编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引起议论最多的一年。可以说构成了2004年的一个电视剧现象。

回过头来看,已经改编播出的作品,在观众中的反应平平。除了有些作品在改编中添加了一些因素和情节引起观众不满之外,即使像《红旗谱》、《小兵张嘎》等在改编上看起来比较严肃认真的作品,也没有产生多大反响,或者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远不及原作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刻,不如原小说或电影生动感人。原因何在?也许有人会说,那批作品产生于特定时代,其巨大影响也是和那个年代的特定文化环境分不开的。这些作品表现的历史内容以及表现方式与今天的时代氛围和审美趣味有了一定距离,接受效果必然会有所不同。这样说也不无道理,但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那么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在我看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没有抓住那批作品根本的艺术特点 ,把浪漫传奇写实化了。浪漫主义传奇与民间艺术智慧相结合,是那批作品艺术上的根本特征。在电视剧中,这种特征被写实化的叙事冲淡了。尽管演员们也演得十分用力, 反而显得太“表演”,过犹不及,真实感大受损伤。二是没有将原小说或电影充分地电视剧化,即没有很好地完成从一种艺术叙事到另一种艺术叙事的转换。电视剧是情节剧,在叙事特征上它与章回小说比较接近,而与现代小说不大相似。这就要求必须按电视剧的戏剧规律重新结构作品,找到新的叙事支点。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作品的改编基本上沿袭原作的叙事套路,没有找到新的戏剧结构,没有使原作的内容由小说叙事转化为电视剧叙事。同时还不得不承认,根据原来的一部电影、一部戏改编成十几集甚至二十几集电视剧,长度增加了十几倍,就不得不“兑水”稀释,使原来的凝练、精致、紧凑变得冗长、拖沓、缓慢。对于很多早已熟悉原作故事和人物的观众来说,如此的拖沓 缓慢,也确实是一种折磨。

由此可见,“红色经典”的改编,得失显然。所谓得者,就是帮助人们重温了旧作;所谓失者,就是没有达到原作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说,失大于得。问题也许在于把这批作品的改编看得太简单了、太容易了。事实上,这些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艺术创造,是不可替代、也是不可重现的原创性作品,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和生命体验。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这一批作品越发显得不可多得,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既然名著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高度的结晶,那么改编也应当力求达到这样一种高度。这就要求改编者具有充分的思想和艺术准备,具有历史和生活的准备,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改编。但我们的改编恰恰是在思想和艺术上准备不足、在历史和生活上准备不足。甚至有些改编者的初衷并不是来自于艺术,而是来自市场卖点,想利用这批曾经有很高知名度的作品,对其改头换面,添枝加叶,哗众取宠,一种商业投机动机不言而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树立正确的改编观念,从艺术出发,认真探讨电视剧改编的艺术规律就至为重要。但还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名著或经典都适合于改编电视剧。有些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和它原创时艺术形式不可分割的,是不可改编的。像这样的作品,其改编的失败结局在改编之初就注定了,并非人为就可改变的。

历史题材的当代共鸣问题

2004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量仍然不少,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成吉思汗》、《沧海百年》等;如果再加上那些展现“昨天”生活的作品,还应当包括《康定情歌》、《铁血莲花》、《龙票》以及《天下第一楼》、《历史的天空》等等,因为故事的背景都在“历史”中。但这些“历史”题材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的作品并不多。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不能激起人们的审美共鸣,不是因为表现的历史太遥远,太偏僻,而是没有从所反映的历史中表达当代人的精神关怀,或者是没有把那些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真正转化为艺术。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作品一无可取,像《成吉思汗》这样大气的作品,像《天下第一楼》那样相对精致的作品,也不乏某些方面的审美价值,同时能给人以历史知识。但在给当代人提供更深厚、更迫切的精神思想资源方面,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相对不足。

令人高兴的是,岁末有一部《记忆的证明》。该剧是2004年难得的一部好作品,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部电视剧与其说表现的是历史,不如说表现的是现实。它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通过寻找记忆的证明,把昨天和今天联系起来,引起了当代人的强烈共鸣。其成功之处在叙事结构上,巧妙地采取了“记忆”与“证明”,“历史”与“现实”两条叙事线索交叉行进,互为推进,殊途同归。使活着的主要当事人都参与了叙事——不仅仅是萧汉生,包括冈田、美惠子、池田以及山花隆美等等,这就形成了多角度对同一事件的透视,共同的记忆与不同的认识折射出人性的差异。

看来,我们从历史中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发掘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历史,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是无所谓的,而是和当代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和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有着密切联系。只有那种真正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了当代观众精神需求的作品,才能在当代人的心灵激起涟漪,引起时代的审美共鸣。这才可以说是古为今用。那么,什么是当代社会对历史题材的精神需求?当代人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怎样的精神营养?很显然,需要以史为镜、鉴往知来,需要历史兴衰的原因和规律所蕴含的启示,需要激励民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思想,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伦美德和民主性的思想精华,需要构成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一言以蔽之,需要真善美。那种美化皇权、美化暴力、美化封建迷信的历史剧无法被当代观众所认同,同样,那种无视民疾、不关当代人精神痛痒的为历史而历史的所谓历史剧,也不可能在现实中产生回声。观众需要的也并不仅仅是“娱乐”,那种没有思想内涵、缺乏审美价值的娱乐是一种低级娱乐,并不能真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文艺固然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不是文艺,正像文艺有宣传的功能,但宣传不是文艺一样。观众需要的是被“历史”所触动和感动。只有艺术才能感动人。

现实题材的艺术魅力问题

除了在夜间播出的以刑侦、破案、反腐败为特征的“涉案”剧之外,2004年仍然有大量的以家庭伦理、夫妻感情、邻里友情为表现内容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比如《婆婆》、《中国式离婚》、《香樟树》、《越走越好》、《空房子》、《流水年长》、《海棠依旧》等,还有表现国家干部、知识分子、军人生活的作品如《国家使命》、《长空铸剑》、《最后的骑兵》、《现在开庭》、《英雄时代》、《追日》等。题材也可谓多样。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电视剧看过之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快就从记忆的屏幕上消失了。大概《婆婆》、《中国式离婚》要算今年的上乘之作了,也许对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谐邻里关系能够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些国产电视剧都被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但并未对国人产生多大吸引力。倒是非黄金时段播出的韩国电视剧对国人的吸引力有增无减,许多人熬夜守着韩剧,这是为什么?在观众眼里,没有什么国产不国产,只有优秀不优秀、美不美。

且不说韩剧在日本的风靡,只说2004年韩剧在中国各电视台竞相播出以及引起的影响,称得上是“韩流”袭来,构成了电视剧领域一个奇特现象,至少对国产电视剧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把韩剧与国产剧放在同样时段播出,国产剧能否撑得下去,已经不言而喻。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反思吗?国产电视剧自有长处,韩剧也自有短处,但韩剧何以“粘”人?既没有血腥,也没有滥情,更没有床上戏,究竟靠什么吸引了观众?我以为,与韩剧比较,我们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对电视剧艺术规律至今认识不清,导致内功不足。电视剧固然是表演的艺术,但更是语言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电视剧吸引人主要靠人物的魅力,靠情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因此,编剧的功力决定一剧的艺术质量。我们的电视剧缺乏艺术智慧,往往想用一些诸如拳头枕头、大吵大闹、发泼撒野、巧合奇遇、怪病车祸、黑道白道、无头奇案、权谋诈变等等“猛料”来“刺激”观众,观众早见怪不怪。这是刺激而不是艺术,所以缺少那种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智慧和内在功力。外在的咋呼热闹无法代替内在的审美感动。我们缺少电视剧作家,没有几个人是以写电视剧而成了作家的。作家看不起电视 剧,写电视剧的人又不把自己当作家。我们的编剧常常是为制片人、为导演打工,并不 对艺术负责,大多只是“接活”的写手,交“活”就算完成任务了。写手们因为缺乏生 活,只能从概念出发,从类型出发,使用那些百用不厌其烦的“猛料”编织一些离奇故 事,最终是概念化的故事,因为没有、也不可能进入“创作”境界。韩剧没有外在的豪 华场面与激烈动作,却有内在的合乎人情、贴近人心的细说慢道,靠的是人物对话,靠 的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的理解,靠的是生活审美。韩剧的成本都不高,但却引人入胜,这 是编剧深厚的戏剧文学功力所致。电视剧有自己的艺术规律,绝不能与电影混为一谈。 如果说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是导演的艺术,那么,电视剧就是语言的艺术,是编剧的艺 术。而在中国,大多数电视剧制作者还停留在用制作电影的方式制作电视剧,南辕北辙 ,成本高不用说了,重要的是吃力不讨好。人物对话常常不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莫名 其妙地总要在海滨、在森林中、在大桥上、在楼顶上等等,为了所谓的视觉效果,为了 所谓画面的观赏性,追求镜头的变化,而不顾及生活语境,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如此 违背电视剧艺术规律,岂能有艺术魅力?

其二,淡化了“真善美”,粗俗盛行,厚黑彰行,缺乏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些年来,每年有上万集的电视剧,可有几个让观众感动的艺术形象?有一个或几个典型形象?与上面说到的剧情使用“猛料”有关,我们的现实剧大多具有“刺激”与“发泄”功能,而缺少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功能,缺少抚慰心灵的功能。原因在于淡化了“真善美”,淡化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真诚、仁爱与情义;淡化了自尊自爱、谦和礼让、洁身自好;淡化了人的文明修养。出现于剧中的人物年纪轻轻多老气横秋,沧海已深,油滑世故,满不在乎;要么浮躁失态,满脸官司,无敬业精神,多趋炎之心;要么痞气匪气俗气十足,吹胡子瞪眼,粗野有余,文明不足,浊气邪气太重,清气正气稀少——君子淑女无踪影,完美人格难再寻。韩剧一来,令人耳目一新,至少感到那里面的人物衣着整洁、相貌端庄,有真情,有教养,有修养,无论穷富,不失做人的原则,不失人格。这样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文明的印象,给人以清新美好的印象,给人以诗意。也许有人说那是成人的“童话”,是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但人往高处走。谁不向往美好、向往文明?艺术就应当是这种美好向往的寄托,所以应当高于生活,通过审美对人有一种引领与提升功能。而我们的电视剧恰恰不能满足观众的这种精神需求,不能提供文明的、有教养的、完美的艺术形象,不能给人心灵以慰藉。说到底,这是艺术观念问题,是承认不承认人在审美上的理想性,承认不承认“完美”在审美上的价值的问题,当然也是和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文化教养以及精神境界有关。完美也许是不存在的,但向往完美却是人性中最深刻的诉求之一。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名著的改编、对历史题材的开掘,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都必须认真对待电视剧的艺术特征问题,注重内功修炼;都必须认真对待当代人的精神文明需求问题,注重当代人对真诚、真情、良心、善心、美好境界的诉求;真正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历史与美学贯通的精品力作。

标签:;  ;  ;  

当前电视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兼论2004年电视剧_娱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