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行业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也势在必行。相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不仅仅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革新,更多的是需要实现管理层次上的突破。通过对工程信息管理模式的创新,树立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理念,合理有效地运用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必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1 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流程涉及到各方面工作,例如原材料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建筑技术应用,工程质量监督等,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进程中势必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涉及众多部门,有企业单位,也有事业单位,有施工单位也有监理单位。关系错综复杂,信息五花八门,但这些信息又称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使信息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施工信息管理工作。在信息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的采集,传递,保存和查阅调取各个环节中都应当考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此外还应当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规范有序的整合信息流动各环节的衔接程度。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發展现状及问题
2.1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不够均衡
自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开始推行信息化管理以来,受地域、文化、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城市的建筑项目,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途径、方法来获取各种信息,而在信息的数量、质量、内容让也存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信息资源的数量、途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提高了各种监管工作的效率、质量。基于此种现象,国内各城市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此种现象也将越发明显、严重,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2.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在技术人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竞争力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如果要提高自身的实力,就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进入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就目前的建筑业市场来看,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造成信息化管理的缺失。虽然有些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岗位,但是就职人员多是业余或者从其他岗位转变而来的,不具有切实的工作能力,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际效益的发挥。另外,企业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缺乏认识,没有给员工学习晋升的机会,自身技术得不到发展,造成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落后。
2.3对信息化管理没有很深刻的理解,没有得到普及
现在许多人对信息化管理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有些人认为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用互联网传达命令就是所谓的信息化管理,这只能说明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以及理解不深刻,无法将互联网的真正作用运用到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打造高效的建筑产业。所谓信息化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规范其流程,一方面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公开、透明化。同时,还能合理、有效的调动资源,加强各个组织之间的合作,促进建筑工程的进步。还能识别项目风险、较为精确的估算工程成本,在节省建筑企业开支的同时还能保障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形成一个规范、严谨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企业的认识
首先, 政府以及其他相应的组织需要发挥好相应监管作用, 以此推动计算机以及软件的可靠性提升。其次, 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在这当中, 除了需要对软件的应用人员进行技术水平的提升, 还需要加强对开发人员知识的培训, 在这个基础上, 做好相应平台的搭建, 以此来保证软件操作人员以及开发人员之间能够做好相应的沟通交流,逐步完善改进软件。
3.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
为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自身素质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高后,相关人员可以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为强化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为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对培训工作引起重视,可对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使不同层次、水准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关技能都能得到显著提高;建设网络沟通平台。通过网络沟通平台的搭建,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其互相交流、探讨以及取长补短,从而使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严格考核制度。为使施工企业中的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宜加强对其进行信息技术使用的考核,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施工企业中的技术管理人员会更具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会使施工技术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3.3实现建筑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
为了加快我国建筑业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化,实现建筑工程向绿色、节能减排、环保方向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激励措施,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转化过程,实现了我国建筑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向建筑施工新的方式转变,信息化管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建立丰富的数据资源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施工阶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办公室间现场施工信息的共享,管理人员通过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掌握现场进度、安全、质量等情况。例如在安装设备时,运用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实现了不受地理位置、时间界限的影响,对现场施工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3.4建设目标的明确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改革之前,就要先对相应的改革目标进行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改革目标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进行改变,确保每个施工单位都能够进行信息化交流,搭建无纸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相应的信息,降低企业的支出,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5多层次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通常需要涉及涉及环节,在这当中主要就是合同管理以及材料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同时还和很多相关利益人员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政府以及业主。监理等结构等,所以,工程施工信息化对不同的参与方进行重视,在此基础上搭建多层次的网络平台,在这当中有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多方协作等,保证在软件的支持下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远程监控,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发展。
结语
总之,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中, 在各个领域信息化管理被有效应用, 能够将管理水平提升, 在建筑行业当中对工程管理的有效应用, 需要对信息化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此来科学管理, 采用对于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建立, 强化人员工作技术水平的提升, 加强信息化管理数据的应用, 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萌.信息环境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探析[J].江西建材,2016,(20):263.
[2]刘志伟,陈泽正.论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工作[J].工程质量,2016,34(S1):239-240+248.
[3]石晓峰.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45-46.
论文作者:周有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建筑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