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郭洁娜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郭洁娜

浙江建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是利民工程,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但是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质量光靠参建单位是不够的,要靠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努力使施工和养护有效结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就是将园林绿化规划的设计意图转换为实际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深刻领会施工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的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展开绿化施工,切实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现实中的园林绿化产品。但是我们也应当充分重视园林绿化树木种植前后的工作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刚种植好的树木便会枯萎死亡,导致绿化工作白费。所以要想获得设计中的绿化效果,就必须极为重视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充分体现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是需要浇水与养护的,只有充分重视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效果,降低园林绿化工程建造成本,充分的应用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2.1.1人员配备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由人来决定的,所以在施工前期,必须要配备各种人才,主要有三方面人才组成。一是优秀的施工监理人才,这是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优秀的监理人才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必不可少;二是施工管理人才,要求能够把控整个施工的环节,科学合理的管理人员及施工材料,而且能够培训施工人员,提高作业水平;三是高素质的施工人才,绿化施工到具体的每块草坪、每棵树及每块地砖,都是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的,只有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才能保质保量完成,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水准。三个方面的人才需要相互合作,在绿化施工过程中按照工作进程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安全有效的、保质保量的完成。

2.1.2植物材料准备

在园林绿化中,施工的主要对象基本上都是活体,如一些树木、花草,这些有生命的活体,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同一品种,同一标准下的植物,也会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生长姿态,如土壤的理化特性、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向阳及通风情况等,都会影响活体的生长,所以在选择这些植物材料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仔细挑选。对于苗木的选择,要选择适种的树木,尽可能选用本地树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地径粗、节间粗短、顶芽饱满、无失水现象、形态优美的苗木,因为这些优秀的苗木易于成活,长势旺盛,能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在移栽前要做好前期的处理,如带土球、缠绳、断根、涂根等,这样利于成活,在季节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选择易于成活的季节移栽。同时要注意不选择易生病害及带病树木进场,避免引发园林绿化中树木的病虫害传播。对于一些草坪植被的选择,也要注意适种性及便于养护性,在许多地方的园林绿化中,出现过草坪不适种的情况,比如一些喜水的草坪,在北方地区运用,由于水较少,而且灌水条件不足,导致一些草坪长期缺水,草坪的色彩效果达不到,而且出现干枯的情况,不但达不到设计的预期,而且还增加不少养护成本。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制订一系列的苗木及植被的养护管理规程,因为每个园区的建设及规划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要结合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先分析设计规划,从总体上把握绿化施工的每个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要对园区土壤的硬度、酸碱度、养分以及地势的高低、阳光的照射情况、当地的风力、降水等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如何进行施工,确保所栽植的树木及花草等都能在最佳的环境下良好生长。

2.3施工过程中的时间管理

园林施工中的植物栽植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因为植物的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时间选择不适合,可能会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良,使施工成本增加,而且达不到设计的预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苗木的移栽多选在秋末及春初进行,时间相对较短,在工程施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工程量科学制度施工时间表,确保苗木的移栽及花草的栽种都能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施工中要严格遵循时间表进行,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合理地完成植被的栽植工作。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3.1做好土壤养护工作

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种植土壤方面,要加入基肥,以确保土壤肥力供应。在植物搬运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过度颠簸和碰撞;对景观植物要轻拿轻放。种植树木时,要摆放端正,固定土球后除去包装材料,再进行填土作业,将土球周围的松土捣实,直至填满。然后浇水,为了防止植物歪倒,还需要进行支护。另外,后期管护工作也必须严格管理。要明确责任,专人负责,制定绿化植物管护制度,以确保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3.2植被枝叶修剪

首先,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其次,为了促使植被复苏。在实施枝叶修剪过程中,还应通过植被的顶部优势,让修剪以后的植被生长更为茂盛。在苗种种植修剪中,往往存在十分简便、千篇一律的情况。比如,在栽种落叶乔木时,一般选择保存适当的主干高度实施截干的方法;栽种灌木时,选择对树枝“推平头”的措施,即把全部的枝条在相同高度实施短截;这种不思考树木、栽种方法等要素而开展的简单修枝,不利于树木成活和再次成形,难以在短周期内出现优良的景观。所以,在树木栽种修剪中,需按照树种和栽种方法的差异展开操作,常绿乔木类通常带土球种植,针对常绿阔叶乔木类通常也不截干和修除大枝,仅仅疏散部分小枝与枯老枝、病害枝、损伤枝、竞争枝等没有作用的枝干,为了降低蒸发,还能够去除少数叶片;落叶乔木类通常选择裸根栽种及带土球种植两类措施。针对部分萌芽性好、根部恢复水平高、栽种成活率大的苗木,能够选择裸根栽种,实施全面的修剪;但针对发芽力弱的苗木,通常带土球种植,栽种时仅进行部分的散枝,不可以截干。

3.3树形养护

园林绿化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的绿化,还要兼顾到对城市地美化。所以,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还要讲究所种植植物外形的艺术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植物生长前期对树木进行一定的树形养护。一般情况下对于绿化树木树形的养护管理,应该遵循“有稀有密、树形分明、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过人工的修剪,使绿化树木的树形变为圆球形、方形、扇形等形状,体现其绿化城市与美化城市的双重作用。

3.4施肥管理

苗木、花卉、草坪等,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养分,一般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适当添加有机肥入复合肥,增加土壤养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但是当苗木完成恢复生长后,要适当补充养分,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每年仍需要分阶段进行肥料补施,可以穴施基肥,同时根据生长情况,施加一些微量元素,避免缺素症的出现。

3.5病虫害治理

病虫害的产生给园林绿化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植被刚刚种植以后,苗木的病虫害非常多,当病害非常严重的状况下,就会减小植被的成活率。为了较好地处理植被的病虫害,应重点分析病虫害,对症下药方,较好地处理病虫害问题。在园林植被中,重点食叶病虫包括蛾类、甲虫类害虫;吸汁病虫包括蚜虫、粉虫、螨虫等;病害重点分为白粉病、枯缩病等。病虫害处理措施有生物处理、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借助有益生物处理园林病虫害存在节约资源、处理费用偏低、不影响环境、能够持续发挥管理作用的优势,因此,生物措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值得推行使用。现阶段,化学措施是管理病虫害出现及消除虫源的关键途径。

4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相互合作

园林绿地的建设是施工和养护的交叉结合,这两个过程看似独立存在,实则密不可分。施工后的苗木如果在后期得不到养护,存活率将大大降低,还可能出现病虫害、黄叶枯萎和旱涝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死苗。一旦死苗,后期的补苗也难以弥补损失,预期的景观效果大打折扣,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很多的园林建设都是一边施工一边养护,二者有效结合,争取在保障园林质量的前提下,建设出美观、自然和经济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陈鸿斌.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

[2]刘传美.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论文作者:郭洁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郭洁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