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郑佳楠

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郑佳楠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因此,本文简要阐述绿色建筑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并探究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绿色环保已成为新世纪人类共同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建筑行业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绿色生态的毕竟之路。同时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完善了现代建筑在环保管理方面的缺陷,还极大地实现了现代化建筑社会要求。而绿色建筑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到建筑整体设计当中,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内容

1.1材料的节约及环保

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为了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是要是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及能源的消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同时绿色材料的节能应重视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量。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及结构安全,选择生产好耗能低的材料,同时也应重视材料的回收利用率,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另外应将节约资源贯彻到建筑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建筑施工中对钢筋用量的估算,需要按照其最小配筋率进行计算,避免钢筋估算用量过大,造成资源的浪费及项目成本的提升。

1.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加深,对建设设计的环保要求更高。而建筑设计中能源的消耗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为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建筑设计施工工艺也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能源的循环利用,便是目前建筑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中太阳能能源的利用已经普及。通过对建筑物的高度、角度、以及方向进行测量,使得太阳光得到集中充分的利用,加强室内的亮度。另一种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较为复杂,是借助专业的机器设备进行太阳能的收集,利用先进的转换技术,将其转换成热能和光能,使太阳能为其他设备提供能源。例如,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对温室原理加以应用,把太阳能辐射变成热能,从而向冷水进行热量传递。另外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墙设计,可实现墙体和集热器一体化的结合。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例如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地形条件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实地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地形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需要将业主的设计要求与建筑施工技术结合,确保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2.2灵活性原则

建筑施工中材料的运输要求较多,对不同施工材料有相应的运输管理规定。在材料从较远的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难以保证材料的最优性能,对材料的本身的消耗也极大。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就地选择。此外,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中的建筑设计的灵活性不足。因施工现场条件的多样化,导致施工中许多施工要求差异性较大。因建筑设计的灵活程度不足,导致施工中面临着技术难题及成本造价的增加,甚至也难以实现建筑质量控制。

2.3创新技术发展原则

建筑施工中,传统的水泥使用,是一种高能耗与高污染的产品。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对新型施工材料及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一种新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新型的混凝土技术依靠将粉煤灰外加剂添加进混凝土中,适当地添加粉煤灰的掺量,可以发挥其良好的保温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新型的施工技术如YT无机活性墙体保温系统等,都是绿色建筑创新技术的成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应致力于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3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多山、多沙漠,可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人均土地资源很紧张的国家。因此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应体现土地资源节地设计。因此,应在建筑设计阶段,对建筑用地面积合理规划。根据建筑设计总体要求,结合施工场地的地形、气候条件,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建筑用地。在建筑总平面设计阶段,依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朝向及楼道通风,以便利用太阳能及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例如,相对于家用电器降温方式,风能降温达到的效果更好。许多住户在夏天利用空调制冷,而家用电器在设施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对环保不利。因此在风能应用于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当地的年平均风力、风速,以及高层建筑顶部的离地高度,风力的采集程度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与整合。确保实现风能在建筑设计中的最大效益化。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优势,便是方便人们社会生活。例如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对人行、车行出入口的布局,其布局的科学性将极大地方便人们社会生活。应在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及大型商场周边设置人行出入口。并综合考虑建筑周边服务设施及功能设施,在相对次要的道路设计车行出入口,避免人流、车流的混行,给交通管理带来压力。其次随着人们对建筑周边绿化环境的要求,目前建筑平面设计中绿化面积的设计也极为重要。利用水循环系统处理回收废污水用来绿化灌溉。同时绿化设计不可盲目选择植被种类,不当的绿色植被不仅会破坏环境美观,还会给植被土壤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维护建筑绿化的生态环境。

3.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量也不断增加。而高层建筑设计相较于普通建筑来说,对结构设计的要求更高。为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升建筑变形力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研究重点。建筑防震设计对钢筋及抗震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抗震墙单向设计,难以保证框架的稳定性。因此,应实现抗震墙与框架安装的双向性,以确保其拥有独立抗震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不仅能够实现建筑抗震,还为高层建筑防火结构设计提供便利。例如,建筑物在设计前期需要对其耐火等级等级进行评定。检测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和耐火极限。并根据建筑物设计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在一定时间使火灾向建筑物的其他单元区间缓慢蔓延,为建筑消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创造出固定的单元区间,其避难间的设置集中针对楼高在25层以上的建筑层。使其在火灾蔓延中起到暂时阻隔作用。减少火灾的受灾面积,降低火灾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同时封闭楼梯间设计及采用耐火性楼板来防止火灾的蔓延。此外,造成建筑结构不稳定的另一主要原因是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建筑施工环节中出现混凝土没有凝固就沉降、出现裂缝等现象。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较低、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经过严格审核使用的高质量的原材料。在提高浇筑技术的同时,控制好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及湿度,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防止裂缝的产生,对建筑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多次修整建筑,难以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的。

结语

我国作为人口和资源消耗的大国,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是极为必要的。针对建筑设计在现代化建筑中的新要求,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保障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我国经济及环境保护建设。但其设计思路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深入,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及设计手段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应依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先进的设计手段,加快实现我国的环保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113-114.

[2]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72.

[3]陈东平.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4-25.

[4]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0):50-52.

论文作者:郑佳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郑佳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