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病因分析及治疗论文_杨成君

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病因分析及治疗论文_杨成君

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医院 150833

摘要: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中年人群中发病呈上升趋势,与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个人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本文中首先分析了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并主要针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老年;骨性关节炎;治疗

一、骨性关节炎病因分析

骨性关节炎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OA多见于中老年,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慢性反应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1)发病因素:①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软骨下滋养血管数量下降,软骨生理生化改变;②遗传及种族,可能是由于某一基因遗传缺陷造成的,西方人髋OA多,东方人膝OA多;③肥胖,造成关节负重过度;④性别,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8倍;⑤关节先天及后天畸形,关节受力不当,引起软骨变形。(2)诱因:①关节损伤,肌肉无力;②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与温度低引起血运障碍有关;③关节反复受压,如不良体位劳动者;④关节过度活动。(3)加重因素:①关节生物力学环境改变;②代谢及内分泌障碍;③关节营养障碍。

二、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的关节临床表现略有差异,主要的临床表现有:(1)疼痛;(2)关节僵硬,屈伸不利,功能受限;(3)关节肿大畸形;(4)骨摩擦音(感);(5)关节无力、活动障碍。发病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其次是脊柱、髋、踝、手指等关节。OA疼痛的痛点分布也有规律,据报道,膝OA患者80%压痛点在膝内侧,其中44%在内侧关节间隙周围;也有学者发现,压痛点多在髌骨周围,压痛部位由高到低依次为髌骨、髌周、内外侧副韧带、髌下脂肪垫等处;脊柱按压疼痛点通常在小关节突、棘间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指间关节疼痛多在远端两侧关节囊、侧韧带。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变性增生、关节积液及滑膜肥厚、骨质增生、骨赘引起。畸形多由于关节间隙变窄及骨赘等原因引起。OA所引起的功能障碍可分为关节活动协调性异常及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少的改变,绝大多数属于功能受限,很少见到关节功能永久性完全丧失者,较多见的是2~3种原因并存。

三、治疗

1、手法关节松动

该治疗属于被动运动范畴,是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在关节可活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治疗常针对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关节松动术的可能作用机制:(1)生理效应,主要通过力学和神经作用而达到,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关节松动可以缓解疼痛,防止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关节松动的神经作用表现在松动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2)保持组织的伸展性,关节松动术可保持或增加关节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3)增加本体反馈,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肌腱内,关节松动术可增加位置觉和运动觉传导,主要治疗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僵硬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物理治疗

(1)以热传导和辐射为主的各种热疗,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2)以电磁为主的各类超短波、电磁波治疗,治疗退行性关节炎为微热量至温热量,创伤性滑膜炎急性期为无热量,慢性期为无热量至微热量,效果显著。(3)针灸(拔罐)治疗,针灸对膝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针灸有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3、手术治疗

严重的OA患者需要进行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1)关节镜探查并清理术,是用于诊断治疗大关节疾病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显著。(2)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所代替,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3)骨形态蛋白植入,关节软骨剥脱是KOA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且软骨无法再生,欧美发达国家认为软骨剥脱只有进行关节置换才能治疗,但是关节置换有一定的感染和栓塞风险,且费用高昂;骨形态蛋白植入治疗KOA,从根本上解决了软骨不能再生的问题,此种方法在关节镜的微创介入下即可操作,是目前治疗膝关节较先进的方法。目前,国内膝关节病患者中20%需要手术,而实际只有0.1%进行了关节置换,剩余的患者多致残,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骨形态蛋白植入治疗,为广大OA患者带来了希望。

四、康复训练

临床实践与研究表明,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系统与原发性KOA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神经肌肉保护机制损害会引起关节内应力不均衡,本体感觉损害,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引起早期关节退变,进一步导致关节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下降。KOA患者股四头肌激活能力、患侧及对侧肌力下降,改变了膝关节周围肌肉活动的协调性。研究表明,KOA患者股四头肌最大随意等长收缩(MVC)在受累侧和健侧膝关节均明显下降,股四头肌激活下降改变了关节的传入冲动,引起传出运动神经冲动下降,可以证明肌肉功能障碍是OA的潜在病因。研究发现,膝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共同收缩,增加了关节稳定性,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关节负荷增加,易致肌肉疲劳、肌力下降,肌力下降又进一步引起上述肌肉共同收缩,形成恶性循环。严重KOA患者存在肌肉共同收缩模式,即骨外侧肌、骨内侧肌、外侧腘绳肌共同收缩;中度KOA患者仅在步行周期中站立相早期存在骨外侧肌和外侧腘绳肌共同收缩。股四头肌无力和激活能力下降,本体感觉损害,肌肉收缩模式的改变与KOA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可能是KOA发生的原因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针对KOA康复治疗,目前仍集中在功能训练上,以股四头肌为代表的伸膝肌装置的康复治疗为主。运动疗法包括改善关节活动度(ROM)、肌力强化及协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等。治疗可采用常规物理治疗结合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接通法:分别于仰卧位、坐位和站立位睁眼、闭眼进行节律性自主运动、目标角度复位训练、气垫上闭合链平衡训练等,也可以在膝关节周围应用弹力绷带,既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姿势的稳定性,对改善本体感觉也有益。

参考文献:

[1]刘克敏,刘晓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04)

[2]程兆明,王立新,王子矜,魏入帅,郭开今.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股四头肌训练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11)

[3]郝红霞,侯振世.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64例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06)

论文作者:杨成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病因分析及治疗论文_杨成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