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肺结核病治疗结果临床分析论文_马瑶,吴桂辉,蔡阳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366例,其中耐多药249例,单耐药117例,对患者既往治疗史加以分析,结合结核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定期采用结核菌快速培养法或固体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根据痰菌转阴情况评估其疗效,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366例耐药患者中治疗成功(治愈+完成疗程)277例,占75.68%;治疗失败10例,占2.73%;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32例,占8.74%,死亡4例,占1.10%,失访43例,占11.75%。结论:有效的化疗方案、良好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耐药肺结核患者良好治疗转归的关键。

【关键词】耐药肺结核;分枝杆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16-02

结核病是全球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近年,耐药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中的难题[1]。我国是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30个MDR-TB流行的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治疗新药开发研究较为缓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因素,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低,病死率高,是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大挑战。本研究通过搜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6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观察疗效及安全性,试图为今后治疗耐药结核病累积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6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4例,占63.93%;女性132例,占36.07%。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3±13.4)岁。既往有抗痨史患者314例,占85.79%;初始耐药患者52例,占14.21%。耐多药患者249例,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患者117例。

1.2 入组标准

我院收治的有明确肺部影像学改变和痰结核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按照《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诊断为耐药肺结核病(包括MDR-TB及PDR-TB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的患者。

1.3 方法

将249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122例,2组127例,分别采用:1组:3Clr Z Am Mfx+XY/3 Clr Z Am3 Mfx+XY/12Clr Z Mfx+XY;2组:3Z Am Lfx+XY/3Z Am3 Lfx+XY/18Z Lfx+XY;(X、Y两种药物根据患者药敏结果个体化选用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中的任意两种)方案进行治疗。将117例PDR(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组66例,4组51例。分别采用3组:9-12EZLfx H(R);4组:3AmEZLfx H(R)/6-9EZLfx H(R)方案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治疗转归有以下6种情况。治愈:患者完成了疗程,治疗 5 月末痰菌阴性,且疗程结束前所有痰菌检查均阴性;完成治疗:患者完成了疗程,治疗5月末痰菌阴性,但治疗结束时未进行痰菌检查;死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失败:未达到治愈或完成治疗的标准;丢失:由于任何原因治疗中断连续2个月或以上;其他:上述5类之外的转归。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10.0及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

24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治愈+完成疗程)163例,占72.69%;治疗失败7例,占2.81%;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27例,占10.85%;死亡3例,占1.20%;死亡患者中1例系结核以外其他疾病致死,1例系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发生脑疝死亡,1例因咯血窒息死亡;失访31例,占12.45%。见表1。

2.2 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

117例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中,治疗成功(治愈+完成疗程)96例,占82.05%;治疗失败3例,占2.56%;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5例,占4.27%;失访12例,占10.26%;死亡1例,占0.86%,因咯血窒息死亡。见表2。

2.3 不良反应

366例患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1例,占16.67%。肝功能损害者16例,占26.23%;胃肠道反应者28例,占45.90%;血液系统异常者6例,占9.84%;听力损害者5例,占8.19%;骨关节损伤者2例,占3.28%;过敏反应者4例,占6.56%。见表3。经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61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均缓解,其中29例患者未对治疗造成影响,完成研究方案疗程,32例患者则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研究方案治疗。

表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讨论

本研究MDR-TB组治愈率为72.69%,PDR组治愈率为82.05%,总体治愈率75.68%,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治疗耐药结核病需多种抗结核药物长期、规范、联合治疗9月至两年不等,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治疗中断或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研究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发生率较高,其中MDR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明显高于PDR组的9.40%,二者比较P=0.011,有统计学差异。笔者认为疗程、药物种类、数量等都是导致不良反应增加的因素。

综上所述,耐药结核病患者均应采取全程督导的化学治疗。应对所有复治肺结核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对患者进行耐药分层次、规范化治疗及管理,从源头上减少MDR-TB的产生,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建平,王斌,张正东,等.自贡市肺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10):759-761.

[2]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中国防痨杂志,2015,37(5)421-469.

[3]郭苏珊.75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副作用及转归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3):68-69.

论文作者:马瑶,吴桂辉,蔡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耐药肺结核病治疗结果临床分析论文_马瑶,吴桂辉,蔡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