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化”探究论文

微文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化”探究论文

微文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化”探究

蒋 海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手机网民迅猛增长,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社区、微拍、微公益等相继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微文化。近年来,微文化在军营日益显现出强劲冲击力和强大影响力,深刻塑造着官兵的思想认知、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新时代,把握微文化教育特点和优势,探索“微化”育人路径,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点评 将一道经典题目改编为一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小题,每一小题解决一个重点知识、方法,使得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将复习的意图暗藏其中,采用扶上马、送一程、跟着走、目送走的策略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步步提升,形成登高望远之势.

以上述操作为理念,根据实际地图大小及其复杂程度自定义初始,而网格密度以及网格密度升级速度降低算法搜索空间,提升算法搜索速度,加强针对性,以更高效率寻求最优路径。

一、微文化育人特点及优势

从手段方法、内容形式、效果显现上看,微文化育人具有无微不至、微言大义、积微成著的特点及优势。

(一)多维参与,无微不至。手段方法上,微文化综合图像、文字、声音、表情等诸多元素,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巨大机遇。一是从课堂到课外。课堂教育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然而囿于时空限制,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信息量小,引导塑造效果有限。微时代,信息传播和接受具有超时空特点,利用微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构建起课堂课外、网上网下相统一的教育模式,还可以渗透融入官兵日常生活中,实现对官兵训练学习、日常管理、思想动态的全面关照,做到无微不至、影响深刻。二是从独白到对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载体进行,且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教育过程极易变成“一言堂”“独角戏”,彼此之间交流互动有限。微媒介集图、文、音于一体,熔声、光、影于一炉,交互性很强,彼此之间可以快捷高效地开展探讨交流。三是从粗放到精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吃“大锅饭”,教育内容大同小异,很难顾及到官兵个性需求。利用功能强大的微媒体可以为不同官兵“开小灶”,教育者可根据官兵特点和喜好,细分教育对象,细化教育内容,细抓教育环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精细育人。

(三)精确供给,积微成著。效果显现上,微媒介、微平台渗透到官兵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提供更大空间。一是有助于改进理论灌输效果。由于缺乏对官兵主体地位尊重和内在需求了解,一厢情愿、照本宣科、“大水漫灌”式的理论教育很难真正入脑入心。而通过精准服务的微平台,理论灌输可以做到因人而“灌”、因需而“灌”、因时而“灌”,变“硬灌”为“巧灌”、“漫灌”为“滴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二是有助于提升隐性渗透效果。意图直接、方式简单的教育往往会引发官兵抵触心理。微文化更多关注的是生活资讯、娱乐休闲、个性服务等,看似无涉价值观念,其实都内隐着特定倾向和诉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嵌入到官兵“微言微行”中,如微议题探讨、微视频创作、微公益策划等,就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三是有助于增强榜样引领效果。微文化背景下,榜样就在身边,通过微媒介、微平台宣传官兵身边的先进个人、突出典型,赞颂他们的感人故事、爱心义举,这样的榜样更加可亲、可信、可敬,更能引导官兵从小处、细处弘扬正能量,积微成著,让“微力”发挥出威力。

(二)以人为本,微言大义。内容形式上,微文化篇幅很小,容量有限,但隐含内容却极为丰富。一是贴近生活,关怀生命。微文化的吸引力、生命力在于着眼个体生活需要,在无微不至中关心人、帮助人、影响人。从当前排名靠前的手机APP软件看,生活服务、信息资讯、娱乐休闲类占大多数。利用微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融入官兵训练管理中指导官兵、在紧贴官兵日常实践中服务官兵、在深入官兵生活中传播真理。二是着眼微观,指向宏观。微文化内容是微观的,但它借个体感受、喜怒、好恶折射的却是宏观的社会风气、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汲取这种“滴水见大海”的展现方式,落细、落实、落小,引导官兵在日常生活细微处感受崇高、见证伟大。三是表达个体,张扬个性。微文化本质上是自媒体时代的草根文化,它不热衷于宏大叙事和鸿篇巨制,而倾心于具象化的所感所悟和多元化的个性表达,“我写我心、我晒我行”成为个体彰显存在感的方式。微文化育人,要尊重和彰显官兵个体生命价值,在关注关怀每一个官兵的“微言微行”中实现心灵叩问、人文关怀、精神慰藉。

不妨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如果说在一辆普通的掀背轿车上举行婚礼是将人生最珍贵的时刻交给了一款平淡无奇的座驾,那么驾驶一辆超级跑车便是用无与伦比的顶级座驾为生命中的一段时光赋予了永恒的力量。

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化”对策建议

微文化正悄然影响和塑造着部队官兵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微文化发展,积极探索“微化”育人路径。

(一)用好“微媒介”,占领“微阵地”。在“平台就是王道”的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微阵地”,确保马克思主义占据主导权、掌握话语权。一要加强微文化平台建设。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搭建军营微文化平台,打造特色鲜明、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开发和引进思想政治教育APP软件,推动网络化和数字化办公。二要提升官兵微媒介素养。教育者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知识和网络技能,做到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懂运用移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要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信息辨别和选择能力,做到有效吸收微媒介中的有用信息、过滤垃圾信息、远离有害信息。三要注重多种媒体融合。要加强微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融合,做到资源共享、优势整合、凝聚力量,不断探索利用融媒体育人的方法路径,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二)融入“微生活”,满足“微需要”。习主席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一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微课。当前,官兵普遍青睐多维一体、短小精悍的“微课堂”教学。教育者要根据官兵需求,化宏为微,化繁为简,合理取舍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微课。比如,对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学习宣传,可组织力量把文本内容和创新观点精心打造成一系列几分钟微课,集图、文、影、音于一体,每课只涉及一个具体观点,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生动有效。二要积极推动话语体系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要搞好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结合,善于把“长故事”改编为“短故事”、“大道理”分解为“小道理”,用微言大义晓之以理、用兵言兵语回应思想关切,让理论说教更有效果。要努力把书面语言、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融进生活语言,多讲故事、多打比方、多用网言网语,消除话语障碍,拉近心理距离。三要凸显人文关怀情感共鸣。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官兵“微动态”,通过机关网、论坛和微信等与官兵建立友好关系,了解他们在训练管理中所思所想、微言微行,及时给予思想关怀、情感抚慰、心理疏导、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根据官兵“微生活”特点,找准思想共鸣点、情感触发点,通过微创作、微比武、微视频、微爱心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训练管理、交友娱乐之中,在强烈情绪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感染人、感动人、感化人。

(三)加强“微管理”,营造“微环境”。强化对微文化的管理和引领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部队多方协同、齐抓共管,营造健康的“微环境”。一要当好微文化的“明白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文化的“不期而遇”是大势所趋,回避不是办法,封堵没有出路。作为教育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微文化带来的优势和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利用微文化开展铸魂育人工作的能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微阵地”不丢,做一个微文化的“明白人”。二要育好微文化的“把关人”。一方面,教育者要加强对微媒介发布信息的甄别和引导,将积极健康、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推送给官兵,切实让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微空间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组建微媒介监管队伍,对官兵使用手机进行精细管理,密切关注官兵“微生活”和“微动态”,探索建立微文化舆情协调机制、应急回应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回应和引导。三要塑好微文化的“代言人”。在政工干部中培养“舆论领袖”,提升其利用微媒介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对其推广宣传,使他们在军营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重大事件、突发事态出现时敢于发声,善于回应,及时开展正面引导。在广大官兵中培养“网络红人”,发挥好“领头雁”作用,通过在重大节假日来临之际发起“微创作”、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微话题”、对身边的善行义举进行“微激励”、在军营中开展“微公益”等活动,切实提高官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作者系陆军勤务学院讲师】

标签:;  ;  ;  ;  ;  

微文化背景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微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