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杨桂英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杨桂英

(四川省黑水县芦花完全小学 四川 阿坝 623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115-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每位学生都可以写作文得,然而在写作水平和新课改要求差距明显,这不单存是学生问题,和我们语文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息息相关,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学经验基础上,特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以及对策谈谈自身体会进行深入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一、作文教学现状

1 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不仅和学生阅读能力息息相关而且在某种层面而言代表着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然而,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无规则无计划现象明显。而且作文内容和形式过于陈旧和单一,严重脱离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思维,对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丰富和人格培养等方面带来消极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缺乏计划性,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上缺乏层次。主要表现在:(1)作文训练和阅读教学联系过于紧密,这种单一和片面训练方式导致学生写作内容过于单一,作文效果肯定难尽人意。(2)上下文缺乏连接。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写作要求过高,进而忽视学生写作基础和思维特点,要求学生的作文精益求精,在标点符号、主题选择、构思内容和写作方式等方面力求完美无瑕。在这种高标准和严要求下,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与日俱增,这种取法层次性的作文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的作文教学无疑是低效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作文教学和学生现状向脱离

作文评改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导致许多语文教师缺乏热情和耐心,这种不良的情绪也影响到学生写作,由于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计划性,在上课时头脑中缺乏系统作文,上课时凭借所谓的灵机和随心所欲来确定作文写作。这样的作文忽视学生客观实际,导致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情实感,长期以往,逐步厌倦作文,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欲望严重不足。此外,我们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往往单一化和陈旧化,进而导致语文教师越评价,学生作文水平却下降的怪圈。长此以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欲望逐步消失,即使是教师的评价有效,然而现实是很少有学生关注教师的评语,他们的注意力全在分数上。这种缺乏针对性和形式单一的评价导致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提高。

3 作文和现实生活严重脱离

写作的基础和前提便是生活,生活才是写作的根源所在,缺乏生活的写作时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的。然而现实是我们作文教学和现实生活严重脱离,作文无法正确和全面反映现实生活,生活也无法为作文提供丰富内涵,此外,许多学生缺乏词汇积累和写作构思,导致他们对作文往往是敷衍了事,进而导致作文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举措

有鉴于此,作者特谈以下改进举措。

1制定切合时宜写作计划

写作计划要紧密结合学生客观现实,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此外,作文计划制定要符合通过学生努力可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进而增强学生写作欲望和信心。此外作文计划要明确和细致。不同阶段需要实现哪些目标,此外,作文计划制定还要有方向和调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看到希望和不断完善,进而最大限度促使学生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大限度消除畏惧写作的心理

2 增强学生写作热情

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需要热情,而这种热情的产生和我们教师息息相关,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心理状态,由此一来,不仅增强了写作热情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延伸,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想方设法降低学生写作的困难,为他们写作构建一切适宜的时机,进而增强写作热情和做到有的放矢。

3 多举并存进行写作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构建丰富写作素材,这同样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语文教师要多举并存为学生延伸写作素材,比如:挖掘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遣词造句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策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扩写,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此外,充分联系现实生活,促使学生获取丰富和生动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识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论文作者:杨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_杨桂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