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对新生的指导作用_大学论文

共青团对新生的指导作用_大学论文

共青团组织在大学新生中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生论文,作用论文,共青团组织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活对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既充满无限憧憬,又存在困惑和迷茫。同时由于从高考重压下的高中生活转移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中,大学新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普遍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高校共青团是高校的基层组织,与大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群众优势。要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引导工作。

一、大学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到大学的转型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活的独立性与个人能力、群体性与个性习惯、社会活动与专业学习、专业学习与学习方法、自由与纪律等矛盾会接踵而来。面对教学方式的改变,管理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无所适从,如果没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自己,就不能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型。

2.缺乏与人交往、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高校的新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生长和生活背景,个性不同,性格各异。如何才能尽快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搞好寝室同学、班级同学的关系,恰当地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每个新生面临的第一课。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上比较优越、学习上的一帆风顺、家庭中的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也往往缺乏独立处理问题能力。

3.沉迷于网游中,从而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交往的对象无限扩展,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人与人间的交往变得间接和简单,在中学时,由于高考的压力,家长、老师的监督,使得同学们没有时间经常接触网络。由于大学时间相对宽松,一些同学被网络的神秘所吸引,对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整日沉浸在色情、暴力、游戏中,造成精神恍惚,出现精神或心理疾病,后果不堪设想。

4.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考学的压力使得他们很少考虑学习、分数以外的事情。做事往往从自身出发,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与人沟通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新生入学引导中的作用。

1.发挥团组织的感化作用,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入学教育是每个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所面临的第一课,对大学生今后四年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于每一个学生端正人学动机,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努力使自己培养成为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入学教育的关口应该前移到迎新工作。各高校迎新工作一般由各学院团委负责,新生入校后,对学校和学院所形成的第一印象便来自团的组织。热情周到的话语、团结互助的作风、有条不紊的工作安排会感染每一位大学新生。所以,团组织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在迎新工作中,展现高校团组织的精神风貌,在新生中树立起团组织良好形象。在接下来的入学教育中,要安排为新生讲解团学组织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共青团员意识,并把团组织以往所取得的成绩介绍给新生,感召他们积极参与团组织的各项活动。

2.发挥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型。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将主要精力和时问放在知识学习和应对高考上,在思想教育上有所放松,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人信念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由于缺乏精神支柱,没有进一步树立远大目标而失去学习兴趣。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两课”教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活动”加强对大学新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从而使他们明确奋斗目标。

团组织可以依托学生会开展新老生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活动。一是要向大学新生介绍大学学习的特点、大学学习的方法以及如何调整心态适应大学学习的转变。高校共青团可以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为大学新生介绍大学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新生掌握学习规律,探究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组织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从高年级的学生中选拔优秀代表与新生座谈学习体会,介绍成功学习经验。二是要向大学新生介绍专业方面的情况,包括所学专业基本概况、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组织专题学术报告,以促进大学新生不断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力。

团组织可以通过管理育人的手段,加强对大学新生的生活管理,如加强早操锻炼、定期开展寝室卫生检查评比、文明寝室评比等督促大学新生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增强大学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注意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尊师活动、提倡社会公德,弘扬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帮助大学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雅得体的行为举止。

团组织是大学生中最基层的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广大团干部的作用,及时发现、关心和帮助那些适应力差、有心理压力的新生,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新生构建健康心理,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大学新生中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针对大学新生中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同时根据大学新生的个体差异,定期举办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专题心理知识讲座,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充分利用校刊、墙报、广播等各种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新生解决心理失衡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3.发挥团组织的社团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新生综合素质。大学新生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较强,高校共青团可以在新生进校期间,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文艺演出、文体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新生的注意力从入学之初的各种困扰的阴影中转移开来,从而冲淡思乡情绪,排解内心矛盾。要加强社团组织在大学新生中的宣传,鼓励社团建设,引导他们发展自身兴趣爱好,丰富大学新生课余生活。社团活动有助于大学新生通过接触实际,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大学新生的自信心。社团活动的开展也能够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培养大学新生的共同感情和集体观念,增强团队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也大有裨益。

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首先,共青团组织开展各类征文活动,发挥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广播站等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一个乐观向上、团结奋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共青团组织要通过开展各种有益而健康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坦诚的优秀品格。

再次,共青团组织通过制作校园文明标语,评选文明寝室等活动,加强校园环境美化,从而为大学新生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活环境。

4.发挥团组织的勤工助学作用,帮助新生中的特困生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许多高校的团组织负责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团组织要作为基础性工作,建立特困生信息库,健全勤工助学相关制度,提高岗位设置透明度和公开化,并要尽可能保证岗位的安全可靠,并定期对特困生做相关上岗前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得特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荣明耻,不盲目攀比,以辛勤劳动为荣,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完成学业。

标签:;  ;  ;  ;  

共青团对新生的指导作用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