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讲”教育看批评与自我批评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从“三讲”教育看批评与自我批评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贯穿“三讲”教育的始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批评论文,批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中央部署的一场不搞政治运动、而以整风精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整个“三讲”教育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否以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这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的关键,也是衡量这次“三讲”教育成效的重要尺度。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基本方法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党的一个传家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党内监督,通过党内的积极的思想斗争,以达到端正思想、修正错误、增强党性的目的。它是共产党人按照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工人阶段先锋队的要求,自觉地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在“三讲”教育中,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估计,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走出一条既不搞政治运动,又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路子来。

但是,目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却很难开展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的领导干部不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们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票数,因此无论在平时还是在党委民主生活会上,总是息事宁人,保持一团和气,批评自己谈情况,批评他人谈希望,甚至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有的领导干部批评和自我批评走过场,互相批评不指名道姓,不直接了当,而是拐弯抹角,遮遮掩掩,自我批评只说远不说近,只说客观条件不说主观原因,只提事情不挖思想;有的领导干部还拒绝批评、压制批评,他们自以为一贯正确,习惯于“我说你听,我讲你从”,不仅从来不作自我批评,而且同志们向他提出批评意见也听不进去,或者一听到批评就怒发冲冠,火冒三丈,或者对别人提的意见百般抵赖,耿耿于怀,伺机报复。这些现象,严重地妨碍了领导干部在党内生活中正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目前部分领导干部在党内生活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之所以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上还有偏差,思想上还有顾虑。有些同志消极地、片面地接受历史上党内斗争的教训,怕开展自我批评会授人以柄,让人家抓住“小辫子”;怕开展批评把班子搞散了,把相互关系搞“僵”了,认为团结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甚至把正常的思想斗争说成是“闹不团结”,视敢于开展批评的干部为“不够成熟”。而这些思想顾虑的产生,又主要是这些同志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熏陶和锻炼,对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造成的。要使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三讲”教育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成为保证“三讲”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重要措施,必须使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认识,消除顾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个人健康成长以及对这次“三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意义。要清楚地懂得,无论哪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思想上出现一些问题或在工作中犯错误。有了问题和错误,如果自我护短,讳疾忌医,就很难使自己得到进步,甚至会走向反面,这样对党的事业也将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错误,并接受各方面的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就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之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党的事业也会因此而发展起来。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畏惧、更不会拒绝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每一个领导干部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就能够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进步;在全党上下营造起一种有利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逐步形成一个敢于揭露矛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荣、掩盖矛盾和隐瞒错误为耻的良好风气,“三讲”活动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党就一定能兴旺发达,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注重原则,抓准内容

领导干部要真正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并在运用这个武器搞好“三讲”教育、增强党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要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注重原则,抓准内容。也就是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纠缠鸡毛蒜皮的小事,使党内批评变得庸俗化。在确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内容时,要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首先,应抓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问题,贯彻整风精神,进行自我批评,开展思想互助。延安整风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紧紧围绕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中央关于开展“三讲”教育的文件中也强调指出,在“三讲”教育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从世界观的深处进行剖析。但过去一些领导班子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还可以,而对个人党性党风、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很困难。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同于一般性工作总结,其效果必然要大大打折扣。在这次“三讲”教育活动中,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开展起来,就要敢于触及思想,对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认真从思想深处和党性原则的高度来剖析。要围绕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人生态度、信念追求、道德素养、精神状态,以及如何对待金钱、职位、名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这些方面,尤其要通过相互批评来促进自我批评。因为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灵魂深处、思想品质上的错误,没有别人的帮助是难以做诚恳的自我批评的。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严肃的相互批评,就是要给不良思想行为刚冒头的领导同志提醒提醒,使他们防微杜渐,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向那些有比较严重问题的同志大喝一声,引起他们的警醒,使他们迷途知返。这样,就能创造那样一种改正错误的条件,使领导干部时刻保持高度的清醒,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组织观念、党的群众观念、政策法制观念和勤政廉政观念。

其次,应抓住领导班子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一个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或单位的领导核心,一个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如何,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怎样,对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效能问题,最终要从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得到解决。因此,在“三讲”教育中,要围绕领导班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从本单位本部门履行自身职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情况中,从所辖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行业风气的表现中,从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重大案件和事件中,查找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落实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班子团结,加强廉政建设,改进领导制度,端正工作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把班子中的矛盾充分摆开,把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同时要把自己摆进去。讲问题不仅要讲到人,讲到事,而且要讲到位,点到要害。在此基础上,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

再次,要抓住本地区、本单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明显的薄弱环节,反思领导班子和自身工作上的问题。在一个地区或单位,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精神状态及领导能力,与这个地区和单位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如果一班子人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工作了几年,但那个地方仍然山河依旧,那个单位仍然毫无起色,那么这个领导班子的成员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了。在分析这方面的问题时,班子成员都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要互相推诿。不仅要分析自己分管范围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起色的,而且要分析自己对全局工作的被动应承担什么责任。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工作思路、领导作风、自身形象等方面认真加以改进,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

三、掌握批评方法,讲求批评效果

领导干部要通过在“三讲”教育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达到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增强党性,加强团结的目的。有的领导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或捕风捉影,闲言碎语;或乱戴帽子,无限上纲,把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无原则的争论或斗争,结果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伤害了同志,损害了革命事业,也败坏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声誉。所以,领导干部在勇敢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时候,还要掌握批评方法,讲求批评效果。

首先,要与人为善,开诚布公。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同志,是采取与人为善、诚恳帮助的态度,还是采取冷嘲热讽、落井下石的态度,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团结的愿望、能不能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党内批评能否取得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党的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对待党内同志,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甚至欲置人死地而后快,本来是想搬起石头打人,结果却打倒了自己。我们在“三讲”教育中开展党内批评一定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毫不动摇地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批评同志的出发点一定要与人为善,以诚恳的态度,把对错误的“无情”和对同志的有情结合起来。在批评和过程中要开诚布公,以诚相见,增进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切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乱批乱斗。恶语伤人。要注意批评的激励性和建设性,即既要指出批评对象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又要肯定他的成绩和长处;既要分析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又要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就能够使被批评的同志感受到同志间的温暖,增强改正错误、继续前进的信心。当然,开展批评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准确,有的批评意见可能尖锐一些,有的可能和事实有一些出入,被批评的同志一定要正确对待,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的态度,虚心听取,深刻反思。这样,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能在领导班子内蔚成风气。

其次,要正面启发,以理服人。我们的领导干部从本质上讲大多数是好的,在领导干部中出现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水平不高,或一时对某些问题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理解造成的,而且,我们的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愿意接受批评、改正缺点的。所以,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把重点放在正面启发上。要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摆事实,讲道理,尽量启发被批评者的自觉性,使犯错误的同志心悦诚服地知错改错。正如刘少奇同志指出的:“在党内一切要讲道理,一切要讲清楚道理,一切要有道理可讲,否则不行。”采取无限上纲、过火斗争的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思想观念是不能强加于人的,只有用正确的理论,用人们容易接受的事例,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进行启发诱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使被批评者弄清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地改正缺点错误。这就要求批评者自己要把握原则,掌握理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且,还要善于启发人、讲道理,不仅要能站在党性原则的高度讲“大道理”,还要能结合实际讲“小道理”。真正做到了寓理于事,以事论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就能使批评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度。做任何事情,包括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有一个保持自己的数量和质量界限,即注意分寸,把握好度的问题。过分或不及,即没有达到度,都取不到应有的效果。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对党的组织、对同志、对工作的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就有布尔什维克的尺度”,“适当的批评,适当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反对‘过’与‘不及’,这就是我们在党内斗争中应采取的方法。”这就是说,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夸大事实,无限上纲不行,轻描淡写,不疼不痒也不行。前者会伤害同志,把好事变成坏事,后者则实际上取消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两者都达不到弄清思想、团结同志,增强党性的目的。因此,领导干部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一定要把严肃性和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对党对同志极端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在认真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后,再作出结论,提出批评意见。只要不是重大原则问题和严重工作失误,批评都要以弄清是非为主,而不要过分追究个人责任。特别是要注意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防止和反对将党内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和工作上的失误用敌我斗争的方法去处理。

复次,要以身说法,相互教育。在党内批评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中自我批评更具有基础性,是带动党内批评积极开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诚恳的、深刻的自我批评,党内批评很难真正开展起来。所以,领导干部在开展党内批评时,要注意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机结合起来,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视为一个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注意省察自身,把自己摆进去以身说法,这样就能使被批评者易于接受,并且起到既帮助同志,又教育自己的效果。

四、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一个班子内部,主要领导是“班长”,在一班人中起着领头的作用。在“三讲”教育中,主要领导能否以身作则,自觉地带头开展党内批评,对一个班子内能否形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至关重要。如果主要领导对自己不能严格剖析,而是文过饰非,门口摆着机关枪要大家提意见,对他人不能严格要求,而是无原则地搞一团和气,其他班子成员就很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了。所以,在“三讲”教育中,主要领导一定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带好头,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首先,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自我批评。主要领导对自己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要更主动,更深刻。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思想作风上的,都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深刻地剖析;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论是全局性的问题还是别的班子成员分管的问题,都要主动承担责任。正如毛泽东所说:“既然作了第一书记,对于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就要担起责任。”主要领导做出了榜样,其他班子成员的自我批评就能开展起来。

其次,主要领导要虚心接受他人批评。在“三讲”教育中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否有效地开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领导对待他人批评的态度如何。主要领导要以宽广的胸襟,真心真意而不是表面文章式地接受来自班子成员、下级和群众的批评。要采取一些表示诚意的措施,开门纳谏,鼓励别人对自己开展批评。要闻过则喜,特别在触到自己痛处时,在别人的意见有偏激过火的现象时,要能够正确对待。这样,就能够更多地赢得班子成员、下级和群众的拥护。

再次,主要领导要积极开展相互批评。主要领导不但要从严要求自己,还要以对组织、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对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帮助他们勇于进行自我批评。要多同班子成员谈心,使他们打消顾虑,放下包袱;要实事求是、方法适当地指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并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高认识;要引导他们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增强党性、改进工作的措施,真正通过同志间的批评达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改进,纪律上有明显增强的目的。

标签:;  ;  ;  

从“三讲”教育看批评与自我批评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