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民消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_持久收入假说论文

转型期农户消费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北省论文,转型期论文,实证论文,为例论文,农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1-0013-03

一、引言

迄今为止,对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大多数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围绕两种假说进行;一是以研究消费者行为为主体的消费函数理论学派,其中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后来,霍尔将理性预期因素首次引入生命周期和永久收入假说,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更使消费函数理论受到广泛关注。另一种,是以戴维森为代表的误差修正机制理论[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仅仅关注现期绝对收入水平,杜森贝克的相对收入理论关于消费不对称性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霍尔的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由于强调预期的完全合乎理性而与实际相左,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作为生命周期假说的拓展,拟作为本文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的消费与收入数据,拟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北省农户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检验湖北省农户消费与收入的协整关系,建立湖北省农户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希望能为分析湖北省农户消费行为特点和刺激农户消费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弗里德曼创立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与现期收入无关,而是与长期收入的估计有关。持久收入的消费函数可写为:

C=γ PI

其中,PI为持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我们将持久收入定义为:给定现期收入和未来收入以及现存财富的水平,消费者为保持在寿命其余时期的稳定消费水平的收入。根据上述假定,人们必须估计其持久收入。当人们的收入上升时,消费者必须确定增加的收入是持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不能确定其收入变化是持久性的还是暂时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暂时收入的变化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我们简单的将持久收入估计为上一期收入加上现期收入变化的一个比例;

式中,Y和,分别为现期收入和上一期收入,θ为现期收入变动对持久收入产生影响的参数,亦即现期收入对持久收入的影响参数。上式表明持久收入是现期收入与上一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对持久收入的估计,仅仅用现期和上一期的收入有些过于简单化了。弗里德曼估计持久收入是根据以前若干时期的收入和现期收入进行的。距现期越近,他给的权数越大。这里θ的大小对持久收入的决定有重要作用。然而,理性预期的方法强调,没有一种简单的理论可以在不考虑实际收入怎样变动的情况下告诉我们其预期是如何形成的。在实践中,如果消费者看到其收入变化是长期的,他就会认为这一收入变化多半是持久性的。这样的消费者就有较高的θ值。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收入是高度易变的,他多半就不会将现期收入的变化看作是其持久收入的变化。这样的消费者的θ值就较低[2]。

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θ值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更好地衡量持久收入,依据弗里德曼的思想,结合误差修正机制,本文拟采用如下公式:

PI为持久收入,n为时间跨度(单位:年),其中, n的取值从3,4,5…t。公式右边第一项是各年收入的算术平均值;右边第二项基于误差修正项的思想,加入了对预期收入变化的调整项。当收入变化是加速增加时,那么消费者的预期持久收入就会由于修正项的正向增加而增加,且大于平均收入。反之亦然。这与我们的心理预期是相一致的,当收入不断加速上升时,我们对收入的预期非常乐观,否则人们会比较谨慎[3]。此外,包括理性预期在内的任何符合实际的预期理论都会认识到,如果只是建立在过去收入的基础上,是不能包括所有影响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因素的,因为有一些预期变化是人们所无法预料到的。

三、变量与数据的选取及上述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1.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拟采用上述估算方法以后,我们利用C[,t]表示人均实际消费支出,Y[,t]表示通过该方法估算得到的持久收入(以 1978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为100,分别从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的时间序列中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数据的选择对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对消费函数的影响因子,除了收入之外还有很多。制度的差异也会直接对消费产生直接作用,我们采用了《湖北统计年鉴》1980-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总体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以来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尽最大可能消除制度的异同对消费产生的影响。

2.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首先,从绝对量上来看,持久收入变化趋势与现期收入变化趋势基本上吻合,二者具有高度的趋势一致性(如图1)。

其次,从相对量上来看,虽然持久收入的变化趋势与现期收入的变化趋势总体相同,但持久收入的变化趋势比现期收入的变化趋势要平缓一些。这正好体现了“持久平稳”的内涵。(如图2)

(图2)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我们所采用的估算方法是合乎实际和理论要求的,也符合下面实证分析中对估算数据的要求。

四、实证分析

将1980-2005年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 (C[,t])和人均实际持久收入(Y[,t])分别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为了消除非平稳数据变量基础上的虚假回归等诸多问题,我们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检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最后建立二者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4]。

1.单整检验

通过图3可以发现,人均实际收入和实际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趋势存在一致性。我们利用Eviews5.0对LnC和LnY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如下(见表一):

(图3)

表1

注:①检验形式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p表示滞后差分项的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选择根据 AIC值最小原则确定;②为了防止趋势平稳的产生,选用显著水平为10%的临界值进行比较;③△分别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检验结果显示,LnC和LnY都是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2.协整检验

由于LnC和LnY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建立如下协整方程

(图4)

由协整方程和图4初步认为,LnC和LnY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残差项的稳定检验:

五、小结

1.从长期来看,协整分析表明湖北省农户的人均实际消费支出与人均实际持久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思想相吻合。从方程的协整回归结果可知,湖北农户的人均实际持久收入变动1个百分点会带动人均实际消费同方向变动0.815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湖北农户的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实际持久收入之间有很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且人均实际持久收入对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的影响力最强。所以,增加湖北农户的实际持久收入,对刺激农户消费和最终拉动需求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从短期来看,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湖北农户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819。说明湖北农户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解决短期的自身消费问题,基本上很少有储蓄用于将来的消费。这也证明了目前湖北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收入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误差修正项为负值,说明若t-1时刻LnC大于其长期均衡解,误差修正项为负值,使得△LnC[,t]减少,反之,使△LnC[,t]增加。体现了长期非均衡误差对LnC[,t]的控制。其系数值为-0.38,说明误差修正项对偏离程度的调整力度有限,也反映了当湖北农户遇到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导致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通过上期的积累对本期消费的调整乏力。

总的来说,中国正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农产品市场也逐渐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5],如何实现湖北经济的平稳运行,拉动湖北农村市场需求。通过以上分析,湖北农户有比较高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只有切实增加了湖北农户的收入,才能真正提高农户的消费水平,最终实现湖北省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标签:;  ;  ;  ;  

转型期农民消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_持久收入假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