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歌舞团民族舞剧“边城”的创作与表演_边城论文

湖南歌舞团民族舞剧“边城”的创作与表演_边城论文

舞苑绽新花——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民族舞剧《边城》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南省论文,舞剧论文,歌舞团论文,边城论文,演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色的秋天,收获的季节,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三湘四水的专业艺术工作者们欢度了自己的盛大节日——’94湖南省新剧(节)目会演。在这次会演中,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无场次民族舞剧《边城》(文学台本:盛和煜;舞剧台本:刘振球、刘永尧、谢晓咏、王端仪、王小元;作曲:杨天解;舞美设计:范宇、袁荣明;灯光设计:吴介隆;服装设计:周亚加;艺术总监:刘永尧;艺术顾问:刘振球),以它独特的风姿和艺术魅力,赢得了省内外观众的青睐,一个全新的舞台艺术形象,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一)

翠翠是我国著名湘籍作家沈从文先生蜚声中外的中篇小说《边城》中的一个人物,她和她的爷爷相依为命十几年,在湘西边城城边一条小溪的渡口上,以摆渡为生。当翠翠长大到花季的年龄时,在一个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她看上了年轻、英俊、健壮的小伙子——傩送,而她爷爷却希望她和傩送的哥哥——诚实、憨厚的天保相好,以求翠翠在她身后有一个坚实的依靠。翠翠拒绝了天保的求爱,却深深地爱着傩送,傩送也很喜欢翠翠。当天保明白了这一切时,决定架排下辰州,不幸途中遇险身亡。傩送得知哥哥为成全自己而遇难,心情非常沉痛,毅然离家出走。爷爷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年轻小伙子均离开了翠翠,心中为翠翠失去了未来的依靠而焦虑万分,终因积劳成疾,撒手而去。情人的出走,爷爷的谢世,使翠翠经受了一次人生的震颤。孤独、凄凉的翠翠,依旧在这条小溪的渡口上摆渡,继续着祖辈遗传下来的营生……

很显然,舞剧《边城》是从小说《边城》脱胎而来,它基本体现了原著的风貌,比较恰当地浓缩了原著的人物和情节,集中展示翠翠、傩送、天保、爷爷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及各自的命运归宿,使之适合于舞剧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正是由于改编者们忠实地体现了原著的基本风貌,才使这部舞剧具备了比较扎实的文学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沈从文的《边城》也规定了舞剧《边城》的基本样式和风格特征,为编导、作曲、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主创人员进行创造性劳动提供了优越条件,也可以说,这是舞剧《边城》取得成功的一条捷径。

说舞剧《边城》新,新在哪里?新就新在它散文诗般的样式,新在它浓郁的三十年代湘西边城的风土人情味,新在它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段。湖南省歌舞团这次推出的民族舞剧《边城》,不失为一部有整体艺术构思的、高品位的、比较成熟的艺术品,它充满诗情画意,各个艺术门类(舞蹈、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基本上做到了和谐统一,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人们不会忘记,当大幕徐徐拉开时,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场景:舞台后区装置着湘西边城旁小溪渡口的山水吊脚楼远景及平台,一条缆绳由里往外斜向横贯舞台,在凫凫雾霭中,传来男歌手动听的、地道的湘西民谣,一条小船荡漾在溪上,翠翠和爷爷依偎在船头轻声细语,小船悠然前行……。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耳目一新的迷人画卷呀!简洁朴实的手法营造出了故事发生地的典型环境,生动地描绘出了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特征,极具个性地开始讲述一个边地山民人家的平凡的故事,吸引观众循着艺术家们设计的情节,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序幕之后的端午节赛龙舟场面,处理得很聪明,编导们没有正面表现赛龙舟赛,而是把镜头对准在岸上观看龙舟赛的人们,表现他们欢度民族传统节日的喜悦心情和轰轰烈烈的热闹场面,同时把舞剧的二位男女主人公——翠翠和傩送介绍给观众。在舞剧中部有一段表述翠翠与傩送爱情的舞蹈,梦幻中十几双手从平台后伸出并变化着姿态摇动着,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似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苗一般清纯、美丽、可爱。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别致,令人联想翩翩,给人以美的享受。

水手们即将架排辰州,临行前同女人们告别的一段群舞也很有新意,通过一对男女们优雅、缠绵悱恻的舞蹈,展现了夫妻、恋人、情人间的深情厚意,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特别是舞剧最后一场中翠翠和众山民为爷爷送葬的一大段舞蹈——“跳丧”很有创造性:在昏暗的灯光下,伴着铿锵激越而又夹杂哀号的音乐,山民们头缠白带赤膊狂舞,四个着孝装的壮汉抬着爷爷的灵柩从前台缓缓过场,披麻戴孝的翠翠追逐爷爷的灵柩前后奔跳、呼号、跪拜,灵柩从她身上越过,这时,满天飘落纸钱,当灵柩抬至平台上坡时,一注强烈的白光从黑绒天幕底部斜射出来,把灵柩照得通亮,形成一种极度的反差,使整个舞台的氛围顿时陷入一片白茫茫凄惨惨的空灵世界。凡是看过舞剧《边城》的人,无不为它“跳丧”舞段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新颖大胆的艺术处理所倾倒,翠翠的悲惨命运强烈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不少观众都是含着眼泪观看这段精彩舞蹈的。

在湖南省歌舞团40年的历程中,继50年代的神话舞剧《刘海砍樵》、70年代的革命历史舞剧《红樱》之后,90年代的今天又产生了一部比较成功的民族舞剧《边城》,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高雅艺术不太景气的时刻,湖南省歌舞团的艺术们,有勇气花大气力投身于难度很大的高雅艺术——舞剧的创作和演出,其精神和魄力尤其难能可贵。

似乎可以这样说,《边城》是我国民族舞剧百花园中一朵散发着沁人芬芳的奇葩;它是湖南省歌舞团发展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它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其艺术价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二)

舞剧《边城》在这次会演中获得了优秀剧(节)目奖、优秀编导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表演奖、作曲奖、服装设计奖、表演奖、伴唱奖等9项(16人次)奖励,可谓喜获丰收也!

这部舞剧在会演期间的两场演出,博得了广泛的好评,领导、专家,一般观众都充分地给予了肯定。观看《边城》的观众十分踊跃,且很热情,精彩之处均报以热烈的掌声。新闻媒体也大加赞誉,《湖南日报》在10月18日头版以醒目字体刊登了“省歌舞团民族舞剧《边城》首次亮相引起轰动”的专题新闻。一些热心观众在有关报刊上撰文表达他们喜爱《边城》的心情。专程从北京赶来长沙观看舞剧《边城》的著名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贾作光和《舞蹈》杂志社主编王同礼同志看了演出后更是喜形于色,激动不已,他们说:“这部舞剧很有新意,已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再努一把力,可以搞成一部中国民族舞剧的精品,拿到北京去演出肯定会引起轰动。”

从舞剧《边城》在这次会演中取得的成绩及社会各界对它的反映来看,可以说:湖南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民族舞剧《边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边城》成功了!湖南省歌舞团成功了!《边城》的成功,标志着该团的整体艺术水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言而喻,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他们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精心组织,刻苦磨砺的结果。从《边城》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充分地反映出该团具有一种强烈的精品意识和为艺术勇于奉献的精神。

多年来,该团未曾生产出一部(台)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节)目,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也是他们郁积多年的一块心病。特别是看到周边各省——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兄弟省歌舞团都已先后成建制地出国演出,承担国际文化交流任务,唯独他们尚未得此机遇,心中不免感到压力重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一台叫得响的剧(节)目。

然而,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将压力变为动力,决心开创新的局面。1993年夏天,当他们得知湖南省文化厅1994年10月要举行全省新剧(节)目会演的消息时,即广泛征集舞剧剧本,94年初他们组织本团业务骨干对征集的八个舞剧剧本进行反复讨论,并确定投排湖南省湘剧院一级编剧盛和煜创作的文学台本《边城》。为了加强力量,又特邀原湘西自治州歌舞团二级编导谢晓咏(现在广州南方歌舞团工作)加盟编导组,继而又组织主创人员到湘西茶峒去深入生活、搜集素材,亲身体验故事发生地的风土人情,增长感性知识。为了创作演出舞剧《边城》,全体演职人员顶酷暑,战高温,克服重重困难,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拿出一部高品位、高质量的民族舞剧《边城》,在’94全省新剧(节)目会演中一炮打响,高居优秀剧(节)目奖榜首。更为可喜的是,他们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决心在会演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对《边城》作进一步的加工提高,使之成为艺术精品。并以此为楔机,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力争在适当时候冲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多年的夙愿。

通过创作演出舞剧《边城》,湖南省歌舞团增强了凝聚力,焕发艺术青春,全团出现了空前团结,空前振奋,空前兴旺的崭新精神面貌。这种精神面貌是一种宝贵财富,应该好好爱惜,值得永远保持。有了这种财富,今后在艺术事业上向新的高峰攀登就有了珍贵的资本,湖南的歌舞艺术事业出现新的繁荣景象,将会增加几分保障。

从湖南省歌舞团成功地创作演出民族舞剧《边城》的事例中,似乎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应该始终坚定地把生产具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产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能否生产出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产品,是检验一个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准,是一个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尽管外界有种种诱惑力,作为以从事生产高雅艺术作品为己任的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应该也能正确地处理好本职工作和业务延伸活动的关系的。关键在于身为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决策者们,敢于不敢于和善于不善于引导所属的艺术人员们迈向正确的航道。

诚然,一部刚刚诞生的新作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相信,只要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老老实实的搞艺术,一个更加完美、更加感人、更有新意的《边城》,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人们正在期盼着。冲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梦”,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标签:;  ;  ;  ;  

湖南歌舞团民族舞剧“边城”的创作与表演_边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