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论文

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论文

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聂志国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 我国近年来的田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师范类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前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对策,以期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田径教学;困境;改革

田径运动具有极高的竞技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田径运动是主干课程[1]。当下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并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人们普遍同意,空间和时间是社会构造物。”[3]93空间的社会化趋势是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活动即空间,是赋予空间以意义的本体性存在。社会空间即意义空间,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空间的核心内容,而城市社会主导的城乡关系则是社会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城乡关系的空间社会学研究,旨在突破传统工业化现代化形成的城乡相排斥的局限,通过赶超式现代性的方式实现城乡融合,走向空间正义和社会价值的归属。

钢筋在进行制作以及加工时,首先应该按照钢筋加工以及制作的相关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根据设计方案重复检查,根据相关参数科学检查。根据相关指标进行合理的漏洞筛查,以免出现错误,引起不必要的施工损失,确保钢筋加工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定,并在进行较为详细的检查工作后,再进行实物检验。现场进行检查时,合格后才能进行相关制作工艺,对于加工完成的钢筋进行挂牌工作,确保钢筋的有序性。

1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体育教学人才。体育教师的天职是为我国培养身强体健的接班人。田径课程作为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之一,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课程。但是近年来,田径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选诗数量上来看,沈德潜大选唐诗一千九百四十首②,分为二十卷共二百七十家,其中五言古诗以四卷为首,接着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四卷,五言长律二卷,最后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共二卷。各体具体数量详见表1。

开展校园足球的主体是学生,然而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校长和家长。他们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以及对开展校园足球是否有内发的动力,是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毛振明教授提出,新校园足球顶层设计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两长”,即校长和家长的积极性[9]。

1.1 内在问题

1.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对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内容以竞技项目测试为主。评价体系并不单纯是筛选优与劣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合理、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并让其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意识。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为任课教师提供信息反馈,使其可以发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和创新。

1.1.2 教学内容局限

通过对田径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1.2.2 观念的转变

1.2.3 就业压力

要进一步加深对监督对象的了解。中央纪委要求各级纪委要全面掌握“森林”情况,正确处理好“森林”和“树木”的关系。但当前恰恰缺乏的是“森林”信息来源,了解监督对象情况大多是从人事、稽核等相关部门间接获得,缺少动态化、实时的监督数据支撑,特别在用人监督方面,由于缺乏对其社会关系、思想变化、家庭生活等情况的及时掌握,难以有效发现和杜绝少数干部“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

师范类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高素质教学人才。但是从就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看,教师队伍已经逐渐趋近饱和。每年都有很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教师职业也没有要求必须是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才能胜任,因此竞争压力很大。体育专业的学生理想就业方向大多为教师岗位,但是迫于现实,只能转变思想投身到体育周边领域甚至背离体育领域。对于他们来说,田径课程的重要性更被轻视。

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且优秀的体育教师,使其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竞技还是重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下很多高校在田径课程上重竞技而轻能力,这偏离了专业教学目标[2]。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教学人才,而不是运动员。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能够上好一堂田径课程,在上课时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能够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最终让学生爱上运动,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

1.2 外在原因

1.2.1 外界环境影响

在竞技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对体力劳动避而远之。缺乏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从其他方面入手才能够使身体保持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推崇。但是作为一切体育运动基础的田径运动,仍然没有受到青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也会认为田径运动并非十分重要,并且又苦又累。较之田径项目,他们更愿意选择相对轻松一些的运动项目,因此忽视田径课程,甚至对其产生抵触和畏惧情绪,使田径教学陷入困境[4]

1.1.3 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很多高校推行“专项教学”的体育教学方式[5]。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体现在针对性较强、时效性高。但是结合目前我国师范类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来看,其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这种“专项教学”使田径教学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间接让学生认为田径教学没那么重要。当下,田径课程仍然是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的普修课。未来如果将选课权利完全下放,转为选修课,可能会存在无人选课,继而被取消的局面。

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经常探讨的问题,就是应该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情况。在田径教学中,大多还在沿用以教师作为主导进行组织、授课、点评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犹如强塞硬灌,枯燥且乏味。当代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除去书本知识外,还要能够有效拓展,并存在一定个性。但一贯如此的教学手段恰恰制约了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在未来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的创新精神。

1.1.4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2针对目前困境的解决对策

教学内容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教材、标准等诸多方面。田径教学源于竞技,但是在体系上存在差别。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的田径教学内容仍然以竞技性内容为主线,新增内容较少,忽视了田径教学的健身价值和趣味性,导致学生无法完全胜任未来的体育教学岗位[3]

工圣僧一行在一边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却还想:谷主这个也不一定,等老衲这一次打败了司徒一一,得空就去龙门之下装一个机关,以后鲤鱼来了,借助这个机关,每一条鲤鱼都可跳得更高,妥妥跃过龙门,黄河之中,岂非也会多一些龙子龙孙?

2.1 明确教学目标

师范类高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创新[6]。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要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单纯的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传授和创新能力传授转变,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

2.2 拓宽教学内容

要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情况出发,在重视竞技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适当添加一些生存能力训练,使田径教学与健康、物理、地理等学科产生联系。教师要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使田径运动也能玩出新花样。

2.3 丰富教学手段

要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和优势,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可适度将互联网、多媒体或现阶段较为流行的人工智能等先进方式融入田径教学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要适当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展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4 建立综合性评价机制

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多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进步与能力培养。可以将评价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为理论层面,一部分为实践层面。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等多种素质,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

2.5 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

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师要教给学生技能,还要引领他们的思想,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引导。田径教学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惰性心理有关系。学生总认为田径课程非常辛苦且必要性不强,但事实上,田径运动并非枯燥乏味。要让学生意识到田径不但能够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教师要帮助学生扭转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结语

师范类高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人才基地,要承担起培养人才这一重任。高校要培养出更适合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坤阳.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教学现状调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2]任肇祥.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88-89.

[3]乌卫星.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158-159.

[4]周涛,郎贺.高校田径教学困境及其教学改革的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21-23.

[5]李旭,陈学海.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困境及改革措施[J].当代体育科学,2018(8):130-132.

[6]余海涛.高校田径教学困境及其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62-64.

[中图分类号] G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602(2019)10-0141-03

[收稿日期] 2019-04-01

[作者简介] 聂志国,男,助教,硕士,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标签:;  ;  ;  ;  

师范类高校田径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