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免耕栽培节约成本提高效益_水稻论文

水稻免耕栽培节约成本提高效益_水稻论文

水稻免耕栽培节本增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节本论文,水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前不翻耕犁耙大田,而采用化学除草剂灭除杂草、稻桩、绿肥作物和落粒谷幼苗,经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秧苗移植或种子直播到大田的一项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免耕稻田的选择。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易旱田和浅瘦漏的砂质浅脚田不适宜作免耕田。低洼田、烂渍田、冷浸田则应提前开沟排水。

化学除草。首先应选择具备安全、快速、高效、耐雨性强的农药如农达、草甘膦等农药。其次要适时施药,早(中)稻在移植前10~15天施药,晚稻则应于早稻收割完毕后1~2天施药,要做到排干田水,晴天用药,药量充足。第三要回水浸田。早(中)稻在移栽前5~7天回水,水深应淹没杂草和稻茬,晚稻在施药后1~2天回水。浸田时长3~4天为宜。

施肥。多施基肥,及时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回水时施,亩施10~15担;移栽前l~2天亩施磷肥、碳铵各30公斤或专用复合肥30公斤;移植后5~7天亩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结合除草剂除草;看苗施穗肥。

育秧与抛栽。免耕田平整度不高,不适宜小苗移栽,应采用大中苗抛栽,应采用400孔以下的大孔软盘育秧。通过使用烯效唑、开展苗床控水等综合措施,培育壮秧。抛栽时秧龄为25~30天,叶龄在3.5~4叶。抛栽前应排干水,抛栽密度较翻耕田大,抛秧的早(中)稻亩抛1.8~2万蔸,晚稻抛2~2.2万蔸。

生育期管理。浅水立苗(回青),抽穗扬花前保持浅水,分蘖期应以湿润为主,分蘖盛期后应早晒田,促秧苗根系下扎,预防倒伏。复水后应及时追施穗肥,人工除稗。始穗期和齐穗期应分别追施一次面肥,亩用谷粒饱1包加尿素1~2公斤喷雾,防止脱肥早衰。乳熟及黄熟期应湿润灌溉,不能硬泥。收获时应齐泥割稻,拔除稗草。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预测预报,采用杀虫灯技术、稻田养蛙技术、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手段,配合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时防治“三虫四病”等重大病虫害。

注意事项。早稻应选择中迟熟品种,避免施用易掉粒的品种。冬季翻犁过的冬种田和冬翻冻坯田不宜进行早稻免耕栽培。高岸田和漏水田不宜进行晚稻免耕栽培。

联系电话:0731-4586617

标签:;  ;  ;  ;  ;  ;  ;  

水稻免耕栽培节约成本提高效益_水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