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教育的功能有效促进中职德育论文_李轲

利用心理教育的功能有效促进中职德育论文_李轲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 威远 64245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更趋开放化和多样化,必然增多了中职生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渠道和机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引发了社会方方面面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造就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生们可能在理想、信念上也就产生了动摇、困惑、彷徨,甚至发生思想与行为的失衡。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追求的目标。

以往,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着眼点于“管理学生”,教学重心在学生、在手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往往被忽视,导致德育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因此,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改变传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有效举措。

一、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德育目标特色不明。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总的要求,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目前,在我国的德育目标中,关于中职学生的德育目标不明确具体,还是以“崇高思想”教育为目标,未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2、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3、德育方法呆滞陈旧。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德育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德育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苍白无力的说教水平上,教学手段较落后,教学形式呆板,缺乏生机活力。4、德育教学改革滞后。当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改革,不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只是增添现代企业文化、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等新内容,德育教育的功能日趋萎缩。中职学校德育地位的降低,德育教学改革的滞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工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进而影响到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巩固率的提高。

二、利用心理教育功能促进德育教育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教育功能将有助于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构建和谐的中职德育教育体系,就有必要把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我们知道,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心理基础。思想是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尚思想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识、需要、动机、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基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才能把握学生思想意识形成、发展的规律;而通过德育工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探索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1、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教育互补的功能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须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心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之一。德育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从教育层次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德育工作属于基础性较强的工作。只有彻底解决基本的心理问题之后,才能形成崇高的思想道德。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人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健康心理这一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德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以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咨询与测量等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心理素质提高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德育教育体系中,借助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对于改进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弥补德育工作的不足,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服务于德育实践

实践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动态,有益于针对性解决学生因学业、社交、职业等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在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中总结出中职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和总结德育规律的有效方法。

4、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引起学生的思想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界社会因素,也有自身生理、心理因素。要解决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起的道德和思想问题,还必须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首先,学校党政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视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检查,组织包括心理学老师在内的政工干部,共同研究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政工干部的心理学素质;其次,要引导政工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三,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组织政工干部参加有关心理咨询专业培训,让他们自觉地应用心理咨询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

5、重视实践锻炼,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定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由于现行德育目标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标准及要求不明确,缺乏针对性,使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出现缺失和错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脱离了中职教育的实际,造成德育教育功能减弱、实效性降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因为人的心理问题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到企业实习,使中职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培养集体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总之,目前中职教育面临许多德育教育难题,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取材料,加大德育实验,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水平。

论文作者:李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利用心理教育的功能有效促进中职德育论文_李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