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烽

张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 2258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间收治的350 例60 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A 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年龄低于60 岁的35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B 组),对他们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仔细对照这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结果:在心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在房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证实,患者的心率失常往往与窦房结上的功能衰退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心率失常存在昼夜节律,对此,医护人员应当结合心率失常的昼夜节律实施治疗,这样就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冠心病 心率失常 昼夜节律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01-02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而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同时伴随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生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我们这一代老年也患有多种疾病。如今,我国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有着高发的趋势,对此,临床医学急需分析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以此探析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间收治的350 例60 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A 组),患者的年龄集中处于60 ~81 岁,平均年龄为(70.1±71.8)岁;男200 例,女150 例,男女比例为4:3。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年龄低于60 岁的35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B 组),患者的年龄集中处于39 ~ 59 岁,平均年龄为(51.1±52.5)岁;男180 例,女170 例,男女比例为18:17。

1.2 方法本院应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由美国公司提供的全信息通道数字计监测系统,对这些患者实施全天二十四小时的监测、记录,同时由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每日行动,并统计患者的心率的变化和心律失常所发作的时间,以及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的昼夜节律,在这以小时作为单位,一天划分为六个时段。[1] 在此基础上,有专业人员定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依照Lown 氏划分为五个等级。

1.3 统计学方法笔者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的数据,均采用S P S S11.0 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处理与分析,并对这些数据采取平均值,这两组数据的资料在比较中都是运用了了χ2 检验,P<0.05 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以上实验发现,患者心率发作时间的高峰及次数大多集中在08:00~ 12:00 和16:00 ~ 20:00,其低谷也有两个12:00 ~ 16:00 和00:00 ~04:00。在心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房性+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参照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失常的比较

3 讨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带来生活环境严重破坏,这给我国老年人群的生活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由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自退化,难以抵御复杂的多变的环境变化,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一直是临床医学界关注的话题。

临床上,老年人的房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在这里面,房性早搏最为常见,其中短阵房性的心动过速居于第二位,这可能与老年患者的慢性心肌供血不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起搏点的自律性显著高于室性的自律性有着较大的关联。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而言,一般与心脏的退行性变有关密切的联系,最主要的因素是心房肌缺血和还有心房肌退行性变共同决定的。[2]患者的室性心率失常最有可能与心室肌退行性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患者这种症状发病没有定时,并且呈现多源、成对及短阵室速,这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于治疗心律失常患者而言,一般应用抗心率失常的药物,进而防治心肌梗死,对此,选用药物时需要结合各种药物的昼夜节律来实施,对此,时间治疗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各种药物的作用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有效地降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3] 本文结果也显示,心率失常昼夜节律很有关联,许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均有昼夜节律,上午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期,临床证实,早起的第一小时的活动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夜间的三倍,对此,临床医治冠心病患者时,需要注意时间。

综上所述,患者的心率失常往往与窦房结上的功能衰退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心率失常存在昼夜节律,对此,医护人员应当结合心率失常的昼夜节律实施治疗,这样就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参考文献[1] 杨海霞;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4(06):124--125[2] 郑易, 岑镇波, 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 J ] . 现代实用医学.2011,12(06):212--213[3] 史雪梅, 黄晓翠, 赵艳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18(03):263—264

论文作者:张烽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4

标签:;  ;  ;  ;  ;  ;  ;  ;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