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复合地基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兵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 要】本工程原采用筏板基础,持力层③-2黏土(400kPa),后补勘发现③-2黏土中存在③-2a粉质黏土(fak=220kPa)软弱夹层,选用CFG桩处理软弱夹土层后,检测数据证明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岩溶地区;软弱夹层;CFG桩复合地基

Application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a High rise Building Project

Liu Bing

【Abstract】This project used a raft foundation bearing layer of the -2 clay (400kPa), after the exploration found the -2a silty clay and -2 clay (fak=220kPa) soft interlayer, using CFG pile treating soft soil sandwich,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Karst area; Weak interlayer;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6)20-0067-02

1.工程概况

武汉市某小区35#楼27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场区地层分布如下:①素填土;②粉质黏土;③-1粉质黏土;③-2黏土;③-2a粉质黏土;④残积土;⑤-1强风化钙质含砾泥质粉砂岩;⑥中风化钙质砾岩;⑥a溶洞充填物。

35#楼原采用筏板基础,持力层③-2黏土层(fak=400kPa),基础以下土层依次为:③-2黏土层 [部分③-2a粉质黏土(fak=220kPa)夹层],④残积土(fak=220kPa)。根据地勘资料,35#楼一角点在基础底面4m处存在约2m厚③-2a软弱夹层。为确保工程安全,我方建议增补3个勘探点,以探明软弱夹层情况。补勘资料揭示在基础底面下方3~5m处,均发现约2m厚③-2a粉质黏土夹层。鉴于基础下方存在软弱夹层,不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基础下方约20m处⑥中风化钙质砾岩存在弱发育溶洞,采用桩基础存在不确定性且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我方调整方案,采用桩长12m长螺旋灌注CFG桩对地基进行处理,桩底距离⑥岩层岩面约3m,以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2.CFG桩地基设计

根据35#工程情况,我方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fak≥420kPa。长螺旋灌注CFG桩桩径400mm,桩长约12m,混凝土等级C25,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定为1.6m×1.6m。桩端持力层④残积土(fak=220kPa)。

2.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按下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其中Ap—桩身截面积(m2);

up—桩身轴长(m);

lpi—桩在第i层土中的长度(m);

αp—桩端阻力发挥系数,取值αp=1.0;

qsi—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qp—端阻力特征值(kPa)。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如下:单桩承载力为632kN,取值Ra=630kN。

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根据桩身应力:

桩身强度:fcu=18.0MPa;CFG桩体混凝土选用C25混凝土。

2.3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距1.6m×1.6m; CFG桩的置换率:m=d/de=5.7%

2.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FG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λmRa+β(1-m)fsk Ap=451kPa

式中:λ1、λ2—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λ1=λ2=0.9;

β—桩间土发挥系数,取0.9;

fsk—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本工程地基土为④残积土,承载力fsk=220kPa。

2.5 沉降计算

根据规范要求,压缩模量提高系数ζ=fspk/fsk。

复合地基加固土层压缩模量提高系数:

ζ1=fspk/fsk=2.05

经计算采用CFG桩处理后承载力、沉降验算均满足设计要求。

3.工程桩检测方法及结果

3.1 检测方法

(1)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

(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8级加载和4级卸载,最大加载荷载840kPa;同时观察分级荷载下的复合地基变形,绘制静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6级加载和4级卸载,最大加载荷载1260kN;同时观察分级荷载下的单桩变形,绘制静载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

3.2 检测结果

现场检测:4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4根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39根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总桩数为374根,低应变检测根数为39根,Ⅰ 类桩32根,Ⅱ类桩7根。Ⅱ类桩桩身结构基本完整,存在轻微缺陷,对桩身结构完整性有一点影响,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正常发挥。

复合地基静载结果(见表1)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江表2)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20kPa,满足设计要求;各检测点沉降量较小,且沉降较均匀。

4.结论

(1)软弱夹层经CFG桩处理之后,经检测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证明复合地基对软弱土层承载力的提高切实有效。

(2)复合地基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筑物沉降较小且沉降均匀,满足结构变形设计要求,也证明复合地基在增强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压缩模量,减少建筑沉降。

(3)复合地基施工快捷,经济可靠,是处理于高层建筑软弱地基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GB50783T-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刘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CFG桩复合地基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