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综合性护理对血糖指标的影响论文_李春华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综合性护理对血糖指标的影响论文_李春华

李春华

(岳池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指标及早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综合性护理,对比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干预4周、8周时,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护理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血糖指标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38-02

Early nursing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observation of blood glucose index

Li Chunhua

Yuechi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Guang'an, Sichuan 638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early nursing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June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compared blood sugar indicator of the patient the glycemic index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sults At 4 and 8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Conclusion Early care can improve glycemic index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help to ensur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life safety.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early care; blood glycemic index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女性机体糖代谢异常所致的妊娠病症,病情严重时出现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意外现象,可对孕妇及新生儿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现阶段,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仍然比较棘手,除常规治疗外,综合护理的实施也非常重要。为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实施早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最终在血糖指标控制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纳入标准:经OGTT试验及常规产检确诊疾病,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标准[1];临床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孕前糖尿病、严重精神类疾病、脏器病变及系统性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年龄18~42岁,平均(29.8±2.6)岁;体重48.1~78.6kg,平均(68.2±5.4)kg;初产妇23例,经产妇22例。观察组:年龄18~41岁,平均(29.5±2.7)岁;体重48.0~78.2kg,平均(67.9±5.8)kg;初产妇24例,经产妇21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饮食、运动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定期产检并进行血糖检测。观察组予以早期综合性护理措施,由指定护士对其进行临床评估,掌握患者病情状况、饮食及运动行为、生活习惯后,确定如下干预措施:

1.2.1心理疏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士应根据患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其展开心理干预,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合理需求,通过有效沟通、心理安慰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其积极配合血糖监测及临床治疗等医疗活动。

1.2.2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及各种危害,指导其正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告知妊娠期体重控制的重要性,保证每周体重的增长控制在0.3~0.5kg范围之内;在血糖控制过程中,帮助患者掌握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方法,如低血糖等;讲解终止妊娠时间、分娩方式以及产褥期注意事项,并通过知识讲座、电话随访、宣传手册等方式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进一步增加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1.2.3饮食控制 由专业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孕周、体重指数(BMI)、饮食习惯等制定符合个体情况的饮食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孕早期每日根据患者的BMI值设定具体的能量供给,BMI<18.5kg/m2者给予35kcal/kg,BMI为18.5~24.0kg/m2者给予30-35kcal/kg,BMI>24.0kg/m2者给予25kcal/kg,孕中、晚期每日增加能量供给约200~300kcal/kg;分配每日摄入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比为20~30%、15~20%、50~60%。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日分配餐次可达5~6次,确保每日营养达标,同时注意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以此缓解胃肠及肝脏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孕期的不同合理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走、散步、瑜伽等。有多次早产史、流产史及患有肺部疾病、高血压的患者不宜进行运动,餐前30min监测胎儿未见活动或24h内胎儿活动不足10次者不宜进行运动,监测血糖水平<3.3mmol/L或>13.9mmol/L者不宜进行运动;未见上述症状的大部分患者可以适度参与各种活动,活动时间保持在20~30min内,确保心率增加最多不超过50%。运动期间及运动后30min,均要留意脉率及胎儿活动情况,脉率应<120次/min,出现规律性宫缩者必须即刻就医。

1.2.5胰岛素治疗 选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注意避免血糖水平大幅度下降,否则引起低血糖、休克症状,可对胎儿生命造成一定威胁,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治疗的血糖下降应以15~30%为宜。

1.2.6血糖监测 清晨空腹、中餐及晚餐前30min、早中晚餐后2h、夜间睡前各时点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的正常范围为:清晨空腹血糖、中餐及晚餐前30min血糖为3.3~5.3mmol/L,早中晚餐后2h血糖、夜间睡前血糖为4.4~6.7mmol/L;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由营养师重新调整饮食方案,并视情况强化胰岛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12周时抽取各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录入数据至Excel表中,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FPG水平的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FPG水平为(6.88±1.36)、(6.08±1.06)、(5.87±0.94)mmol/L;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FPG水平为(6.91±1.34)、(5.87±0.95)、(5.71±0.82)mmol/L。干预前两组FPG水平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4周、8周时,观察组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各组2hPG水平的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2hPG水平为(12.18±1.89)、(10.68±1.13)、(9.86±1.04)mmol/L;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2hPG水平为(12.20±1.91)、(9.88±1.05)、(7.14±0.66)mmol/L。干预前两组2hPG水平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4周、8周时,观察组2h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各组HbAlc水平的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HbAlc水平为(7.81±2.38)、(7.39±0.95)、(7.05±0.84)%;观察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8周的HbAlc水平为(7.82±2.40)、(6.80±0.62)、(6.64±0.59)%。干预前两组HbAlc水平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4周、8周时,观察组HbA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妇女常见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生机制与雌、孕激素分泌紊乱所致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发生胰岛素抵抗而出现的糖耐量变化密切相关。临床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终止妊娠或产后会逐渐恢复糖代谢功能,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进展为2型糖尿病,亦可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有报道指出[2],孕妇胎盘分泌的胎盘泌乳素、催乳素、孕激素会随着孕周的增加持续升高,而相关激素在胰岛素抵抗、糖代谢抑制作用下,会打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释放之间的平衡,最终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与此同时,妊娠时期母体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肾血浆流量增加,但肾小管糖重吸收功能并未发生相应变化,其所致的球管平衡丧失会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另外,糖代谢和糖耐量异常均会对母体生理状态及胎儿发育状态产生影响。研究发现[3],处于高血糖状态的孕妇胚胎发育出现异常,容易导致流产风险增加;高血糖亦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更容易使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症状。对于胎儿来说,妊娠期糖尿病还会造成巨大儿,加之胎儿过度生长对需氧量的增加,会使脑瘫的发生几率有所上升。可见,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十分重要。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多变,是当前妇产科疾病诊治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以短效胰岛素治疗为主,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及运动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降糖目的。不过,仍有20%左右的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欠佳,需要重点予以治疗和控制。特别是体重超重孕妇、大龄孕妇等群体妊娠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几率更高,故需要实施早期护理对其疾病进行防治,以此促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恢复[4]。我院通过开展预防性护理工作,从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等多个环节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发病第一时间落实早期护理工作,旨在有效降低孕妇妊娠后期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心理疏导、健康宣教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引起患者对血糖控制的重视,以此提升血糖控制、疾病治疗的临床依从性。采取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同时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一方面改进饮食搭配,控制热量摄入,确保母婴营养摄入;一方面提高患者的糖代谢能力和抵抗力,能够进一步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此外,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干预4周、8周时的FPG、2hPG、HbA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5]。可见,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母婴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及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朱玲英.早期护理干预对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0):87-89.

[2]聂培培.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4):1224-1225.

[3]谢慧英.早期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19):1-2+14.

[4]周霞.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3):94-95.

[5]冀凤文.86例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临床价值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09):199.

论文作者:李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综合性护理对血糖指标的影响论文_李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