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集团化:职业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_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职业集团化:职业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_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专业集团化:职校校内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内论文,管理体制论文,职校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以其特有的敏感和惊人的睿智将职业技术教育列为特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而职业技术学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专业集团化问题,更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体制的二元特征

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产业性和商业性特征。然而,作为一种以人的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形式,既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现代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换言之,职业技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其教育性和产业性之间形成了必要的张力,二者共生共存。

职业技术教育性质上的二重性,即教育性和产业性,逻辑地规定其管理体制的二元特征,即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之间寻求体制上的融合、机制上的依存和方法上的互补。“专业集团化”管理,无论管理架构,还是管理功能都较为充分地考虑和汲取了教育管理和产业管理二者的优势,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二大特征,是职业技术学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关节点,因而是有效的选择。

二、专业集团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艺术

1.专业集团化的基本内涵

专业集团化是受企业集团化概念的启发,体现现代教育与现代企业在管理架构与功能上彼此融汇的特点。其基本内涵是指各专业在相对自主运作的架构中,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生产、经营与服务为一身的全面质量管理实体,是职业技术学校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操作单元。自主、规模、综合化成了专业集团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目前,深圳特区职业技术学校只有25%左右为独立设制,而75%左右附设在普通中学内。试行专业集团化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普通学校一统化、多层级、机构重叠、不切合职教专业实际的管理体系,充分体现职教管理的专业本位、活动中心、社会化和灵活竞争等特点。

2.专业集团化的组织架构与功能定位

(1)组织架构:专业集团化操作流程实质上是目标管理过程。各专业在学校确立的目标体系约束和指导下,相对自主运作,追求各自的目标。专业集团化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艺术,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职教规律出发的管理模式。其组织构架的主要特点为:

①以校长为核心的校级决策层直接面对各专业集团,各专业集团直接对校长负责。

②中层管理机构由过去对专业部的硬约束,转换为在专业集团化模式中的软支撑。以教导处为例,由过去全面而巨细无遗地管理各专业的教育、教学与实训工作,变为代表学校整体协调、评价、监督和控制专业集团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专业运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当然,也有按时完成招生、就业和学籍管理等任务。校务办公室、总务处也以同样的原理开展工作。

③专业部在定职定责、定质定量的目标约束下,直接受校长授权,充分调动全部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在相对自主的系统下开展工作。

④专业集团是一个对内相对封闭,对外适度开放的硬性实体,进一步体现其教学与生产经营结合的特点。

专业集团化管理构架克服了过去一统、多层、官僚化的管理体制所面临的信息不畅、沟通不灵、职责不明、低效内耗等弊端,体现了简洁、易行、灵活、高效等科学化管理的优点。

(2)功能定位: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是以市场及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技术教育高投入的特点使其投入——产出的绩效尤为突出,因此,目标管理成为专业集团化的核心。给各专业集团确定系列目标,也就是专业集团功能定位的过程。

尽管专业集团化融入了企业经营策略,但学校毕竟不是企业。企业最终目标是创造产品或劳务形式的经济价值,而学校最终目标是通过一定设施、技术、教学与训练手段来培育人力资源。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各专业集团功能定位应是一个以开发学生潜能、培育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为核心,其它因素(包括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等)与之密切匹配的多层动态过程。

首先,各专业集团要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成为学校整体运作的基本单位,成为一个功能体系,实现组织功能的定位。各专业在培养目标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教学与训练模式,并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开办双重功能的产业实体,一方面为专业实训提供基地,另一方面为改善专业办学条件服务。

其次,各专业集团成员都要有明确的专业意识、目标意识,相互密切合作,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竞争的心态投入专业工作,为专业取得高质量奠定心理基础。现代管理科学又称之为心理功能定位。

在专业集团功能定位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到,其运作会遇到各专业机构交叠、空间设施共用、人员兼跨等问题,这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使各专业在校长负责的大体系下,相对独立,彼此合作,共同创造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高质量。也就是说,专业集团在功能定位与功能协调中方可自主运作,创造出集团效应。

三、专业集团化管理使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找到了潜力

巨大的共生带

专业集团化管理使职业技术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模式中走出来,贴近社会、贴近产业、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真正使职业技术教育为成千上万青年、成人在学校与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共生带。

在这个共生带中,职教走向社会,社会走入职教。校企合一、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在这个共生带中得以实现。

在这个共生带中,职业技术学校内部形成构架合理、秩序顺达、功能全面的硬性竞争实体,使学校在适度竞争中充满生机与活力。每个专业的成员都为自己所属集团创造性地工作,克服了过去管理体制与专业性质错位而导致的种种弊端,如管理模式非专业化、责权利界限不明,运作中的冲突与矛盾等低效行为。

在这个共生带中,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尽早地参与本专业的实际操作,可以自由来往于学校与社会之间,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在这个共生带中,职业技术教育开拓着一条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特殊道路。这也是与我国正在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的同步性改革试验,具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专业集团化管理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业集团化管理要转变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学校管理模式。校长要树立给第一线人员授权的管理思想,从而激发成员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发挥其创造性。

2.专业集团化管理要求学校有相应的配套协调与监控机制,保证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维护学校在社会中的完整形象。

3.专业集团化管理要处理好专业教学训练与专业内产业运作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互助。

4.专业集团化管理要在校长负责制的大体制下运行,是对校长负责制的进一步完善。

5.专业集团化管理对专业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负责人不仅要精通专业教学与训练的管理,而且要懂得经营,有市场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

6.专业集团化管理要避免校内过度竞争,出现专业本位主义倾向。校长要在大力强化员工专业意识的同时,强化学校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标签:;  ;  

职业集团化:职业学校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_职业技术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