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时代背景与标志论文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时代背景与标志论文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时代背景与标志

吴向伟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 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的灵魂之一——群众路线的成熟时期。 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标志及其原因, 对于增强新时代全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毛泽东; 群众路线; 成熟

一、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 [1]544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能够在抗日战争时期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的。

(一) 抗日战争时期, 全党掀起了阅读马列著作的热潮, 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提供必要的理论条件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间很短, 党成立后又立即投入到实际革命斗争中, 无暇从事理论研究与斗争经验总结, 这就造成了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抗战时期, 延安作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环境较为安宁, 读书条件较十年内战时期有了明显改善, 读书时间相对较多。 这个革命的大本营为党的领导核心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为此, 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普遍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的任务。 他不仅刻苦攻读马列著作, 还号召全党同志认真读书, 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三年读40 本马列著作, 并开列了阅读书目, 从而在全党掀起了阅读马列著作的高潮。 党的高级干部纷纷运用马列原理, 联系实际,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问题, 进行理论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 党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认识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理论, 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湿热处理后,YF和YJ的双螺旋含量均有明显降低,且 YJ降低的程度更为显著,表明湿热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内双螺旋分子间的氢键,从而降低了大米淀粉颗粒内部双螺旋结构的含量,且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破坏作用更显著。而由单螺旋结构含量的变化可知,湿热处理有利于促进单螺旋结构的形成。

(二) 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1939 年5 月,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 一文中, 总结了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 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唤起民众” 这一道理。 当然,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 更重要的是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时期, 中间经过北伐战争的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两次胜利、 两次失败, 党和毛泽东在总结与反思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 包括群众路线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论认识。

北伐战争的胜利,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党提出了“打倒列强, 除军阀” 这一代表人民利益的口号, 发动和组织了民众, 从而使之成为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 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就是由于党的领导机关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错误, 放弃了对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 根本原因, 就在于党紧紧依靠了农民, 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革命。 而由于党内的几次“左” 倾错误, 尤其是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教条主义的错误, 使土地革命战争遭受严重挫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次‘左’ 倾路线,不但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路线, 也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组织路线; 不但形成了脱离党外群众的宗派主义, 也形成了脱离党内群众的宗派主义。 ” [2]985-986 这种宗派主义, “不是自我牺牲地为党和人民工作, 而是利用党和人民的力量并破坏党和人民利益来达到个人和宗派的目的, 因此, 它是同党的联系群众的原则、 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不相容的。 ” [2]995它“破坏着党同人民的联系和党内的团结”[2]996。 即“左” 倾教条主义造成党脱离群众, 而这是土地革命战争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作出部署,并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各省(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范围,作为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然而, 党内的几次“左” 倾错误, 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 排斥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严重脱离群众, 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1935 年召开的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实际领导地位。 1938 年, 王稼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共中央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 的指示, 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43 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 从而在组织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包括群众路线) 在全党得到认同的体现, 为毛泽东从全局高度, 结合抗日战争的实际, 系统地阐述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三) 抗日战争时期的客观形势, 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和发展的现实土壤

全面抗战爆发后, 敌强我弱, 中日战争的进程将会是怎样的, 中国能否取得胜利, 如何取得胜利, 是许多人感到迷惑的问题。 国民党内流传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 1938 年, 毛泽东总结了全国抗战10 个月的经验, 批评了当时流行的错误思潮,指出, 敌我“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4]469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4]511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 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造就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 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 [4]480 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 实行人民战争。而要动员和依靠群众, 必须实行人民民主和改良人民生活, 这是抗战的必需条件。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中批评了国民党的错误论调, 指出: “大敌当前, 民主民生改革的问题不应该提起, 等日本人走了再提好了。 ——这是国民党反人民集团的谬论, 其目的是不愿抗战获得彻底胜利。” 他肯定了党的正确主张, 指出: “大敌当前, 不解决民主民生问题, 就不能建立抗日根据地抵抗日本的进攻。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并且已经这样做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1076

为了实现党提出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解决民主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如“三三制”、 精兵简政、 减租减息和开展大生产运动。 这些政策和措施, 是根据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提出来的。 1941 年6 月, 在陕甘宁边区有位群众发牢骚, 咒骂了毛泽东。 毛泽东不仅没有生气, 而且认为群众有怨言, 一定是有原因的。 通过调查发现, 群众发牢骚是因为负担过重。 为此, 毛泽东不仅要求全党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 而且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和实行精兵简政。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 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人力、 物力基础。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 而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 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了群众路线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因为, 任何正确的政治路线都是群众路线的产物和体现。 正确政治路线必须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其制定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原则, 其贯彻必须依靠人民。 离开了群众路线, 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 制定出来了也贯彻不下去。 所以,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 “党的群众路线, 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 ” [8]342

毛泽东说: “抗日战争, 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而且是最伟大、 最生动、 最活跃的一个阶段。 ” [4]567 丰富而生动的革命斗争实际, 要求党和毛泽东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科学地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 正确处理抗战和民主、 民生问题的关系, 并正确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

(四) 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使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有了根本政治前提

毛泽东历来重视发动和依靠群众, 1927 年初,他就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文中, 初步阐述了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 1929 年毛泽东在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中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 的概念, 指出, 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 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 1930 年, 在《反对本本主义》 一文中, 毛泽东强调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斗争策略, 只有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 1933 年, 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一文中, 把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式称作为“群众化的方式”。 1934 年, 他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一文中, 揭示了革命战争与人民的关系, 阐述了关心群众生活对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意义, 初步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容, 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

毛泽东曾指出: 到抗日战争时期, “经过胜利, 失败、 再胜利、 再失败两次比较, 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6]825 “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 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 才被我们认识, 我们才有了自由。 ” [3]827 同样, 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正反经验表明,只有代表人民利益, 坚定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 党的事业就胜利, 反之就失败, 这正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得以成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五) 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 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得以成熟和发展的智力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 党的其他领导人如刘少奇、 周恩来、 陈云、 张闻天、 任弼时等, 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少奇的贡献首先是他在党的七大上对群众路线做出进一步阐述和完善, 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论共产党员修养》 等著作中。 此外, 党的其他领导同志也在结合实际、 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撰写了阐述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著述。 包括周恩来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 《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陈云撰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学会领导方法》; 张闻天撰写的《略论党与非党员群众的关系》 《要更多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 任弼时撰写的《关于增强党性的报告大纲》 《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 等等。 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著述, 或者补充、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或者运用毛泽东的群众观去说明了新问题, 或者与毛泽东的观点交相辉映。 另外,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一些文件, 如《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等, 都阐述和强调了群众路线问题。 可以说, 党的群众路线, 凝聚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全党集体智慧。

在抗日战争时期, 对群众路线进行深刻阐述、全面推进贡献最大者, 当属毛泽东。 美国学者施拉姆说: “毛泽东是那些最能够密切联系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中充分阐释了领导者和群众之间诸如此类的各种关系。 总的来说, ‘群众路线’ 是贯穿此类关系始终的核心概念。” [5]38 但正如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样,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也同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 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力量。 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究竟是谁?不是少数英雄豪杰,也不是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 而是人民群众。 以此观点去看待历史, 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与之相反的回答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否定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 深刻指出: 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伴随着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 必将是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 明确指出: “必须明白: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 [2]790 1945 年,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中深刻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 [2]1031 在党的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 中, 毛泽东把人民比作“上帝”, 誉为革命胜利之本。 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 只有坚定地依靠和相信群众, 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号召全党: “每到一地, 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 而是深入群众之中。 ” [2]1095 这是因为,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 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 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 什么都无从谈起。 ” [6]202

引言: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防治产后出血目前妇产科研究的热点[1]。为进一步探讨穴位艾灸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效果,选取我院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六) 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 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文化条件

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全盘西化” 思潮在中国盛极一时。 但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日本不仅对中国进行军事入侵, 还在思想上进行奴化教育, 以麻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这引起了知识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担忧, 从而使强调中国特色、 弘扬中国历史传统的“中国化” 思潮, 代替“全盘西化” 思潮, 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他指出: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4]534 正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毛泽东把传统的“畏民” 观, 升华为共产党人的“爱民” 论, 提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上帝说”, 超越了传统的以君主为中心的民本观, 给“民” 以真正的地位和尊严。 他把传统的“听政于民” 观, 提炼成“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但这一科学方法不是对历史传统的简单归复, 而是扬弃超越。 “听政于民” 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前提的, 具有被动性和虚伪性。 而党的科学方法的确立, 是以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体现了主动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运用, 又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土壤之中。

二、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标志

选取1车位研究对象,测试运行状态下的车内噪声,按照标准《GB 14892-200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要求,沿着1车车体中轴线,分别在1车的客室前部、中部、后部布置噪声测点,测点高度距离地板1.2m,方向朝上。

(一) 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等方面, 论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依据

本文考察监管部门实行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二元绩效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分类监管对于村镇银行二元绩效的影响并非简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从财务绩效来说,分类监管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但是对预期收益的影响还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在短期来看,村镇银行预期收益的变化程度取决于分类监管制度下产生的正负效应大小。从长期来看,分类监管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整体的预期收益水平。从社会绩效来说,分类监管有助于扩宽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覆盖广度,但并不一定能够加深服务的覆盖深度。

2. 共产党是为民族、 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中指出, 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 [7]283 党的一大将党的名称定为“中国共产党”, 开宗明义地表明, 我们党是为整个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 是代表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1935 年12 月, 中共瓦窑堡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1941 年, 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是为民族、 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 [2]809 党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 并为人民利益而工作, 才能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毛泽东指出: “我们党员在中国人口中当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只有当这一小部分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 并为他们利益而工作时, 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才是健康的。 ” [6]186-187 1943 年7 月, 毛泽东总结了党诞生22 年的经验, 认为党之所以能够克服艰难, 从绝路中找到生路, 就是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他指出: “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 他们完全不谋私利, 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 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 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 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 他们不论遇着何事, 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因此, 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这就是他们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 [6]47

(二) 从价值目标、 力量源泉和领导方法等几个层面, 深刻阐述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 是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任何自己的利益。 一切为了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 1944 年,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1004 1945 年,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中指出: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 [2]1094-1095 因此,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 为人民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毛泽东还强调: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 每句话, 每个行动, 每项政策, 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 如果有了错误, 定要改正, 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 [2]1128

一切依靠群众是坚持群众路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民群众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指出, 群众的创造力是伟大的, 他们中有千万个“诸葛亮”, 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尊重群众群众意见和建议,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 制定出符合实际和反映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理论、 路线、 方针和政策。 他告诫全党同志: “只要我们依靠群众,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因而信任人民, 和人民打成一片, 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 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 而只会被我们所吓倒。 ” [2]1096这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所谓“成熟”, 是指某一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因而, 不能以某一观点的提出作为某一理论成熟的标志。 有的论者以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一文中提出了“从群众来, 到群众中去” 的思想, 作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标志, 这是不够全面的。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从坚持群众路线的依据、 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历史地位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等方面, 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 标志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系统化和成熟。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明确提出并阐述了“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的思想。 他指出: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 凡属于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 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 集中起来(经过研究, 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 化为群众的意见, 使群众坚持下去, 见之行动, 并在群众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 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 一次比一次更正确、 更生动、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2]899 为此,“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 向群众学习, 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 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 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 使群众得到幸福和解放。” [2]933由此可知, 毛泽东不仅深刻揭示了群众路线两方面内容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而且深刻说明了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一致性, 体现了相信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无产阶级政党科学领导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还把这一基本领导方法进一步具体化为“两个结合”: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这些方法, 就是要求领导者深入群众, 虚心向群众学习, 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组织群众的工作, 这样才能做好领导工作, 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否则就会脱离群众、 脱离实际, 和党的群众路线相背离。

(三) 从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 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

会议站位高远,内容脚踏实地。不仅从全产业链结构搭建上对联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为了让农民和种植大户获得更系统和全面的知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姜玲和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马诗科还分别从专业和技术的角度,向参会者进行了一堂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为保证一定历史阶段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而制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其根本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 刘少奇指出, 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它是民主的, 又是集中的。” [8]359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刘少奇指出: “党内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党的领导骨干与广大党员群众相结合的制度, 即是从党员中集中起来,又在党员中坚持下去的制度, 即是反映党内的群众路线。 ” [8]348 这一组织原则对党外群众也是适用的。刘少奇进一步指出: “所谓正确的组织路线, 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就是我们党的领导骨干和党内党外广大群众密切结合的路线, 就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就是指导方法上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路线。 ” [8]358

1.4 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20只成瘤后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阿霉素组、苦参素组、联合组(阿霉素+苦参素组),每组5只。采取尾静脉注射法,每周连续干预5 d,共两周。对照组裸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0.2 ml,阿霉素组裸鼠每天给予阿霉素6 mg/kg,苦参素组裸鼠每天给予苦参素100 mg/kg,联合组裸鼠每天给予阿霉素6 mg/kg和苦参素100 mg/kg。药物干预后第14 d用脱颈法处死各裸鼠,剥离瘤组织,部分于10%福尔马林中进行固定用于免疫组化检测,部分则保存在液氮中用于 RT- PCR检测及ELISA检测。

(四) 概括党的群众观点, 明确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理念

1945 年,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中, 阐述了每一个党员必须牢固树立的群众观点, 这就是:

1.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 对于共产党来说, 除了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我们党从最初起, 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 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 努力和斗争, 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 而不是为了别的。 ” [8]348 党的全部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凡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都是不能允许的。 全党同志, 都必须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高度自觉地对人民负责。

2. 一切对人民负责的观点。 对人民负责, 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在人民面前, 一切都不应该采取轻率的态度, 而应采取严肃的负责的态度。 ” [7]349 向人民负责就是向自己的领导机关负责, 二者是一致的。 “凡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即是对党有利的事业, 每个党员都必须尽力去做。 凡对人民不利的事业, 即是对党不利的事业, 每个党员都必须反对, 必须避免。 ” [7]349-350 人民的利益与党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对人民负责, 就是对我们党负责, 对人民不负责, 就是对我们党不负责。

3.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人民群众决定自己的命运, 同时决定历史的命运。 “人民群众的解放, 必须依靠群众的自觉与自愿, 并且组成自己的先锋队, 在先锋队的指导下, 自己组织起来,为自己的解放和巩固胜利的成果而斗争, 自己去争取。” [7]351。 党的一切, 都依靠于决定于人民群众的自觉与自愿。 在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中, 共产党人应该是而且只能是引导者和向导, 决不能是代替群众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汉”。

4.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站在社会实践的最前沿, 他们的知识、 经验最为丰富, 他们的创造能力是持久而伟大的, 共产党人必须努力向群众学习, 必须明白: 只有先做好群众的学生,才能做好群众的先生。 “为了能够不断地向群众学习, 所以我们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 ” [7]353 要实行正确的领导, “就必须向群众学习, 必须实行从群众中来、 又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否则, 任何一件领导工作都是做不好的。 ” [7]354

刘少奇总结说: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这一切, 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 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 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 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 ” [7]359 只有在一切工作中真正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 才能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全党同时必须把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1)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土地资源承载力反映的是区域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可以用一定粮食消费水平下,区域粮食生产力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来度量[20],公式表示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 毛泽东选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毛泽东选集: 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 斯图尔特·R·施拉姆. 毛泽东的思想[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 毛泽东文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8] 刘少奇选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183(2019)11-0037-07

收稿日期: 2019-10-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kS151)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态与应对研究”。

作者简介: 吴向伟(1967-), 男, 湖北大悟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 党建。

[责任编辑: 姜卉]

标签:;  ;  ;  ;  ;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成熟的时代背景与标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