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SPE语音理论的发展方向_spe论文

后SPE音系学理论的发展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学理论论文,SP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1968年Chomsky和Halle合著的《英语音系》(以下简称SPE)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全面系统提出并阐述的生成音系学理论被音系学界称为生成音系学的标准理论。

SPE发表后引起了音系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SPE的理论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70年代以后,生成音系学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音系学家从不同的方面突破SPE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诸如自主音段音系学、依存音系学、节律音系学、词汇音系学、管辖音系学、CV音系学、x空位理论、特征架构理论、粒子音系学、陈述音系学、优选论等各种音系学理论。本文将从这些理论的内在关系入手,对30年来的音系学理论进行分析,由此探讨后SPE理论发展的取向。

二、非线性音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SPE之后音系学理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在音系的表征结构上,即SPE所采用的线性音系表征模式被打破,非线性或多线性音系表征方法被广泛采用。可以说,非线性音系分析方法的出现使生成音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生成音系学从此不再将底层音系形式与表层语音形式联结起来的规则系统作为音系研究的重点,而是转向以丰富音系表征结构为主的音系研究,原先在SPE没有任何地位的韵律单位,如音步、音节、音节成分等被纳入整个音系学的研究框架之中,并得到迅速发展。总的来说,SPE之后出现的大多数音系学理论是非线性或多线性的。其中有的理论使非线性理论得以充实、完善,有的理论则是因采用了非线性表征方法得以形成和发展。

非线性理论是从声调的研究开始的。最早把非线性结构引入生成音系学声调体系研究的是Williams(1971/1976)和Leben(1973),但最早将这一理论全面、系统用于生成音系学声调的音系分析和描写并由此提出非线性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的是Goldsmith(1976)。声调及其他各种韵律特征的音系分析和描写研究在非线性音系学理论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Leben(1973)认为底层声调是在表征元音和辅音特征矩阵音层之外的另一个音层上表征的,它们在其后的推导过程中通过“声调映射规则”合并(merge)在一起,产生表层中的单一线性表征形式。Goldsmith(1976)则认为声调映射规则不是把声调和音段合并,声调是位于音段音层之外的一种相对独立的音层之上的“自主音段”,声调与音段并存于不同的音层上,声调与载调单位是通过“联结线”按照“联结规约”联结起来的,其联结方式不一定是一对一的,一个声调可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载调单位联结,一个载调单位也可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调联结,构成一个曲折调。由于不同音层上的音系成分都是自主的,删除或改变一个音层上的音系成分并不意味着要删除或改变另一音层上与之联结的成分。

Goldsmith(1976)系统提出的自主音段音系学理论很好地解决了SPE线性理论在音系描写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这一理论所采用的非线性表征方法在音系分析和描写中影响深刻,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各种音系学分支理论。Clements和Keyser(1983)运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对音节进行分析,提出了非线性的CV音系学理论。Clements(1985)将非线性这一分析手段用于说明音系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特征架构理论(feature geometry)。依存音系学也是最早采用非线性音系分析方法的理论之一(见Anderson & Jones 1974),这一理论强调音系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认为无论是音段之上的韵律成分之间还是音段之下的音系初始成分之间都存在着主从关系,即两个节点成分之间构成一对主管与依存的关系。Liberman和Prince(1977)研究了重音问题,认为重音是一种轻重的相对关系,提出了用严格的偶分树形图表征音节间重音关系的节律音系学理论。很显然,节律音系学的节律树之间重轻的相对关系受到了依存音系学理论的影响。Kaye等人(1985,1990)全面分析了结构成分节点之间的关系,提出用存在于不同层面上各结构节点之间的管辖、准许等制约关系表征音系的管辖音系学理论。Schane(1995)也把非线性的表征手段用于他(1984a,b)所创立的粒子音系学音系表征之中。

在较早形成的依存音系学、自主音段音系学和节律音系学这三个非线性音系学理论中,各层面间的结构成分是通过联结线联结起来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三种理论都是通过联结线将不同层面上的结构成分联结起来,但它们所使用联结线的功能和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的。节律音系学中在节律层面上所使用的线是一种指向性(即非对称)的“支配”线,而自主音段音系学所使用的线是一种非指向性的“联结”线。因此,在音系表征结构中就需要在自主音段和节律部分之间建立一种能够起调节作用的层面,这个层面便是具有音段性质的“根节点”(root node)层面。另一方面,无论是自主音段音系学还是节律音系学,它们都将成分结构(constituency)作为音系结构赖以存在的基础。但依存音系学则不然,它认为成分结构不是音系固有的属性,而是由更为基础的依存(dependency)和优先(precedence)关系推导而来的(Durand 1990:278),依存关系存在于音段以上和音段以下各个音系层面之中,是音系结构存在的基础。

非线性音系学表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后的音系分析和描写研究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80年代以来,以强化音系结构表征,消减音系规则作用的研究成为生成音系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各种多层面、多线性的音系学理论,从此音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三、音系音段的内部结构与音系特征理论

构成音系音段的初始单位——区别特征(即音系特征)源于布拉格学派的音位分析,它最早是Trubezkoy从音位对立的角度提出来的,而后Jacobson,Fant和Halle(1952)对区别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12对偶值的区别特征,这12对区别特征主要是从声学的角度定义的。后来,SPE又对Jacobson等人制定的区别特征进行系统修改,提出了一套主要从生理的角度来定义的偶值的区别特征体系。SPE最先注意到音系特征之间可能有某种内在的结构层级关系(Chomsky & Halle 1968:300),但它并未对此作出系统的说明,也没有提出体现这种关系的形式方法。对于语音描写中出现的诸如羡余(redundancy)现象等问题,SPE是通过特征的标记性(markedness)理论来解释的。这一理论解释对后来的特征研究产生了影响。一些学者从语音标记性的角度提出以独值的音系成分为音系表征初始单位的整体(holistic)音系学理论,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试图解决语音描写中出现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特征之间存在着某种结构层级关系的特征架构理论。

Schane(1973)在分析说明各种元音系统的标记性程度时指出a,i,u是各语言普遍具有的三个元音。之后,Schane(1984a,b)提出了以独值的粒子(particle)为音系表征初始单位的粒子音系学理论。在粒子音系学中,粒子既可以单独构成音段,也可以组合构成音段。单独时一个粒子便是一个相对应的音段,而组合时它则表现为语音的某种属性。例如一个五元音的系统中,其粒子表征分别是:│i│(=[i]),│ia│(=[e]),│u│(=[u]),│iu│(=[o]),│a│(=[a])。很显然,粒子音系学可以体现语音系统的标记性程度,即矩阵中的粒子数量少,标记性程度就低;数量多,标记性程度就高。

Anderson和Jones(1974,1977)从依存关系角度提出了依存音系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依存关系不仅存在于音段以上的音系结构成分之间,而且也存在于音段属下的音系特征之间。在依存音系学中,音系表征的初始单位是独值的音系成分(component),音系音段就是通过确定这些音系成分之间的主管与依存关系来表征的(Durand 1986;Anderson &Ewen 1987)。

Kaye等人(1985,1990)创立的管辖音系学提出音系表征的初始单位不是音系特征,而是元素(element)。音系特征在音系表征中是次要的,它只起对元素进行语音上的解释作用。Kaye等人(1985:307)指出确定音系表征初始成分——元素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它的标记性质,并认为他们的理论实际上就是SPE以来标记理论研究的继续和发展(kaye et al1985:305)。早期的管辖音系学所提出的元素共有11个,这11个元素可以单独构成音系音段,也可由几个元素聚合构成音段。构成音段的元素在聚合过程中受其所具有的粲数值(charm)的制约。Kaye(1993)提出了修正后的管辖音系学。修正后的管辖理论不再利用粲数制约元素的组合,而是将原有的11个元素减少为6个元素,然后通过一组可以参数化的准许制约(licensing constraints)原则对这6个元素的组构加以制约,从而达到生成特定语言各种音系音段的目的。

另一方面,SPE认为音系表征的初始单位是偶值的区别特征,音段是由一组无序的偶值特征组成的特征矩阵,特征矩阵中的所有特征是全部赋值的。SPE特征无序说提出后便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70年代后,非线性音系学的不断发展为音系学家研究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音系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依存音系学在表征独值的音系成分关系中最先采用了非线性方法。Clements(1985:226)受自主音段音系学等理论有关非线性音系表征以及依存音系学等理论有关特征组群(grouping)思想的影响提出了特征架构理论。在Clements(1985)所提出的特征架构模式中,所有特征被分配到独立的自主音段层面上,它们在这些层面上构成特征树的终端成分。这些树被单独一个节点——“根节点”所统领,这个根节点相当于SPE理论中所使用的音段特征矩阵。根节点之下的节点是“类节点”,它起着纯结构功能。它们把功能相关的特征子集归为从属层级单位。具体地说,Clements(1985)模式中的类节点主要有三个:喉以及口鼻节点统领的方式和部位。正负偶值的音系特征分别联结在这三个独值的类节点之下,然后经这些类节点再联结到一个根节点之下。Sagey(1986)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式。她把原来在Clements(1985)的模式里平列于部位节点之下的部位特征改为三个相应的发音器节点,即不把舌脊、舌背、唇等表征为树的终端节点,而是把它们表征为统领终端节点的发音器节点。很显然,Clements,Sagey等人提出的特征层级架构体系清楚地表明音系特征可以单独或以特征组为单位参与各种音系变化,因此这一模式将有利于很好地解释诸如同化等各种语音现象。

进入80年代,人们发现不同音段所具有的同一特征在音系变化中表现不同,有时活跃,有时不活跃。因此他们对SPE特征在词汇表征层面整齐划一地全部赋值的观点提出了批评,并由此创立了“不完全赋值理论”(Archangeli 1988;Steriade 1987)。这一理论认为音系特征在词汇表征中并不需要全部赋值,有些特征可以在推导过程中由音系规则赋值,有些则可以由缺省规则赋值。这样做可以使整个音系更简明、更形式化、更能体现人的语音能力的内部机制。

综观以上音系特征理论,其共同特点是:都认识到构成音段的音系特征并不是无序的,而是彼此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层级关系,有些特征彼此相互关联,常常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与音系的某些变化。音系特征以及特征组在音系变化中的表现是认识音系音段内部结构、设立音系特征以及建立音系特征架构的主要依据。

四、音节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音节是重要韵律特征之一,是语句韵律研究的基础,也是近年来音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SPE提出的早期生成音系学标准理论模式中,音节因没有明确的语音相关物而被排除在整个音系表征结构的框架之外。但70年代之后,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依存音系学等非线性生成音系学理论的出现,为音节在音系结构中地位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SPE在区别特征表中先是采用[元音性],而后用[音节性]特征取而代之。Chomsky和Halle(1968:354)指出这一新的特征是用以“概括所有构成音节峰的音段”。显然,SPE采用[音节性]这一特征与它认为音系中没有音节的观点是相矛盾的。具体地说,[音节性]是需要参照音节峰来界定的,而SPE中没有音节,何以有音节峰?没有音节峰,又何以界定[音节性]呢?美国华裔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在研究亚洲语言的声调描写问题时把音节作为声调负载单位,在当时是具有创见性的(Wang 1967)。

70年代诞生的自主音段音系学提出声调是位于音段层面之外的音层上,在整个音系推导过程中它保持相对的独立,而后与音段层面上的载调单位通过联结线联结起来。70年代诞生的另一个重要的非线性音系学理论——节律音系学,从重音节律的角度证实了音节的存在。依存音系学从结构成分的依存性角度把音节概念纳入其整个理论框架之中。Kahn(1976)系统阐述了音节存在的理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语言学界展开了一场有关音节问题的大讨论,各种学术会议,各种学术期刊都相继发表有关音节问题的理论和观点。这其中有关音节方面最重要的的音系学理论当属“CV音系学”。它因在音节节点与音段序列之间设立一个起调节作用的CV层面而得名。但随后人们很快发现设立CV骨架层面固然很好,但区分C与V的做法在实际的音系描写中常导致某些问题,如辅音性成分常常不得不与骨架层面上的V相联结,而这种音系表征结构也常产生某些羡余信息等(Roca1994:138)。为克服区分C与V而产生的问题,一些音系学家,如Levin,Kaye等人提出了在骨架层面只设立表示时间空位的单一的“x空位理论”(Levin 1983,1985;Kaye & Lowenstamm 1986)。Kaye等人于80年代中期提出的管辖音系学就是在x空位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严格遵循音系结构的二分原则,即认为音节成分(亦称韵律结构成分)可以不分支,也可以分支,但分支的最大限度是二分。管辖音系学理论只承认有首音、韵音和核心这三种音节成分存在,不承认有音节成分本身和尾音的存在。另外,一些音系学家(如Hyman 1984;Hayes 1989)从音节重量的角度提出了莫拉(Mora)理论。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音节分析方法,为音节研究开辟了另一条崭新的途径。

90年代以来,各种音系学理论几乎都承认音节的存在,一些音系学理论实际上是在研究音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90年代诞生的陈述音系学把音节作为音系表征的基础,90年代初由Prince和Smolensky(1993)等人提出并在语言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以下简称OT)也是在研究音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音节已成为音系学理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五、韵律音系学与语调音系学

韵律音系学,又称短语音系学,是研究有关语音与句法之间关系的音系学理论。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Selkirk(1984,1986)。她根据英语和法语实际的语音现象探讨了音系规则应用的范域(domain),指出音系规则的应用受到句子韵律结构的制约,这种韵律结构并不等同于句法结构,并由此提出有层级的语句的韵律结构。事实上,依存音系学也对句子的韵律结构进行过研究并提出表征句子韵律结构的方式。依存音系学很早就提出了音段、音节、音步、韵律短语、语句等有层级的语句的韵律结构,只不过依存音系学的韵律结构研究不同于通常的韵律研究,它完全是在依存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80年代以来,韵律结构的研究已成为音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Nespor & Vogel 1986;Inkeles & Zec 1990)。90年代诞生的OT理论就是在研究构词与音系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它已在韵律研究方面取得很多的显著成果,并已成为韵律研究领域中的主要音系学理论。

语调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明晰化的语调音系研究和描写应该说始于80年代初期。语调音系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自主音段理论和节律理论,Pierrehumbert(1980)将这两种理论运用于语调的音系分析和描写,由此形成了语调的AM理论。这一理论把语调看作是自主的特征集,它们通过规则和原则与音段层面联结在一起,最后所得到的是许多自主层面上的语音单位交互作用的结果。AM理论认为音调结构是由与音段序列中的某些点联结的局部关键点(local events)序列组成的,并指出是局部的“关键点”而不是关键点之间的音高曲线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Pierrehumbert(1980)在她创立的生成语调韵律的有限状态语法中提出语调短语可以表征为音高重音和边缘音调的序列。Ladd(1996)结合英国传统的语调分析方法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可将音高重音分为调核前重音和调核重音两部分。这样可使语调的音系描写更具普遍意义。Silverman等人(1992)在Pierrehumbert提出的语调模式基础上提出了ToBI语调标调系统。

AM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Trager和Smith(1951)有关语调的分析方法,即把语调看成是局部关键点序列。与此不同,一些语调学家提出并发展了音高曲线交互作用的语调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调曲线是在不同层面上确定的大小不等的音高曲拱构成的,即词汇层面上的不同调型可以与不同层面上的韵律结构直接相联结,从而实现表征语句语调的目的,其代表是Hioya Fujisaki的语调基本特征理论、Eva 的调栅说、Nina Gr nnum的丹麦语语调模式等。最近,一些语调学家在此基础上也提出并制订了一种语调标调系统,即“语调国际标音系统”(International Transcription System for Intonation,通常缩写为INTSINT)(见Hirst & Cristo 1998)。

六、音系表层制约的强化和发展

我们知道,SPE通过音系规则作用于音系的底层结构推导出实际的语音体现,音系规则驱动的音系推导主要出现在句法部分之后的音系部分。70年代构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构词与音系之间的关系,80年代形成了以构词与音系交互作用为中心的词汇音系学理论。词汇音系学拓展了SPE音系规则应用的范围,将音系规则引入词库之中,形成词库和后词库(即句法前后)两部分的音系规则推导。词汇音系学发展了SPE以规则为主体的理论主张。但其SPE高度程序化的音系操作没有改变,音系推导仍是串行的,以规则驱动的,通过多个中间调节层面实现的(Kiparsky 1982;Mohanan 1982)。

70年代初期,以规则串行有序推导为基础的SPE理论开始受到了一些音系学家的批评。他们指出音系规则没有对表层语音层面的表征形式起到制约作用,而且很多实例表明外在化规则的有序性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形成了后来的“自然生成音系学”派(Vennemann1972;Hooper 1976)。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条:(1)主张所有的规则都应是“表层真实的”;(2)规定规则的应用应是无序的。显然,自然生成音系学表现出对表层语音形式进行制约的思想。

70年代中期,以自主音段音系学为代表的非线性音系学理论的诞生,为人们对底层音系形式进行充分表征提供了方法。这之后,围绕着如何对底层音系形式进行充分表征的研究占据了音系学研究的主导地位,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相继提出。以往被忽视的超音段单位,如音步、音节、音节成分等,重新得以确认和发展,成为音系表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70年代以来,人们对音系表征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想通过对音系结构的充分表征以消减音系规则在音系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对音系过程起到严格制约的作用。

对音系规则本身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则所具有的普遍性质,由此形成对规则形式的制约条件研究。这一研究的深入最终导致产生“以原则与参数为基础的”语法理论。原则与参数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作为核心的普遍原则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语言间的差异是通过可以调整的原则在参数上的变化表示出来的。80年代语言学领域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影响到了音系学界。Kaye等人(1985,1990)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完全以原则和参数为基础的音系学理论。他们所提出的管辖音系学的音系推导不是以规则,而是以原则驱动的。具有制约作用的准许制约和管辖原则成为管辖音系学的理论核心。

从以规则驱动到以原则驱动的音系推导,虽然音系推导的形式和方法有所改变,但无论是哪一种音系推导,都需要借助推导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层面来一步一步最终推导出表层的语音形式。显然,表层形式的许多特点不是直接表达的,音系规则不能起到对表层形式的直接制约作用,因为在推导的过程中一个规则的效果总是被随后的规则抵消掉。

进入90年代,诞生了一种以完全摈弃程序化音系推导为目标的陈述音系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SPE主要是通过一组规则的有序推导把抽象的底层音系形式转化为实际体现的语音形式,因此实际上是一种“转换语音学”(Coleman 1998:168)。该理论指出:SPE之后的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等理论在形式化方法上纠正了SPE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由于它们仍保留SPE音系理论所提出的转换和推导的思想,因此仍没能克服音系描写制约性不强的问题(Coleman 1995:337)。因此,陈述音系学强调对音系表层表征结构的严格制约,是一种无转换、无推导、单层面、单调性(monotonic)、非音段性的音系表征理论。

90年代诞生的OT理论也抛弃了SPE以来以规则串行有序推导为基础的音系操作,改为以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来最终获取“最佳的”表层语音形式。这一理论认为实际的语音形式是两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力量在OT中体现为两类制约条件:标记性制约条件和忠实性制约条件。两类制约条件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两类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一种“最优”或“最和谐”的表层语音形式。OT根据制约条件重要性程度将制约条件进行等级排序,然后对所有的输入形式并行处理一次性产生一个最优的输出形式。这样,OT可以避免因规则线性有序推导而产生的多个中间层面,从而实现对表层语音形式直接制约的目的。目前,OT理论发展迅猛,影响巨大,不仅用于分析音系,而且也应用于句法、语义、儿童语言习得等语言研究的其他方面,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学理论。目前,OT发展的主要趋向是:进一步强化表层形式的作用,强化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并试图将语音与音系部分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单一的制约条件等级体系(Kager 1999)。

七、结语

综观SPE以来的各种音系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彼此之间实际上有着某种深刻的渊源关系。某一理论正是在试图解决已有的某一理论存在着的问题中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和层次构成了近30年来生成音系学理论几条发展的脉络。概括起来,SPE之后产生的音系学理论在音系研究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取向:

对音系表征的初始单位——音系特征(或音系成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力求表现特征与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音系表征从线性发展为非线性,音系结构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征;

音系结构不再仅是以音段为单位的最简结构,传统上使用的各种韵律单位,如音步、音节、音节成分被纳入整个音系结构之中,并在音系表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音系结构的表征逐渐成为音系研究的一个重点,对音系表征具有制约作用的原则和条件的研究受到充分重视,并取得进展,音系规则的作用也由此被大大消弱;

SPE音系规则逐渐被具有制约性质的普遍原则所取代,串行有序推导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现在,旨在对音系表层形式进行严格制约的制约原则等级排序以及并行处理构成了当今音系学理论研究的主流。

收稿日期:2000-03

标签:;  ;  ;  

后SPE语音理论的发展方向_spe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