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论文_毛焕欣

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论文_毛焕欣

诸城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2016年3月,我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某省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该项目是某省“金保”工程二期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某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目的是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规范执法活动,保障执法网络畅通,实现监察业务网上办理,增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管理的前瞻性、预见分析能力和决策水平。项目总投资617万元,历时17个月,2017年8月通过省人社厅正式验收并成功上线运行。本文以我的实际经验就项目的风险管理作详细论述。首先论述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及各过程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阐述在项目风险管理中采用的工具技术和方法;最后结合项目实际,谈谈我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按照人社部的整体部署,在全国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全覆盖,将“金保工程”网络延伸至所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基层网格,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的总体架构建设,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互联互通。2016年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开发一套劳动保障监察执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搭建以省级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辐射全省的局域网络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管理,省、市、县、乡四级监控的新格局,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查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体系。该项目总投资617万元,建设周期从2016年3月16日至2017年月8月17日止,历时17个月。系统包括用人单位信息管理、案件管理、统计分析、综合查询、监察巡查、报表上传等八个子系统,687个功能点。系统使用基于J2EE三层架构作为运行环境,通过WEB的方式提供人机交互的界面,数据库采用oracle11g,开发工具使用pb11.5。

该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需求构成复杂,涵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部业务流程,同时涉及的项目干系人较多,因此,作为项目经理,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项目的风险管理上。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但风险是可以管理的,成功的风险管理会大大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我和项目组成员从项目构思和启动阶段就充分做好风险规划和管理工作,尽量减少风险发生后的影响,抓住风险带来的机会,提高项目干系人的收益。下面结合对该项目的开发管理实践,分别从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控制风险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介绍风险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科学规划风险管理,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的风险源于项目的临时性、不确定性,在项目启动初期,我就深深的意识到项目的风险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积极主动的进行风险分析和科学的管理,绝大多数风险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划来应对的。因此,我秉承坚持全员参与、尽早规划、贯彻始终的原则,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借鉴公司的风险历史数据库,依据公司的风险库内容,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列出所有可能影响项目的风险记录(包括正面和负面),随后邀请了技术专家、业务专家、风险领域的专家和其他项目干系人等,充分利用分析技术共同编制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了方法论、角色与职责、预算、时间安排、风险类别、风险概率和影响力的定义、概率和影响矩阵、修定的干系人承受力、报告格式和跟踪等内容。

2、集思广益,精心识别风险

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项目全过程的工作,目的是要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风险,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我们从细节做起,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引起项目风险的细微变化;首先根据公司组织过程资产中以往类似项目和其他信息来源中积累的历史信息和知识,编制了风险识别核对表;然后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对项目风险进行了充分全面的识别,制定了详细的风险登记册。在本项目中,我们识别的风险主要有关键人员风险、需求风险、范围风险、技术风险等。如关键人员风险:项目的高压环境导致成员之间缺少沟通,可能造成团队成员的不稳定,如需求风险:项目所涉及业务部门众多,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需求,如果不严格按照变更流程控制,可能会导致需求增多范围蔓延。

3、认真细致,做好定性风险分析

定性风险分析就是判断各个已识别风险的重要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重点关注那些优先级高的项目风险。在本项目中,我们根据概率和影响矩阵把风险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五类;如团队成员的流失特别是关键人员流失对项目的影响非常大,且本项目涉及业务考核,对工期要求特别紧,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员很容易流失,所以我们将其风险级别定为“极高”。

4、耐心细心,做好定量风险分析

定量风险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收集和展示技术、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量化风险数值。我们根据优先级排序后的风险记录表,筛选出前五个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如需求风险,为满足建设方需求实现上传的询问笔录、调查笔录等word文档,能在线浏览并可以复制,我们采用了期望货币价值分析,通过决策树方法对选用收费的ntko控件还是进行修改的swf控件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选定用SWF控件进行修改的方案。

5、多措并举,科学做好风险应对规划

风险应对计划就是对经过定性、定量风险分析后所更新的风险登记册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消极风险或威胁、积极风险或机会,并制订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如针对技术风险,采用外包的方式转移项目风险,针对需求和范围风险,充分收集所有项目干系人的业务需求,清晰定义项目范围,规范范围变更控制流程,防止项目需求增多范围蔓延;如针对关键人员的流失,制定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对新进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对关键任务的人员,实行AB角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各负其责,相互补位。

6、全方位全过程,控制项目风险

风险是随时存在的,且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变化的,为此需要对已识别风险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残余的风险、识别新产生的风险。在本项目中,我和项目组成员以周和里程碑为单位,定期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进行风险再评估,以便进一步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或者是未知的风险,不断对风险登记册进行更新;同时采用储备分析确定剩余应急储备和剩余风险的匹配程度;另外,对遇到的不可预测风险,采取权变措施进行积极应对。

经过17个月的持续努力,项目最终如期建成成功上线,各项功能运行良好,项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但回顾起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成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没有及时地进行风险跟踪;沟通意识不强,缺乏沟通技巧等等,需在今后的项目实践中加强磨炼和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道路上,我将进一步加强全方位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敢接受未来各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新挑战。

论文作者:毛焕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论文_毛焕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