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集输安全风险控制策略论文_滕威1,刘季梅2,代玉梅,3

原油集输安全风险控制策略论文_滕威1,刘季梅2,代玉梅,3

1大庆油田采油一厂;2大庆油田采油一厂;3大庆油田储运销售 163000

摘要:对于油田开采来说,原油集输主要是把油水气构成的混合物加以收集处理同时向指定容器加以传输。因此,石油企业必须从原油集输出发,对其安全风险实施严加管控,明确相应风险成因并总结有效控制策略,以期为推动原油集输的高效开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原油集输;安全;风险成因;控制策略

引言

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危险物质,在油田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杜绝各种违规行为的出现。实施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油气集输生产的安全,达到安全环保的质量标准。满足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的技术标准,生产出更多合格的产品外输。

1、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措施

原油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降粘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液流的速度,为油气的顺利集输创造有利的条件。原油热采的技术措施,包括掺稀油降粘开采技术措施,通过稀油的掺入,降低油井出油的粘度,通过泵输系统,使其顺利完成油气水三相分离的过程,通过优化油气集输的工艺技术措施,实现油气分离和油水分离。利用注蒸汽开采技术措施,提高储层的温度,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原油井的产能。也可以利用蒸汽吞吐的采油模式,将热的蒸汽注入到储层中,实施焖井操作,恢复油井的液面,进而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促使油流进入集输系统后,能够正常的输送,借助于化学破乳脱水的作用,将原油中的游离水和乳化水脱除,促使外输原油的含水达到标准的规定。油气集输生产的过程是将油井的产物进行收集、计量、初加工和输送的过程,实现油气水三相的分离,通过对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优化,降低油流的摩擦阻力损失,充分利用油流本身所具有的能量,降低泵输的能量消耗。结合油田的自然条件及油流的特点,设计最佳的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结合高效的油气集输处理设备,实现油气水的分离处理效果。并经过油气的输送处理,使其达到用户所在区域,给油田生产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2、原油集输相应风险成因

2.1人员行为并不安全

当前油田作业中,作业人员并不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同时未能以作业标准为导向严格作业。其表现如下:(1)作业失当,并未对安全警告予以重视。比如就油泵相关保养来说,并未先停机再实施保养,导致机械伤害。对站内储罐进行倒换操作时,也没有遵循程序开关闸门,使得管线遭到憋压刺漏。(2)设备使用并未以操作标准为导向安全操作,比如处在防爆区却操作非防爆设备引发火灾,或者是设备出现超压运转而导致的设备损坏。

2.2集输设备等物体状态并不安全

首先,站库设计会因地形受限而存有缺陷。例如,站库相应的防火间距并不理想,其布置格局也并未以站库实际加以设计。其次,相应设备伴随诸多缺陷,比如多种泵类中泵体与电机交接位置便缺乏防护罩,或者是阀门未能合理选型。此外,站内设施也会因腐蚀使得集输管线以及储罐相应强度变低,引发穿孔或者是坠落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生产环境相关影响

首先,生产照明无法和员工操作相匹配,强光使得人眼疲劳或者是目眩,而暗光或者相对昏暗则可能引起操作失误。其次,泵类运转伴随的噪声会使听觉以及神经系统等遭受损害,使得工作效率受限。此外,站内不乏有毒物质,长期位于该生产环境会出现职业病乃至是慢性中毒。

2.4安全管理仍旧存有缺陷

当前,对于原油集输而言其管控仍存有诸多缺陷,首先便是岗位设置以及责任划分尚不明确,容易导致管理死角。其次,技术岗位也会因操作等级与实际需要不契合而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此外,不论是安全机制还是操作规程并未契合实际操作,也便很难指导实际操作。同时,安全活动、教育等并未切实落实,无法促使员工强化安全技能提高并始终保持警惕。

3、油气集输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结合原油油田的特点,对原油生产进行优化,选择最佳的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流程,对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实施高效的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并结合管道的热化学脱水和电化学脱水的过程,将油气水三相进行分离,获得合格的油品外输。对含油污水进行深度污水处理,得到合格的污水达到注入水的水质指标后,注入到油层中,实施水驱的开发。合理控制油田油气集输的成本,采取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降低油气集输系统的能量消耗,保证油气集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2)对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进行优化,采取体系管理模式,借助于HSE体系管理程序,实施PDCA循环,对油气集输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排查质量,并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油气集输生产工序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查验收,对出现的问题,追踪整改,直至安全隐患解除,才能恢复油气集输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建立完善的HSE体系管理文件,并设置专职的体系管理人员,深入到原油油藏生产现场,对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现场的监督检查,杜绝各种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系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油气集输系统的地面站,设计标准的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流程,对油气集输设备进行优化,选择和应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加强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促使油气集输岗位员工重视安全风险管理,会识别本岗位的安全风险,合理控制安全风险源,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建档留存,并责令整改,对整改请进行检查,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对油气集输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杜绝发生安全风险事故。通过解决人员的安全操作问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的应用,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的概率。同时对油气集输生产的工艺进行优化,不断研究和开发油气集输处理的新工艺技术措施,降低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风险系数,保证原油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的顺利实施。(4)以管道控制为目标开展风险管控。零度时原油会处于屈服值,其数值也会因温度降低而逐步增大。此时蜡会从其中离析出来,并出现漂浮现象。此时其可变性相对较大,若其蜡量足够便可能出现三维网格使原油运输受限。因此,必须以其停留时间为导向来进行缩短,若输油管道存有改造工程则必须对输油时间加以针对改善,同时若因电流短路等引发运输停滞,必须避免运输出现间断性。

结束语:总之,油田企业若想推动原油集输的高效开展,必须对集输伴随的安全风险加以深层关注,需要从行为、物体状态以及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考虑管控风险,依靠风险识别进行管控措施的针对制定,推动原油集输的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伟,刘虎,赵刚.原油集输和轻烃回收工艺技术探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2):119.

[2]沈中华.原油集输自动化系统优化改造[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33(05):51-52.

论文作者:滕威1,刘季梅2,代玉梅,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原油集输安全风险控制策略论文_滕威1,刘季梅2,代玉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