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分析论文_常晓涵

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分析论文_常晓涵

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水文地质研究是工程勘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就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进行相关简要分析,以便推进工程勘查整体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工程勘查;水文地质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各种工程中,工程勘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而水文地质问题作为工程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文简要就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背景分析

工程勘查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所谓工程勘查,是指查明和分析工程建设场地的的地质类型、地理环境特征及岩土工程条件等多方面,以及这些要素与工程建设的相关性的活动过程。工程勘查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通过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要素的详细分析和论证,能够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作出判断,提供工程建设顺利完成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从而确保建设工程的合理进行,为建设工程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奠定基础。

工程建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是工程勘查工作需要测评和评价的诸多要素之一。在多数情况下,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勘查中必须对水文地质进行专门、详细的勘查,掌握建筑物的地下水情况,了解地下水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是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研究。

3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内容分析

3.1 勘查的地理特点

水文地质勘查中勘查地理特点主要是对工程所处地区的地形属性―高原或平原、地形特点―平坦或崎岖、地貌侵蚀状况、气候类型―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进行勘查和相关研究。

3.2 地质环境分析

分析地质环境是指对基地的构造、岩石的属性和风化、腐蚀历史进行分析。

3.3 分析地下水位变化

分析地下水位变化主要是对近3年来所勘查地区的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每年的最高水位、地下水流通是否正常以及补排情况等进行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预测该地区未来的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地是否可作为可开展工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勘查中的水质研究工作,还可以对建设工程场地的地下水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地质现象都进行实地的观测和填图,掌握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分析地下水对建筑物本身及建设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3.4 地下水的水质分析

地下水的水质若不符合标准,可能对混凝土或其他土体造成腐蚀。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必须分析地下水的水质。可以先采取样本送到实验室研究,从而得出更加权威的结果。

3.5 开挖基坑

开挖基坑要在地下水水位以下,提前做好抽水测试,采取排水措施。在开挖时应注意水头压力是否会对基坑底板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防止出现管涌现象。

4水文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

4.1地下水

按照埋藏深度及埋藏方位、受力等各个方面的探测可以发现,像火山喷发后造成的火山岩常年风蚀存在裂缝,基体岩石裂隙和碳水化合物裂缝等内部存在大量地下水。且该类型水对工程造成危害极大;含水层内部分布不均匀造成淤泥、淤沙等现象的广泛存在非常严重,这直接影响粘土和致密岩石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厚度、岩性的不达标,也造成集体破坏,影响项目中相关物质的利用效能。

4.2静水位和变化幅度

静水位地下水资料不完整,岩石变形情况、专业数据的统计不明确。在人工排水的过程中,抽水观察其净水水位情况并不明显。地下水基坑中沙土深基坑计算不精准,这导致边坡稳定性计算得不到确切数据。如果水位高度不够还要在平原地区设置防止水土流失的勘测管道,铺设室外地坪标高。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流湖水水位、海水流量对地下水水文地质数据影响极大,也应加以预防。

4.3对地下水的地表层渗透性做出评估

渗透性强则经过多层次过滤,粘性土、砾石、细砂等不易粘滞,因此水质较好。总体来说,研究饮用水的含水层化学成分以及元素组成,分析建筑材料对其影响,能够科学有效评估饮用水的适宜性。

4.4测定水文地质参数

利用相关专业测试工具,可以对土壤中水温、注排水流速、渗透强度等方面做出定期测量。导水因子、释水系数、缓释率、水供速度、岩隙压力等参数的工程意义上的测量方便,如做抽水试验,经过极少步骤的处理,便可准确测量出渗透系数。

5对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建议

5.1加大地下水试验站的建设力度

只有开发好地下水相关方面的试验站,而且在各个地区都有铺设,才能充分保证各个地区地下水资源数据准确有效的测出并整合到国家相关机构备份。

5.2不同地域做出相对应措施

对于某些地域,如我国的城市群,地下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有些地区只有通过深机井或者从其他区域输送,浅水层已经被污染,因此,在水质污染系数的监测方面一定要精确,这是保证我国供水安全的最普遍的举措。与此同时,相应的环境优化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

5.3大力拓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质检及监测工作

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政策的同时,做到大力拓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质检以及监测站,科学合理地建设监测平台,采集相关数据,如:导水因子、释水系数、缓释率、水供速度、岩隙压力等参数,做到全国性统一,在信息整合的同时,侦测其中的不同点,发现问题,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开发相关数据整合体统的相应软件,在采集数据和传输的同时,自动统计和辨析其中的相关性以及独立性。而且,数据必须做到真实有效,不能做表面工作,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工作,才能使得国家资源不会被浪费。

5.4地下水的相关利用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尽然这门科学内容及其复杂,综合性极强,但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地理的开发以及地质条件的运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我国地下水的相关专业理论形成初期,水文学与地理化学还未成形,后经过某些专业的科研机构实地勘查、试验研究,终于对我国水文地质总结出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其有效加强了我国地区化以及地域化研究,使得我国地下水的成分比例及分布情况得到深刻研究。在国家成立更加专业的研究局和研究院的同时,还成立了跨学科研究机构,使得各种边缘及非边缘学科与该学科相关性得到明确研究,更加有利于我国对水文地质的研究。

6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大规模的工程相继涌现。在进行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显得尤为重要,更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关注。必须充分了解水文地质勘查的具体内容和地下水位变化对工程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不断努力,促进水文地质勘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华冰.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2]黄建新.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用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5).

[3]陈健,朱琦,万广臣.岩土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3).

[4]丁剑.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5(4).

论文作者:常晓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研究分析论文_常晓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