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汗散贴敷加艾灸神阙穴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的疗效观察论文_徐亮

徐亮(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观察敛汗散配合艾灸神阙穴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 例患者分为分为3 组,每组30 例,其中A 组采用敛汗散外敷神阙穴,B 组采用敛汗散外敷配合艾灸神阙穴,C 组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治疗护理开展七天后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指标有自汗症状评分和止汗疗效评分及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结果:三组治疗后评分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置信区间为95%。且三组中比较结果:敛汗散配合艾灸神阙穴组明显优于敛汗散。结论:敛汗散配合艾灸神阙穴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症状及提高自汗患者的舒适状况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敷; 艾灸; 汗证; 神厥穴【中图分类号】 R758.74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2-0216-02

汗证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多汗症(Hyperhidrosis) 是指皮肤出汗异常过多的现象,是人体出汗异常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般认为是由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将其归纳为自汗和盗汗;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1]。晚期肿瘤患者自汗则多属气虚不固,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导致津液外泄。西医则认为出汗多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出汗过多:一、可耗伤气血;二、出汗过多,腠理疏松,易外感风邪,加重病情;三是出汗过多,汗液湿透衣裳,使机体舒适度下降,易引起患者心烦易怒,情志不畅,阻碍疾病康复[2]。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是护理所要达到的目的[3]。西医一般使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 等治疗及护理,但效果往往不佳[4]。中医药对汗证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5]。

本科2012 年1 月-2014 年7 月将敛汗散贴敷加艾灸神阙穴位相结合,对晚期肿瘤自汗患者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7 月在本院肿瘤诊疗中心住院的晚期肿瘤自汗患者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 例。治疗组,其中男26 例,女25 例;年龄30-70 岁;病程1-3 年;对照组,其中男24 例,女27 例;年龄年龄30-70 岁;病程1-3 年。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70 分,自愿接受本治疗方案;( 2) 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学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 3) 心、肝、肾功能无严重异常;( 4) 预计生存期3 个月以上;( 5) 无认知功能及沟通障碍。

排除标准: (1) 存在皮肤病变者;( 2) 过敏体质及对本中药组方过敏者;( 3) 有哮喘病史,精神疾病史;( 4) 由于发热、疼痛导致汗出者;( 5) 其他疾病引起的汗出者。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皮肤,取院内自制的敛汗散(由黄芪、五倍子等组成, 均研极细末, 按一定比例配方, 均匀混合而成)10 克置于神阙穴,用艾条点燃后距神阙穴约2-3cm 进行回旋灸,以局部皮肤潮红不致烫伤为度,每次约20 分钟。保留敛汗散并用施乐辉IV3000 透明敷料固定,于24 小时后撤去,每天一次,7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 予以常规治疗护理。

1.4 评价指标1.4.1 自汗症状评分表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2), 分别在患者开始出现自汗症状时,治疗7d 后采用自汗症状评分表进行评价。

该表采用四级评分,0 分表示没有,2 分表示不动则皮肤微潮湿,稍动则更甚,4 分表示不动则皮肤潮湿,稍动则汗出,6 分则表示平素易出汗,动则汗出,如水渍状。

(2)止汗疗效评定标准在患者出现自汗症状后一周进行评价。

该表分为临床痊愈:自汗减分率≧ 90%,显效:90% > 自汗减分率≧ 60%,有效:60% > 自汗减分率≧ 30%,无效:自汗减分率<30%。该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3)舒适度状况见Kolcaba 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Questionnaire GCQ), 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 个维度,共28 项。该量表采用1-4Likert Scale 评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越舒适。

1.2.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ASS16.0 软件,首先对三组治疗后评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三组数据呈近似正态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齐性检验,使用“One-Way ANOVA”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Descriptives 及表2 ANOVA。本例F=46.93 ,P<0.001,组间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置信区间为95%。

1.2.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ASS16.0 软件,数据用X±S 表示,数据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 检验和配对t 检验。P ≤ O.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敛汗散加艾灸组均完成治疗,敛汗散组中2 例因汗证减轻不显,主动要求加用艾灸治疗,从本研究中剔除。治疗期间两组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治疗1 个周期后,敛汗散加艾灸组自汗症状评分为(1.12±0.48) 分,明显低于敛汗散组的(2.03±0.56) 分。P<0.05;两组Kolcaba 舒适评分均增加,以敛汗散加艾灸组更明显(P<0.05)。详见表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自汗评分与舒适评分比较

SPASS16.0 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治疗后评分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置信区间为95%。且三组中两两比较结果:敛汗散配合艾灸神阙穴组明显优于敛汗散组,敛汗散组明显优于空白组。可见敛汗散配合艾灸神阙穴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症状及提高自汗患者的舒适状况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讨论近年来不少实验表明,对某些穴位的刺激,可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6]。神阙穴在脐窝正中,属任脉,为冲任督三经经气会聚之处,具有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7]。研究认为,脐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作用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局部血液丰富,故局部给药易迅速弥散而通达全身[8]。国外研究表明,经脐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 倍[9]。中医认为将药物贴于脐部还可以发挥其对经络的间接调节作用。

敛汗散主要成分为五倍子和黄芪。《本草纲目》记载:“五倍子,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止汗……。”现代医学认为,五倍子含有大量鞣质,与汗腺、消化腺接触,可使腺体表面细胞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使腺体分泌减少,从而抑制汗腺分泌[10]。黄芪味甘,性温,健脾益气,固表止汗,凡虚汗诸证皆能使用[11]。二药合用,共奏补益肺脾、益气固表,收敛止汗的功效[12]。艾味辛性温,入肾经,理气血,通寒湿,温阳化气[13]。艾灸之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祛湿逐寒,回阳救逆及防病养生保健的功效,能够补益和激发人体正气。大量临床观察和随机的对照试验指出: 灸艾治疗能显著改善肿瘤症状,恢复神经损伤,改善疲劳、失眠等症状,调节患者焦虑和沮丧情绪,并能在肿瘤晚期姑息治疗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借助艾灸施加于脐中,一方面可加速药物的吸收,另一方面灸神阙穴能温补下元,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温阳补肾的目的[15]。

综上所述,敛汗散外敷配合艾灸神阙穴能有效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自汗,是一种成本相对低,易于操作的非侵入性干预措施,安全性高,病人易于接受。在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优于单独敛汗散外敷,但在止汗疗效方面由于样本量的限制,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6.[2] 罗利娟. 五倍子粉外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汗症50 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31):3.[3] Kolcaba k. A theory of holistic comfort for nursing[J]. Journal ofAdvanced Nursing, 1994, 19: 1178-1184.[4] 林宥任, 贾立群. 止汗散敷脐治疗肿瘤患者多汗症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 2010, 30(1): 31-33.[5] 刘建和. 汗宁方颗粒治疗冠心病PCI 气阴两虚汗症泌剂临床研究[J]. 中医学导报, 2012, 4(18): 4.[6] 陈文霞, 薛红良. 敛汗散穴位敷贴对术后禁食患者多汗症的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 167-168.[7] 罗利娟. 五倍子粉外敷神阙穴治疗术后汗症50 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31): 3.[8] 邱茂良, 余仲权, 周仔晓, 等. 针灸学[M]. 5 版,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5-25.[9] 贺振彩, 张进, 陈文华, 等. 脐疗机剂新辟-经络筋膜法[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18): 2099-2100.[10]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83.[11] 张建峰. 中西医结合敷脐治疗盗汗48 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6, 15(6): 14.[12] 方晓华, 高鹏, 张泉, 等. 敛汗散贴敷神阙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多汗65 例[J]. 中医杂志, 2004, 45(12): 923-924.[13]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359.[14] O,Regan D,Filshie J.Acupuncture and cancer [J].AutonNeurosci,2010,157(1-2):96-100.[15] 张益辉. 神阙隔药饼灸结合埋针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40 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0, 48(8): 54.

论文作者:徐亮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  ;  ;  ;  ;  ;  ;  ;  

敛汗散贴敷加艾灸神阙穴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自汗的疗效观察论文_徐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