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后患者焦虑症状的研究论文_刘志平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后应用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后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干预;甲状腺癌;放射性131Ⅰ治疗;焦虑症状

甲状腺癌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尽管放射性131Ⅰ治疗可以避免疾病复发,但据相关研究指出,此种治疗方式会使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提高,而焦虑症状会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于此则需要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患者,探究应用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症状的改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手术禁忌症、精神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中,男20例,女35例,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25岁,年龄均值为(41.3±1.6)岁,病程最长为8年,最短为1年,病程均值为(4.4±4.2)年;研究组55例中,男22例,女33例,年龄最大为71岁,最小为26岁,年龄均值为(41.4±1.7)岁,病程最长为8年,最短为0.9年,病程均值为(4.5±4.3)年;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①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常规心理干预阶段,通过传统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PPT演示为主,向患者讲解入院前的相关体征以及症状,并告知患者相关准备工作,同时说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目的、方式以及疗效,并告知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讲解治疗后如何进行自我保健,并给予用药指导,医患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对患者的疾病问题、临床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使患者对心理干预的作用进行理解,加深放射性131Ⅰ治疗后患者对心理干预的了解,以改善自身情绪,这一阶段的护理时间为1周。②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应激处理以及放松训练阶段。护理人员先指导患者开展放松训练,之后通过播放放松视频的方式,引导患者循序渐进的放松,并鼓励患者日常也需要进行放松练习。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邀请患者就放松方式、康复方式进行共同讨论,以建立个体化、具体化的放松及康复计划,这一阶段的护理时间为1周。③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持续阶段,以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互助持续训练为主,方法、内容均同于前两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由心理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训练予以鼓励,并做好相关监测工作,确保患者放射性131Ⅰ治疗后可以得到持续自我调整,并在家属帮助下可以坚持认知行为疗法,这一阶段的护理时间为2周。

1.3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通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肿瘤患者预后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放射性131Ⅰ治疗,尽管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因此种方式作为内放射治疗之一,住院管理与其他放疗不同,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诸多疑问,进而导致焦虑情绪[2-3]。

尽管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可以使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但据相关研究指出,甲状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此,本文对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焦虑症状、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分析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采用心理干预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由此可见心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5]。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常规心理干预阶段,二是应激处理以及放松训练阶段,三是持续阶段,这三个阶段均分别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持续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在第一阶段中,主要涉及到入院讲解以及健康宣教,这也是初期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另一方面也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及治疗,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第二阶段中,主要涉及到放松计划制定、康复计划制定,由专业心理医师给予指导,使患者放松身心,促进患者康复。第三阶段则属于持续阶段,确保患者继续进行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习惯,达到自我调整的目的。因此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应用心理干预效果更佳[6]。

结语:

在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后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29):194-195.

[2]王洪梅.甲状腺癌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9):151-151.

[3]罗万勤.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探讨[J].饮食保健,2016,03(21):159-160.

[4]胡梅,HUMei.术前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价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08):249-250.

[5]章春冬,马凤英,张万秋.手术前行心理干预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269-270.

[6]梁丽云.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03):250-251.

论文作者:刘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131Ⅰ治疗后患者焦虑症状的研究论文_刘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