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编制方法论文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编制方法

陈 庆1,戴 腾1,汪应学2,黄 蕾3,车 风4,史琼芳3

(1. 湖北省测绘工程院,湖北 武汉 430074;2.贵州省第一测绘院,贵州 贵阳 550025;3.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湖北 武汉 430074;4. 湖北省航测遥感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研究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差异和转换思路,提出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技术路线,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存量的编制方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编制;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1]。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作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2]。地理国情普查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3个方面[3],其成果主要包括有正射影像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地表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基本统计数据等,目前普查工作已经完成,如何针对部门业务管理需求,做好普查成果数据的分类整理与深度开发,发挥普查数据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相关管理工作中的地理空间公共基底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4]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重要内容[5]。2016年,我国部分省积极开展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下简称“负债表”)的试点工作,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资源的存量及质量情况。它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创新工作,无论是从方案编制,还是从负债表数据的获取手段、资料使用要求与技术路线等方面,全国各方均处于探索试验阶段[6]。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源资产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森林、矿产、海洋、土地等专题性研究或综合研究上[7],在自然资源价值系统评估和编制技术方法方面,研究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提升。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分类体系与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分类更为贴近,原则上更适用于编制负债表的土地资源账户存量,但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快,区域用地变化大,因此数据现势性已不能满足编制需求。由于地理国情普查遵循的是“所见即所得”的客观表达,现势性好,精度较高,分类也比较接近,因此本文以编制湖北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账户试点为例,分析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差异和转换思路,探索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技术路线。

1 关键问题研究

1.1 分类体系差异分析

土地资源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8类。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为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35个三级类,土地资源分类与地理国情普查分类在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几类基本一致,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分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由于两者在地类概念上定义不一致造成。土地资源分类更注重土地的使用属性,而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侧重于地表覆盖物的物理特性,即“所见即所得”。另外,两者在采集标准方面也有所不同,土地资源中对采集指标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其分类依据,我们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采集指标要求来分析。

1.1.1 耕 地

土地资源和地理国情普查对耕地的定义基本一致,二者采集的最小图斑分别为600 m2 和400 m2,采集指标差异较小。土地资源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含“非工厂化大棚用地”)和旱地,对应了普查耕地的水田、旱地(普查的旱地包含了土地资源的水浇地),二者在分类上基本都能找到对照。不同之处主要有:普查中的温室、大棚在土地资源中需对照为耕地;土地资源分类中的耕地包含撂荒地和临时种植苗木的土地,普查中将部分撂荒地按照“自然优先”原则归并为草地,将临时种植苗木的土地归为苗圃[8]

1.1.2 园 地

女儿也很少见爸爸动怒,跑过来让他抱。女儿几乎是侯大同的快乐秘方,只要她一现身,侯大同准会露出笑脸。可这一次,这秘方失灵了。侯大同厉声让女儿去写作业,没看到大人在说正事啊。

我立刻转回屋里。淘米,舂粉,挎着菜篮,奔到了西头槐树林。这里又是一片雪白世界,空中流淌着甜蜜的清香。阳光从树缝挤进来,把绿叶白花映得亮晶晶的。远处一群细伢儿在嬉戏打闹,槐生也在里边。看到我,他就跑了过来。

土地资源和地理国情普查对草地的定义基本一致,二者采集的最小图斑分别为1 500 m2和400 m2,分类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普查中将城镇内部、公园内用于美化环境和绿化的生长草本植物,以及在路、渠、堤、堰等的边坡、斜坡和田坎上及耕地上长期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等均细分为草地,而土地资源草地分类没有如此精细。二者虽然采集指标差异较大,但由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更为精细,指标更高,因此普查数据并不影响对土地资源分类的对照,只需对普查地类进行适当的归并即可。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13年,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组成的“广东省机械技能联盟”,现联盟单位已达121家。联盟形成了“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建立了功能完善、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以合作育人为主线,完善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建立多方参与评价机制;以满足双方需求为目的,建立定期调研与需求分析机制;以规范校企双方工作程序为内容,完善校企合作步骤和流程,确保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1.6 肝癌大鼠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 以6周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饲养于SPF级别动物房,先常规水、饲料适应性饲养1周,之后给大鼠自由饮用80 ppm二乙基亚硝胺水溶液造模,连续喂养16周。

土地资源中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包含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特殊用地等5大类,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普查与之对应的分类较多,均能找到对应项,包括有房屋建筑(区)(需要参考城镇综合功能单元确定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公园、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范围)、林地、草地、构筑物、人工堆掘地等。土地资源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包含的加油(气)、充电站在普查中均采集为点,转换土地资源分类时需根据采集点重新确定加油(气)、充电站用地范围。

土地资源和地理国情普查对林地的定义基本一致,二者采集的最小图斑分别为1 500 m2 和1 600 m2(少数地区400 m2)。不同之处主要有:土地资源中林地包含林木被采伐或火烧后未更新的土地,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如房屋、大棚、苗圃等,还包括不以交通为主要目的的集材道、运材道等;普查中将林木被采伐或火烧后未更新的土地归为自然植被(草地),将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如房屋、大棚、苗圃等归为房屋建筑(区)、温室、大棚、苗圃等,将集材道、运材道归为硬化地表。城市建制镇内部、种植树木用于空地等绿化、公园内绿化的土地在土地资源中不归为林地,普查数据相对精细,将这些归为绿化林地。虽然二者分类存在一定差别,但均方便对照与归类。

1.1.4 草 地

土地资源和地理国情普查对园地的定义基本一致,二者采集的最小图斑分别为600 m2和400 m2,采集指标差异较小,分类也基本都能找到对照。不同之处主要有:土地资源中园地包含园地服务用地,如房屋、简易仓库、粗加工场所,而普查中将这些分别归为房屋建筑(区)、硬化地表等,二者转换时需要筛选对照。

1.1.5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1.3 林 地

1.1.6 交通运输用地

1.1.7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土地资源中交通运输用地除管道运输用地以外的其他地类均能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找到对应项,需对照影像补充采集。部分分类要求对普查要素进行细分,如城镇、村庄内部的公用道路、汽车客货运输站点及停车场,其行道树等用地属于交通运输用地中的街巷用地。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出言,惟恐言出而行不及,以此为耻辱。”)这里的“躬”指行动,“逮”是“抓得住、赶得上”的意思,即行动得兑现说过的话,否则就是不逮。

1.1.8 其他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沟渠、内陆滩涂、水工建筑用地等9类,水面采集的是常水位线,普查分类与之对应的分别是水域、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等。由于地表覆盖水面是按照影像水位采集的,因此水域不可简单替换。但普查国情要素中高水界HYDA图层的定义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的定义比较接近,加上一般大江、大河(长江、汉江)两边才有可能存在内陆滩涂,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已利用的滩涂用地(耕地、林地、建筑、道路等)需要单独按现状分类,因此除去大江、大河外,其他水面均可以使用高水界(HYDA)进行替换。

土地资源中其他用地定义为除去土地资源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土地,包含了空闲地、设施农用地、田坎等7类,地理国情普查中与之对应的分别是房屋建筑(区)、构筑物、人工堆掘地等,部分普查要素需要细分,不同的是需要在普查耕地中提取宽度大于1 m的田坎。

另外,两者在线状地物的归类方面还有一个宽度指标差异,普查对连片区域范围内部地块之间田埂、小路、水渠、林带等宽度不足5 m的地类定义为狭长地类,这些狭长地类连片若达不到实地400 m2,则被就近归并到相邻的成片分布的地类类型中。土地资源将南方宽度小于1 m(北方宽度小于2 m)的固定沟、渠、路和地坎(埂)归为耕地,大于此范围的被分别归为对应的交通用地、水域用地和其他用地。因此在对照过程中,沟渠与道路则需适当地进行图斑分割提取,田坎可用二调中的田坎系数进行测算。

首先,在玉米施肥管理中,如果土壤本身的肥力较低,在施肥过程中要进行两次肥料施用,保障土壤的肥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数据分类对照

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地理国情普查分类大部分可以直接对照为土地资源分类中的地类。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采集精细度比土地资源分类更高、更详细,尤其是三级类的划分,避免了数据转换时所需的大量重采集和图形编辑工作,很多只需要将各级地类归并,完成统计计算即可。将土地资源分类按序号编码分别为01~08(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5)、交通运输用地(0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7)、其他用地(08)),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建立对照关系,如表1所示。

[2]Lane, Maggie. Jane Austen's England. London: Robert Hale, Ltd.,1986,pp.19-20.

表1 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与土地资源分类代码对照表

对照表中存在一对多的情况,这种地类需要对照底图影像根据差异分析进行判断与重分类,少量图斑需要分割。另外,表中0719、0839和0890这种一对一的情况指的是大部分情况,它们的少量图斑需根据影像将其筛选到相应的土地资源分类中。

2 数据的技术路线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土地资源分类数据分为数据准备、编制作业和后期处理几个阶段,使用ArcGIS软件平台,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数据准备主要包括对编制区域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层设色,与DOM叠加显示,以及添加土地资源分类代码等,便于后期的图斑分类与数据检查。编制作业主要是根据对照表编写代码转换程序,实现代码的自动转换。一对多的情况可以先全部转为其中对照最多的一类,对照完成后将这些一对多的地类逐类逐条进行图斑清理与分类,最终把135个三级类的所有图斑按土地资源分类要求重新采集分类完成;除去大江大河,需根据国情要素中的高水界对水域进行更新(Update)操作,更新代码赋值为07,最终获得土地资源分类数据。后期处理主要是对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检查,包括图形检查和分类检查,最后完成土地资源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图表输出。

图1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基本流程图

3 结 语

分析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土地资源分类体系的差异与转换思路,是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 难点和关键点。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优势特点,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技术方法,并以此方法高效地完成了试点地区的土地资源账户存量数据的获取,为当前热点问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土地资源存量的编制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由于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侧重于土地使用性质,因此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专业部门的专题资料,如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的规划数据,对已规划的土地进行区分,确保最终数据的可靠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及其变动情况的基础,是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基本指标,因此需要定期更新。现阶段我国已开展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目的在于实现地理国情信息的年度持续监测(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持续更新),因此它也可以成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稳定数据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EB/OL].2013-03-05. http://www.gov.cn/zwgk/2013-03/05/content_2346074.htm(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html.

[2] 陈俊勇. 简述地理国情监测[J].地理信息世界, 2013,20(3): 4-6

[3] GDPJ01-2014: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S].

[4]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7-02-06.http://www.sbsm.gov.cn/zwgk/tzgg/201702/t20170206_384444.shtml.

[5]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4)

[6] 姚霖, 侯冰.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问题与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 2015(7):27-29

[7] 马永欢, 陈丽萍, 沈镭, 等.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国际进展及主要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 2014(12):1-8

[8] 张勇, 肖琨, 李盼盼, 等. 地理国情普查和土地利用变更中耕地数据的对比[J].地理空间信息, 2015,13(7):4-5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2-4623(2019)06-0039-03

doi: 10.3969/j.issn.1672-4623.2019.06.011

收稿日期: 2017-04-18。

第一作者简介: 陈庆,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数字城市和地理国情监测研究。

标签:;  ;  ;  ;  ;  ;  ;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土地资源分类数据的编制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