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_课程论文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_课程论文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历史转型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德育论文,启示论文,课程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演变

美国自拓荒殖民到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德育,在积极拓疆殖业的历史发展中,小学德育课程模式也同时经历了从单纯移植到建立国家德育体系,并随社会变革使德育课程模式逐步向现代转型,再到从小学德育的世纪改革走向综合德育课程模式新兴的演进历程。

(一)德目主义课程模式形成与世俗德育体系建立

这一时期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早期移植欧洲模式。美国在拓荒殖民之初就开始重视德育,但课程模式仍沿袭欧洲旧习,开设宗教课,学习内容主要是圣经及符合教理的伦理规范、历代君王治国训诫和古贤箴言及人生信条之类,学习方式重灌输和做礼拜等。

2.形成本土世俗课程模式。早期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转型得益于美国独立建国运动和19世纪初的公共教育运动。从1805年纽约市成立公立学校联合会,(注: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7)到19世纪30年代麻省的公共教育狂飙行动,公共教育的发展促使德育课程发生重大转型。一是美国公立小学中开设了有关国家法规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等内容的课程,宗教教育开始让位于国家教育;二是公立学校开始倡导各种世俗道德课程,明确提出培养勤勉、负责的公民和具有美德的人,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培养个人道德行为和自我约束,通过练习来引导和强化学生的自制、勤奋、诚实等美德,倡导用艺术、史诗、讲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建立传统德育课程模式。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后全面推进的资本主义运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改革,其主要特征:一是建立起一个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推行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的德育体系;二是重视国家法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全面贯彻合众国政治主张,宣传国家政策和宪法等;三是培养为国家服务的公民和时代精英;四是把宗教教育融入世俗德育体系之中,为国家发展服务。

与世俗德育的发展相适应,美国小学在继承传统德育的基础上,从道德读本逐渐发展起德目主义美德课程模式。其主要特征:一是开设必要的道德及品德科目,讲解国家法规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二是编写和设置系统课程,进行系统美德和道德知识教育;三是广泛使用直接法,主要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以说教、训诫、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例示、问答教学等方法向学生灌输传统的既定美德概念和具体的道德规范;四是建立系统的学校规章制度,提倡世俗观念,尽管仍参加例行的宗教活动。

随着美德课程模式的形成,美国中小学兴起编制品德教程热潮,许多学校及学者精心编制了大量的各种行为规范和教学读本及开展系列活动,被称为“美德袋教育”。(注:郑富兴,高潇怡.美国公立学校道德教育的传统与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2,(5))1911年成立的“品格教育协会”每年度都举办多种全国性德育竞赛,评选各种读本、手册及德育设计,该协会还编制了《儿童道德规范准则》(Children' Morality Code),倡导如自控、健康、友善、自立、责任心、诚实等“十项正当生活规则”,(注:Madonna M.Murphy.美国“蓝带学校的品格教育”——应对挑战的最佳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并给遵守准则的学生戴“山姆大叔儿童俱乐部”徽章。这种德育在20世纪初赢得了全美各州议会及校董会、慈善机构和文化界的广泛支持。

这一时期,小学德育课程发展达到了传统灌输型德育课程模式的最高水平。

(二)走向全面主义德育与现代德育课程模式生成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美国小学德育向现代转型的重大阶段,即从国家本位转向人为本位。在课程上,一是从系统讲授道德知识的德目主义直接法课程转向渗透到学科中的全面主义间接法课程,二是从灌输美德知识的课程模式转向注重培养人的德性的课程模式。

1.现代德育改革运动初兴。推动美国小学德育课程历史转型来自19世纪末电动机应用引发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美国实用主义运动发起的现代教育改革。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20世纪初渐成气势,在推进教育从背记知识转向发展智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现代转型的要求。杜威主张改革德育,一是现代德育最重要的源泉及特征是生活,放手让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形成现代道德品质;二是德育要培养而非灌输“道德观念”,因此德育应以“儿童为中心”,重点是发展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有主体性的新人;三是倡导实践型德育,改粗暴说教的“直接德育法”为渗透生活中的“间接德育法”。

2.从德目主义转向全面主义。进步教育运动与传统道德教育展开了全面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坚持正规品德课程和正面系统道德知识教育。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品格教育委员会”委托耶鲁大学的哈茨霍恩和梅主持一项儿童品格发展的综合研究,史称“哈梅研究”,共对11000多名6~15岁儿童进行诚实等品格问题的近一百个项目的大型研究,其研究报告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指出,儿童掌握的道德知识、美德概念和学校德育水平与儿童的行为并无相关性,过多的说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一研究结果成了进步教育改革德育的依据。30年代后美国小学纷纷放弃注重讲授美德模式,不设课堂教学,倡导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进行的间接法的全面主义课程。这种急剧的转型,使许多人不知所措,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与以往热烈情景相比,这一时期德育显得萧疏寂静,被称为荒凉时期。

3.道德认知发展论创立与德育课程现代转型。美国德育现代转型得益于战后社会发展和学术推进这两大要素的有力推动。首先是社会发展与传统德育的矛盾。战后美国高科技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但并未使社会道德同步提高,相反,德育“真空”使物欲横流的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危机,美国中小学生吸毒、卖淫、暴力、怀孕、偷窃等现象日益严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计划”应答苏联卫星上天冲击波,实现科技争冠目标后,最终以学生动乱的形式强烈爆发出来。其次是德育理论滞后于德育实践的矛盾。面对德育危机,德育学家积极行动起来,各种理论纷纷出笼,其中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道德研究基础上,积极扬弃传统德育,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实现了德育对人的德性发展的本质把握。他主张德育的核心就是发展道德认知力,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六个水平的理论,建立起以发展人的道德认知力为重点的德育模式,倡导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重要的德育课程策略,为推动德育的现代转型和美国德育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注: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50)这一时期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新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以道德认知发展论为主线建构起新的小学德育课程新模式;二是建立起以培养人的德性即道德判断力为目标的学校德育课程发展模式和新评价体系;三是再次开设旨在发展道德判断力的德育课,倡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四是形成渗透到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中的全面主义课程实施模式。

这一时期,美国小学德育课程逐步建构起以发展人的德性为目标的成熟体系。

(三)从世纪德育改革到综合德育课程模式新兴

1.新世纪德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校德育受到三大因素的作用,促使德育课程模式产生新的时代转型。第一,科尔伯格倡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随着他的文集出版更趋成熟并得到更深入的传播,使以往教条式应用转向原理性吸收,加深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其他德育理论的融合,使德育课程得到新的发展。第二,随着美国信息化社会的兴起,社会形态的转变引发全美德育改革,倡导新的德育课程模式。第三,美国在社会问题困扰下,一改以往对德育的放任政策,强化政府干预,全国上下一致大力推进德育改革。80年代后期,号称“教育总统”的里根强调德育失败在本质上就是学校失败,促使美国相继采取一系列政策。1987年美国教育部批准了全美学校联合会提出的“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计划,把15000所学校作为加强德育试点,再次兴起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注:施铁如.面向新世纪的品格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9,(1))1989年“全美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提出一份全面加强学校德育措辞强烈的报告,提出把德育列入学校整体课程、整顿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德育课程应超越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对善恶的判断力,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强化学校德育目标和责任,把德育纳入师范教育等六项课程发展措施。(注: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走向综合的德育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小学德育课程转型的核心是大力推进创建使多样化德育体系统合于发展人的德性的课程模式。其特征是:以发展人的道德判断力为中心全面整合各家各派的德育理论,重构新世纪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新品格教育以注重发展人的德性为目标,以新的课程形态再度兴起,被称为美国教育上的重大事件;以道德认知发展为目标整合生发出各种综合性课程及教学方法,以更生动、更多样的方式赢得儿童的认同;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在促进入的德性发展中日益多样性,不仅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重视德育课堂教学,而且强调活动与道德氛围的意义,主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强调追求个体自主和外在控制的统一。

新小学德育课程在更高层次上用“人的道德认知发展”把德育的历史发展和多样化的德育形式统合起来,使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课程模式、激进主义德育情绪化倾向与理性的德育思维、接受道德知识与培养判断力、美德习得和德性养成都在发展人的德性目标下得到质的转变和提升,整合为更科学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体现了德育课程发展中个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理智与行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思潮相融合的多样化统一和时代性转型。

二、当代美国德育课程发展模式分析

(一)小学德育课程管理

美国对德育管理有逐步强化的趋向,早期主要靠学术团体,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开始通过拨款及立项等方式干预德育。目前,除了全美品格教育联合会及课程发展协会等全国性专门组织参与德育课程发展外,全美学校董事会协会等教育机构也很重视,还有地方及大学的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如哈佛大学及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德育研究中心等。

(二)小学德育课程目标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完人,即完整健全的道德人。20世纪初,美国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尊奉圣贤哲理、遵守国家法律的美国人;30年代杜威提出要培养有道德判断能力的现代人;70年代科尔伯格先提出要培养有高度德性的“哲圣王”,即杰出的道德圣贤,设计了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70年代后根据社会实际又提出培养好公民的德育目标,倡导新柏拉图德育模式。可见,美国小学德育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德目主义到认知主义,再演变到以道德认知发展为基础,整合各种方法以建构更具人本性的课程目标,培养既有良好道德判断力,又有良好行为规范的道德完人。正是在这一理论发展上,德育学家里克纳把尊重与责任概括为小学德育的两种核心价值,作为与阅读、写作、数学“3R”并列的“第四及第五个R”,认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滋养着它们的环境;而责任是尊重的延伸;并据此设定三大小学德育课程目标:(1)促进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建立合作与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2)完整道德人(Full Moral Agency),即“知善、向善与行善”的成长;(3)在学校和班级里建立以公平、关怀和参与为基础的道德社群。(注:高德胜.人格教育在美国的回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三)小学德育课程设置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早期开设道德课,20世纪30年代后不设道德课,到目前各州普遍设置各类相关课程。美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有三大特点:第一,不设全国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公立学校课程内容由各州宪法和教育法规定,课程设置自行其是;第二,大多数州开设包括德育课、公民课和地理科及历史科的社会科课,现约有二十多个州颁布法规推行小学品格教育课程;第三,社会科已演变成属于德育范畴的人生必修课,以适当的方式向小学生传授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美国小学把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课,其目的在于:提供有关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知识;掌握处理各种信息的技能;学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些参与社会的机会。如内华达州的社会科标准是:“社会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对公民的培养,一个民主国家只有通过他的公民的参与才能具有生命力。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连续性与变化性,多样性与共同性,困难与机遇,民主与不民主并存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需要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公民的参与。”(注:The History Teacher,Vloume 31 No.2,February 1998.Survey State Standards:National History Education Network's 1997 Report On State Social Studies Standards)两个世纪来美国小学课程设置呈现下列趋向:1800年小学有4门科目但不设德育课,1825年11门科目中设“品行、礼仪道德”2门,1900年20门科目中设“品行、历史”及两门地理,(注:A.Ornstein,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 and Issues,Prentice Hall,1998,64)而2000年在7类课程中设“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民法入门及公民和品格教育”等课程。(注:诸惠芳.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标准和新课程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4,(11))在课时分配上,1826年、1935年、2000年3R' S占用课时从91.7%、51.3%降到40%,而社会科及理科却从0、14.5%提高到45%。(注:奥田真丈.各国学校制度与课程[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228)

(四)小学德育课程内容

美国德育内容主要由各州自行制定,但在内容选择及编制上却经历了19世纪由无正式编制内容到系统编制美德教材,20世纪30年代后又转向无系统德育内容及教材,到80年代后又出现编制系统教材的趋向。1947年后,美国法律禁止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1961年又禁止做祈祷,使德育内容更趋世俗化、多样化,但宗教影响仍很大。目前美国小学德育内容有下列发展特征:(1)重视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德育内容以广泛著称,但都以关注人生、贴近生活、发展优良品质、培养道德判断力为共同点,坚持研讨道德问题和培养判断能力,道德两难问题讨论仍受重视。(2)倡导传授具体明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在从传统美德中提炼的一系列价值观的基础上编制厂多种教程,如《通向幸福的路》、《少儿哲学计划》以及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成套教材等,重视培养诚实与勇敢、公正和正直、勤奋刻苦、忠诚守信、宽宏大度等价值观和道德品质。(3)关注隐性课程内容,如社会实践活动和良好的校园生活体验,把课程标准取向、校风校纪、课程设置方式及校园文化等都看成是隐性内容。(注:http://WWW.albany k12.ca.us./oceanview)纽约等十多个州还设立了如“勇气周”、“诚实周”等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活动周,华盛顿州建立青少年“荣誉墙”,将该州每年表彰的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

(五)小学德育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模式同样经历了从早期通过各学科中随意的德育行为,到19世纪逐步发展以课堂美德教学为主的正规实施形式;20世纪20年代后又回复渗透到各科教学的各种教育行为中,80年代后随着品格教育的兴起,课堂教学方式重又占据上风,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但这不是简单回复,每一次否定实际上都是在扬弃旧形式的基础上的新发展。80年代以来的德育课程实施就是在积极吸收了渗透各科教学的优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新的重构,使之得到质的提升而具有更深刻的德育功能,融发展道德判断力与养成品格于一体,集学校课堂教学特点与社会实践活动于一炉,实现了课程实施模式的时代性转型。新德育课既注重德性的发展,重视道德难题研讨、角色扮演等,又强化价值观教学,重视美德的讲授践行,强调价值观内化,把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及方法都整合于培养健全的“好公民”之中。因此,美国新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第一,既坚持了课堂教学,开设包括公民课及道德课等社会学科,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透过学术课程使学生理解各种价值和美德的同时,善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必要活动来体验和践行所学的价值和美德。第二,大力倡导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注重学校建筑和环境的布置,也强调校服和衣着规范的作用,重视如报纸、手册、杂志、板报和各种学校出版物的导向性影响。第三,积极开展有德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如各类俱乐部、学生会活动及各种班会等。第四,重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沟通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把社区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三、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历史演进的特征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在数百年发展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时代性嬗变,形成当今兼容百家、并包多元的德育课程模式,其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主要如下。

(一)重视德育与把握课程时代转型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演进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启示是,美国日益把德育及课程发展作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实施多种行政于预,重视德育及其课程的发展。其次,美国德育课程的演进既是社会发展作用的结果,也是德育实践的直接产物,同时也得益于德育课程研究的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促使德育课程模式的不断嬗变转型,因此准确地把握时代转型要素与时机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德育课程的改革。

(二)突出人的德性发展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从19世纪的神圣本位转向国家本位的世俗德育课程,20世纪再转向以培养有自主性的人为本位的现代德育课程的历史过程,其本质,就是要寻求发展人的德性,确立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进程。这是现代德育课程发展的历史规律。杜威因为倡导发展人的道德判断力才成功发动了现代德育改革,皮亚杰也是研究人的道德判断力发展才奠定了现代德育课程的基础,而科尔伯格正由于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论,才最终实现了德育的现代转型。可见,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推进人的德性发展,是现代德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

(三)坚持兼容整合性发展

数百年来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演进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兼容并包、相互整合。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正是在不断扬弃、整合了以往各种德育课程模式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不仅世俗国家本位德育吸收了宗教教育的合理形式,建立起正规德目主义课程模式,而且在20世纪德育课程的现代转型中,也是一个通过否定之否定,对以往的各种德育课程模式的扬弃整合,一次次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时代性嬗变,从而建构起多样内容与形式兼备、互为一体的新型的德育课程模式的历史过程。因此,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中,既保存了传统德育重视课堂教学的趋向,编制系列多样的德育教材,设计了系统的课堂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又兼有全面主义渗透百科的德育课程实施策略。所以,小学德育课程发展不是相互代替的,而是一个相互兼容、不断整合,逐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嬗变过程,积极的德育课程改革只有通过扬弃旧课程,吸收其中的合理内核,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四)促进多元多样统合性发展

研究表明,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服务和服从人的德性发展的目标下包容不同文化,吸纳各种流派,兼收多样形式和实用方法的课程模式。其最大的特征是实现了对多样的统合。通过这种模式统合,传统的道德说教和模糊的全面渗透以及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德育形式都在发展人的德性下得到质的整合转变,成为小学德育课程中各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既使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脱胎为寓意深刻、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又使随意的全面主义换骨为提升整体办学模式的新教育理念,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德育形式及课程内容,使整个学校都成为德育的熔炉。多元多样统合性课程发展使德育课程走出某种理论的单一呆板模式,在更趋多样中更生动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德性发展,使小学中的专门德育课堂理论教学,不同的潜在课程,生动活泼的思想性活动,甚至是益智养德的儿童游戏都统合于共同的德育目标,以多元多样性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展要求和不同内容的教育特点。

(五)无意识渗透与明确价值教育相融合

美国是多元民族的大熔炉,也是标榜为最民主的国家。但是,放任自流的德育和无所适从的价值澄清教学使近十年来美国校园中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部分学生把个人需要凌驾于一切之上。走向新世纪,美国不仅加强了对德育的干预,而且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放任的德育课程政策转变为采取明确的价值观教育,强调向学生阐述正面价值要求和社会需要,使德育课程更有思想性,重视培养诚实、公正、礼貌、责任、尊严、忠诚、宽容等品德,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公民素质。实践表明,在大力推进无意识渗透的全面主义课程的同时,强化教学的明确价值观取向,是非常必要而且是适宜的。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中仍然存在着目的尚需明确,无价值的价值澄清教学仍需整饬,教学质量以及师资水平都需要提高等问题。但是,透过历史转型的分析,我们依然看到了当代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在配合时代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

标签:;  ;  ;  ;  ;  

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