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姚鑫[1]2013年在《不同来源银杏叶资源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银杏叶系列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及银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资助。本论文共分四章内容。一、文献研究银杏是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活化石”,由于其叶的提取物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独特的生理作用,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部分综述了银杏叶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着重介绍了银杏叶资源化学研究进展。二、不同来源银杏叶资源化学研究(一)银杏落叶化学成分研究基于对银杏叶综合利用价值开发的目的,采用硅胶与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对银杏落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银杏落叶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果醇(1)、二十八烷酸(2)、棕榈酸(3)、三十七烷(4)、二十四烷(5)、4,10-二十九烷二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银杏内酯A(9)、银杏内酯B(10)、银杏内酯C(11)、白果内酯(12)、对羟基苯甲酸(13)、莽草酸(14)、芫花素(15)、芹菜素(16)、银杏素(17)、异银杏素(18)、金松双黄酮(19)、白果黄素(20)、芦丁(21)、甘露醇(22)和红杉醇(23),其中化合物2、4-6和2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些研究为银杏落叶及银杏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二)黄酮与内酯类成分资源化学评价采用HPLC-PDA和HPLC-ELSD方法研究了不同树龄、产地、性别银杏叶中总黄酮与总内酯的含量变化。发现银杏叶中总黄酮与总内酯的含量随年龄和产地变化差异较大,不同树龄银杏叶中总黄酮与总内酯的含量树龄大的较低,树龄小的较高;雄树银杏叶总黄酮与总内酯含量高于雌树银杏叶总黄酮与总内酯含量;地理因素对银杏叶总黄酮与总内酯含量影响较大。(三)银杏酸类成分资源化学评价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及树龄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变化。发现银杏叶中银杏酸的含量随年龄和产地变化差异较大,10-30年生银杏叶总银杏酸含量偏低;按地区分布,江苏以及周边山东、安徽、浙江等银杏叶中总银杏酸含量较低,低于文献报道叶用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并显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四)氨基酸类成分资源化学评价基于HILIC-UPLC-TQ-MS技术,建立了快速、灵敏,且不经衍生化直接发现并测定20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分析不同产地及其树龄银杏叶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发现银杏叶富含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Trp、Phe、Leu、Ile、Val、Thr和Lys)。不同样品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总氨基酸含量范围在1.40-14.79mg/g之间。在几乎所有样品中Pro含量最丰富,平均含量高达1.77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0%。其次是Gin,平均含量为1.37mg/g。除了蛋白氨基酸,在银杏叶中也发现了2个非蛋白氨基酸(GAGB、Hpro)。银杏叶分布具有地域性,在散点图中,中国被分为北部、南部和中部(A组、B组以及C组),表明地理环境相似时氨基酸含量亦相似。(五)无机元素类成分资源化学评价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探索不同产地银杏采果后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银杏叶含有22-26种无机元素,其中Fe, Zn、Cu、Mn、Cr、Co、Ni、Sr、B、Si、Ni等11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 P、K、Na、Mg等5种为人体必需宏量元素:主成分分析选择了7个因子,并对银杏叶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23017F1+0.12239F2+0.07967F3+0.07897F4+0.06525F5+0.06203F6+0.05671F7,结果发现江苏泰兴、河北石家庄以及山东泰安样品综合排序分列1、2和3位,表明基于无机元素考虑这三个产地银杏叶样品品质较好。通过本研究,还发现银杏叶含有极高的钙、镁和诸多的有利的微量元素,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六)糖类成分资源化学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索不同产地及树龄银杏叶中多糖的含量变化。发现银杏叶中多糖的含量随年龄和产地变化差异较大,其中以300年生银杏叶含总多糖最高(4.62%);10年生最低(3.12%);随着树龄的增大,所含多糖呈上升趋势。各产地银杏叶中总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在所测试样品中,来自于辽宁丹东的样品含量最高(4.79%),浙江安吉含量最低(2.13%)。(七)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思路的不同树龄银杏叶特征性成分研究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采用UPLC-Q/TOF MS技术,结合基于多变量分析技术的MarkerLynx分析软件,建立了快速寻找化学特征相似中药中具有潜在质控意义化学标记物的分析方法,并以不同树龄银杏叶研究为例进行了实践。结果显示:kaempferol3-O-[2-O-(β-D-glucosyl)-a-L-rhamnoside], bilobetin, ginkgolide C, kaempferol3-O-[2-O-(6-O-p-hydroxy-trans-cinnamoyl)-β-D-glucosyl)-a-L-rhamnoside]以及kaempferol3-O-[2-O,6-O-bis(a-L-rhamnosyl)-β-D-glucoside]有望成为银杏叶鉴别的指标性成分。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分离分析方法,可快速检测并表征出整体化学特征相似样品组间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近缘植物中特征性成分的寻找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方法。(八)基于UPLC-TQ-MS同时分析银杏叶不同类型特征性成分基于UPLC-TQ-MS技术,建立了快速、灵敏测定24种银杏叶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不同产地银杏叶成分的分析。根据2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评价样品的质量,并采用聚类分析法(HCA)对不同产地的银杏叶进行归类分析。在16min内24种活性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基于各成分含量,表明我国银杏叶分布具有地域性。三、以银杏落叶为原料制备银杏提取物(一)银杏落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的对银杏叶的提取方法,结合树脂吸附生产工艺的优点,运用乙醇-树脂吸附法,提取银杏落叶中的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分析测定结果显示,银杏落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分别为30.50%和7.27%,符合国家药典对银杏提取物的要求,表明采用合理的提取分离工艺,银杏落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物质含量也不低,为银杏落叶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二)银杏落叶提取物的药理活性评价比较评价银杏落叶提取物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药理活性。采用清除DPPH和OH·、Fe3+还原能力3种体外实验评价银杏落叶提取物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采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其对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神经元细胞损伤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LPS诱导的大鼠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银杏落叶提取物与标准银杏叶提取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银杏落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比标准银杏叶提取物稍差,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药理活性角度表明我们自制的银杏落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四、银杏黄酮苷代表性成分的大鼠体内药动与药代研究(一)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药动学研究比较大鼠静脉注射与口服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药动学,t1/2分别为(118.89士5.65)min和(236.87±28.59)min;AUC(0-t)分别为(1775.96±36.92)ug/mL×min和(120.81±11.38)ug/mL×min;AUC(0-∞)分别为(1790.24±37.53)ug/mL×min和(122.14±16.15)ug/mL×min;发现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低(3.41%)。(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研究探寻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4→1)-α-L-吡喃鼠李糖苷(QGR)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将MSE数据采集模式与MetaboLynxTM软件的质量亏损过滤(DMF)技术结合,对大鼠尾静脉QGR后在血浆、尿液、胆汁中QGR的代谢物进行分析鉴定。共检测到原型及其Ⅱ相代谢产物8个,在血浆中发现了:QGR的原型;在尿液中发现了:QGR的原型、单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甲基化结合产物;在胆汁中发现了:QGR的原型、QGR的甲基化结合产物、单葡萄糖醛酸结合物、QGR的甲基化葡糖醛酸代谢物。检测出的代谢物均符合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为QGR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陈西娟, 王成章, 叶建中[2]2008年在《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银杏叶提取物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是国内外开发利用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国内外银杏叶开发概况、银杏叶中黄酮类、萜内酯、聚戊烯醇和多糖类化合物等活性物的化学结构,及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银杏叶有效成分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基础。

辛云海[3]2007年在《银杏叶化学成分及银杏酚酸脱除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银杏叶提取物因其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因其成分中含有具有毒性的银杏酚酸使它的使用受到限制。本文旨在利用现代色谱分离和分析鉴定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同时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脱除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本文对广西桂林的银杏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得到11个纯的化合物,经理化性质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其中8个,鉴定为:①槲皮素②山柰酚③异鼠李素④芹菜素⑤异银杏素⑥银杏内酯A⑦银杏内酯C⑧白果内酯。3、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酚酸,根据银杏酚酸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分析了流动相组成和酸度对银杏酚酸色谱保留行为的因素。得到银杏酚酸的RP-HPLC分析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3%磷酸溶液)=93:7;紫外检测波长λ=31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灵敏度AUFS=0.5000;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在确定条件下,此方法可以用于银杏制剂中银杏酚酸含量测定。4、根据电离理论及实验方法,选择四甲基水杨酸和芦丁为模拟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四甲基水杨酸和芦丁的pKa值。依据研究结果,选择了不同碱性强度阴离子交换树脂为银杏酚酸的吸附脱除材料。5、通过对银杏酚酸的吸附分离研究,对比了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效果,发现D918阴离子交树脂最好。考察了D918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当萃取所得银杏酚酸的浓度为5.87mg/ mL,流速为2BV/h时D918阴离子交树脂吸附效果最佳。6、本文对D918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D918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除GBE(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酚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以80%乙醇洗脱,流速为2BV/h,温度为25℃,重复脱除一次,D918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除银杏酚酸效果最佳。以最佳条件脱除后,银杏黄酮的损失较小。本文初步建立了一种脱除GBE中银杏酚酸的D91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

刘岿[4]2016年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及其抗氧化研究》文中认为银杏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究更好提取方法和研究其抗氧化性效果,采用超声辅助水-乙醇二元体系溶剂,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Design Expert.8.05b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中心组合法(CCD)分析优化主要工艺参数,依据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与显著性,得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固液比1∶35,提取时间30min,乙醇浓度60%,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8.46mg/g。对提取的银杏叶总黄酮进行抗氧化实验表明: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根离子(O_2~(-·))、亚硝酸根离子(NO_2~-)、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抑制清除作用,且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黄酮浓度增大其相应的清除能力也增强;清除能力强弱依次为: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液+Vc溶液>银杏叶黄酮提取液>Vc溶液,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液和Vc溶液的协同作用使其清除能力高于单一成分。

张静晓[5]2015年在《基于化学信息学方法的中药作用机理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化学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在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医学和药物设计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如此,其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药作为一类典型的多化学成分和多作用靶点的药物,在许多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上呈现出显著的疗效,但由于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和生物学通路的多样性,导致大多数中药的作用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实验方法整体解析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机理。因此,利用化学信息学方法构建中药作用模拟体系进行中药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为必然,也为实验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利用化学信息学方法构建了一个优化的多尺度中药作用模拟体系,并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将该模拟体系应用于3种中药研究对象(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治疗中风群药),探索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几个难题: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成分-靶点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达到中药的整体疗效,最终达到探索中药作用机理的目的,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该模拟体系。结论如下:(1)整合数据挖掘、Caco-2渗透性筛选等多种化学信息学方法,对中药作用模拟体系中的成分数据集构建、ADME筛选、靶点识别、网络构建与分析进行了优化,进而构建了一个较完善的多尺度中药作用模拟体系。利用该体系可从微观(分子、网络水平)到宏观(整体、器官水平)多个水平探索中药的作用机理。(2)模拟体系在探索单味中药——枇杷叶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利用所建的模拟体系,从389个枇杷叶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11个具有良好ADME性质的抗炎化合物,利用靶点识别方法筛选到43个枇杷叶作用的靶点,主要包括COX2、ALOX5、PPARG、 TNF和RELA等,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枇杷叶的活性成分可能是主要调节NF-kappa B和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其抗炎活性。(3)模拟体系在中药复方——大川芎方(由川芎和天麻组成)协同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从256个大川芎方成分中筛选出20个具有良好ADME性质的活性成分,通过靶点识别和网络分析推测,川芎作为君药,可能通过作用在PTGS2、NO2、ESR1 NOS3和HTR1B等靶点,来调节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疼痛以及炎症相关的通路,进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天麻作为辅药,不仅能辅助君药调控上述的相关通路,还可能与ABAT、ALOX15、HTR1D和KCND3等靶点有相互作用,调节相关通路,进而缓解偏头痛的伴随症状如呕吐、眩晕和肠胃不适等。(4)模拟体系在探索治疗中风群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共筛选得到10味与中风治疗显著性相关的中药如丹参、银杏叶等,从这些中药的1285个成分中,筛选出168个与中风治疗和预防相关的活性成分,靶点识别结果推测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与94个相关靶点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多重治疗和预防中风的机制,主要包括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聚等。综上,本文构建一个优化的多尺度中药作用模拟体系,并将其依次应用于研究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治疗复杂性疾病的群药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进而从多尺度探索中药的作用机理。

苑婕[6]2014年在《心脑血管类中药的网络药理学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心脑血管类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已有很过报道,特别是在临床病例观察及相关指标测定的层面,但可以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仍较少。因此,其相关药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川芎、银杏叶、灯盏花三种典型心脑血管类中药为例进行研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复杂网络,预测川芎、银杏叶、灯盏花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尝试从分子水平认识心脑血管类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本研究搜集KEGG数据库中小分子药物及其酶、离子通道、G偶联蛋白、核受体等四类药靶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基于随机森林法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模型。以川芎、银杏叶、灯盏花三种典型心脑血管类中药为例,通过化学专业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搜集整理其化学成分信息,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别对三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然后构建并分析“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价随机森林模型精度,获得四类药靶模型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71.34%,67.08%,73.17%,67.83%。利用该模型对川芎26个化学成分、银杏叶34个化学成分以及灯盏花10个化学成分分别进行靶点预测,所得结果均得到了较好的文献验证;进一步地,分别构建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网络分析的结果初步揭示了川芎、银杏叶及灯盏花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本文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发现其他中药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为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郭雪峰[7]2007年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与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叶黄酮是竹叶提取物主要功能性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学功效,应用前景广阔。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为材料,通过热回流和自然浸泡法提取,萃取法、硅胶柱、AB-8大孔树脂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RP-18反相硅胶柱层析法纯化分离,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进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的15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酮含量,对六个纯化黄酮工艺、两种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AB-8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对竹叶提取物初步纯化分离,得到黄酮含量不同的组分,对这些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称取毛竹叶粉1000g,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分离,各萃取相浓缩得浸膏,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相合并后用硅胶柱层析粗分,然后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RP-18反相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其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构鉴定结果和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重量分别如下:化合物1:苜蓿素-7-O-葡萄糖苷,18.5mg;化合物2:木犀草素-6-C-葡萄糖苷(异荭草苷),118.4mg;化合物3:洋芹素-6-C-葡萄糖苷(异牧荆苷),86.7mg;化合物4:黄酮类化合物,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32.8mg;化合物5:苜蓿素(tricin),44.3mg。(2)称取铺地竹叶粉961g,用95%乙醇自然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浓缩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分别用纯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丙酮洗脱,各洗脱组分浓缩,分别得到样品:P20(纯水洗脱后,20%乙醇洗脱下组分),P40(20%乙醇洗脱后,40%乙醇洗脱下组分),P60(40%乙醇洗脱后,60%乙醇洗脱下组分),P80(60%乙醇洗脱后,80%乙醇洗脱下组分),PA(80%乙醇洗脱后,丙酮洗脱下组分)。然后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RP-18反相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其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构鉴定结果和分离得到的10个化合物重量分别如下:化合物6:苜蓿素,107.4mg;化合物7: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5mg;化合物8:有待进一步鉴定,1mg;化合物9: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基-7-O-葡萄糖苷,29.6mg;化合物10:为黄酮类化合物,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30.8mg;化合物11:苜蓿素-7-O-葡萄糖苷,10mg;化合物12:为黄酮类化合物,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332.5mg:化合物13:木犀草素-6-C-芸香糖苷,449.3mg;化合物14:有待进一步鉴定,66.7mg;化合物15:有待进一步鉴定,5mg。(3)称取毛竹叶粉30g,用70%乙醇超声辅助提取,提取液过滤浓缩用水定容至1000mL,每个工艺吸取100mL作分离纯化试验,对六个纯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聚酰胺柱吸附法,工艺流程为:取100mL水溶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拌入聚酰胺并上聚酰胺柱→水洗→以70%乙醇洗脱至检不出黄酮→洗脱液→减压浓缩定容至100mL→测定黄酮含量。对测定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比HPLC法测量结果略微偏高,两种方法均稳定可靠。(4)称取毛竹叶粉6000g,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浓缩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分别用纯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丙酮洗脱,各洗脱组分浓缩,分别得到样品:M20(纯水洗脱后,20%乙醇洗脱下组分);M40(20%乙醇洗脱后,40%乙醇洗脱下组分);M60(40%乙醇洗脱后,60%乙醇洗脱下组分);M80(60%乙醇洗脱后,80%乙醇洗脱下组分);MA(80%乙醇洗脱后,丙酮洗脱下组分)。样品P40,P60,P80,PA同(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合成抗氧化剂。用清除有机自由基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的方法评价样品抗氧化活性。通过研究DPPH溶液吸收光谱,高浓度和低浓度DPPH溶液体系中加入TBHQ、BHT、M40后的吸光值变化,DPPH溶液质量浓度与吸光值的关系等,得出以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样品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的方法中,反应体系反应40min后测定结果稳定,测定波长为518.4 nm。通过测定TBHQ、BHT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_(50)值(当清除率达到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样品IC_(50)值分别为:TBHQ(21.14mg╱L),BHT(42.09mg╱L),M20(141.11 mg/L),M40(108.40mg╱L),M60(177.38 mg/L),M80(268.21 mg╱L),MA(837.67 mg╱L),P40(173.26 mg╱L)、P60(319.82 mg/L),P80(519.67 mg/L),PA(364.50mg╱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TBHQ>BHT>M40>M20>M60>P60>P40>PA>P80>MA,其中以M20,M40,M60抗氧化活性较强,IC_(50)值分别达到BHT的29.86%,38.85%,23.73%。(5)用清除超氧阴离子(O_2~(·-))的方法评价样品M20,M40,M60,M80,MA,TBHQ抗氧化活性。通过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物的吸收光谱,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邻苯三酚浓度,缓冲液pH值对清除率的影响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方法中,测定波长为319.5 nm,反应体系反应1min后测,测定9次,每分钟测一次,共测9min,自氧化速率V_0=0.035,反应体系加入邻苯三酚0.3mL,缓冲液pH值为8.2。以IC_(50)(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浓度)作为评价样品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指标。样品IC_(50)值分别为:M20(402.56 mg/L),M40(298.69mg/L),M60(352.68mg╱L),M80(320.58mg/L),MA(459.68mg/L),TBHQ(95.01mg╱L),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TBHQ>M40>M80>M60>M20>MA,和TBHQ的IC_(50)值相比,样品M20,M40,M60,M80,MA分别达到TBHQ清除能力的23.60%、31.81%、26.94%、29.64%、20.67%。(6)用清除羟自由基(·OH)的方法评价样品M20,M40,M60,M80,MA,TBHQ的抗氧化活性。通过研究Fe~(2+)与邻二氮菲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吸收光谱,样品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样品清除羟自由基的方法中,测定波长为509.1nm。在清除率为50%时,各样品的浓度远高于TBHQ,在清除率为70%时,以TBHQ的浓度为基准,样品M20,M40,M60,M80,MA的清除能力分别相当于TBHQ的清除能力的33.54%,40.55%,39.36%,22.36%,3.35%,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TBHQ>M40>M60>M20>M80>MA。(7)通过在猪油中加入M40,M60,P40,P60,TBHQ,BHT,把猪油放入70℃烘箱中,每隔24h测定其过氧化值(POV),结果表明:M40,TBHQ,BHT抗氧化作用明显,M40抗氧化作用基本达到了TBHQ,BHT的效果,M60、P40、P60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8)通过测试M20、M40、M60、M80、MA对棉花红腐菌(Fusarium spp)、苹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番茄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endahl),P40、P60、P80、PA对棉花红腐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试验,结果表明:样品M20、M40、M60、M80、MA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48h时,对棉花红腐菌、苹果炭疽菌、番茄枯萎菌的EC_(50)值(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0%时,抑菌剂的浓度)最小的样品及其EC_(50)分别是:M20(1.10g/L),MA(0.49g/L),M80(0.704g╱L);72h时,对棉花红腐菌、苹果炭疽菌、番茄枯萎菌的EC_(50)值最小的样品及其EC_(50)分别是:MA(0.75g/L),MA(1.28g╱L),M80(2.3g╱L)。高浓度(10g╱L)样品P40,P60,P80,PA对棉花红腐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P80为效果最好,在120h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还能达到98.8%。

吴惠妃[8]2016年在《当归芍药散治疗AD的入血生物活性成分及复方对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经典名方当归芍药散血中转移成分,探讨复方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为探明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痴呆的药效物质基础和配伍机理打下基础。方法:运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检测当归芍药散水提物中主成分有效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方法,运用多维液质技术对有效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进行鉴定分析,考察有效主成分在大鼠中的入血情况。分别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含量的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方法学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验证,并应用到测定血浆样品中当归芍药散提取物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的含量。SD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10mg/kg、丁烯基苯酞15mg/kg和泽泻醇B 15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连续取血,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各组药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HPLC-MS/MS法检测到当归芍药散的主要成分有40个,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血清中检测到22个化学物,UPLC-MS/MS法检测到当归芍药散的主要成分有34个,大鼠灌胃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物后血清中检测到25个化学物,并对当归芍药散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川芎内酯A、丁烯基苯酞、藁本内酯、泽泻醇B、白芍苷、芍药苷、白术内酯III、白术内酯II、茯苓酸、儿茶素很可能为当归芍药散主要的入血成分。本实验建立了满足大鼠血浆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的HPLC-MS/MS含量测定的方法。分别对复方组、丁烯基苯酞对照组、泽泻醇B对照组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组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的Cmax和AUC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显示川芎内酯A、丁烯基苯酞、藁本内酯、泽泻醇B、白芍苷、芍药苷、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茯苓酸、儿茶素很可能为当归芍药散主要的入血成分。血浆样品中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含量的HPLC-MS/MS分析方法符合体内含量测定方法学要求。当归芍药散的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的Cmax和AUC显著高于单体丁烯基苯酞、泽泻醇B。

盖晓红, 刘素香, 任涛, 刘毅, 田成旺[9]2017年在《银杏化学成分、制剂种类和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银杏Ginkgo biloba的叶片和果实分别被《中国药典》收载,主要含有银杏黄酮、萜类内酯、酚酸类、异戊烯醇、甾体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以银杏提取物或有效成分开发的制剂有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滴丸、糖浆剂、酊剂等类型,临床上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也出现过敏、腹泻、出血、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报道。对近年来有关银杏及其制剂的化学成分、剂型种类和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原会俊[10]2016年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鼠血浆和脑脊液的成分辨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1实验目的本文采用健康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UPLC-Q-TOF-MS和UPLC-QQQ-MS质谱为分析手段,建立血浆及脑脊液的指纹图谱,分析银丹心脑通吸收入血和进入脑组织的成分;同时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吸收入血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及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的分布规律,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辨识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体内的有效成分,为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如下:2实验方法和结果2.1基于UPLC-Q-TOF-MS手段,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血浆和脑脊液指纹图谱研究本实验采用UPLC-Q-TOF-MS,对灌胃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后大鼠的血浆和脑脊液样品进行了测定,从血浆样品中共鉴别出18个原型化合物,其中银杏内酯4个,三羧酸类1个,酚酸类5个,二萜醌类4个,皂苷类4个;从脑脊液样品中检测出来7种成分,均来自于血浆中的原型化合物。从血浆和脑脊液中的鉴别出的化合物对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2.2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根据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9种成分的Tmax分别为:银杏内酯A 0.75 h,银杏内酯B 1.00 h,银杏内酯C 1.50 h,白果内酯0.75 h,槲皮素0.33 h,山奈酚0.50h,异鼠李素0.33 h,丹参酮ⅡA 0.25 h,丹酚酸B 0.75 h;9种成分的Cmax和AUC0-t分别为:银杏内酯A 76.31 ng·m L-1和490.92 ng·m L-1·h-1,银杏内酯B 76.54 ng·m L-1和610.18 ng·m L-1·h-1,银杏内酯C 35.35 ng·m L-1和281.80 ng·m L-1·h-1,白果内酯48.70 ng·m L-1和365.97 ng·m L-1·h-1,槲皮素45.02 ng·m L-1和410.34 ng·m L-1·h-1,异鼠李素27.85 ng·m L-1和319.17 ng·m L-1·h-1,山奈酚49.90 ng·m L-1和401.33ng·m L-1·h-1,丹参酮ⅡA 38.34 ng·m L-1和167.20ng·m L-1·h-1,丹酚酸B 32.00ng·m L-1和118.17 ng·m L-1·h-1;9种成分的T1/2从2.69 h到12.17 h。根据UPLC-MS/MS的实验结果,发现黄酮类成分和丹参酮ⅡA Tmax相对较小,吸收速度快,入血后能迅速达峰;银杏内酯类成分和丹酚酸B吸收相对较慢。9种成分的MRT均大于5h,最高可达17 h,故一日三次能保证使大部分成分达到稳态血药浓度,为其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从9种成分的Cmax以及AUC可以看出,虽然9种有效成分在体内含量均不是很高,但其药理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有关。2.3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鼠脑组织和脑脊液中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在脑组织中没有检测到黄酮类成分,原因可能是其在血浆中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酯键结合后影响其透过血脑屏障。丹酚酸B也未检测出来,因为其为水溶性成分,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比脂溶性成分差,其提取回收率不高且最低检测限比较高,影响含量的准确测定。脑组织中成分含量较血浆中均有所下降,银杏内酯类成分在1 h时含量最高;丹参酮ⅡA含量相对较低,能很快吸收入脑,在30 min含量最大,且在6小时内均能检测到,提示各成分在脑组织中驻留时间较长。脑脊液中各成分含量远小于脑组织中的,这可能是因为脑组织和脑脊液之间屏障的存在。3结论综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后,在血浆和脑脊液中鉴别出了多种成分,揭示了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药效物质可能主要来自银杏和丹参。对银杏和丹参中的9种成分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药时曲线并且研究了其中几种成分在脑组织、脑脊液中的分布情况,得出了9中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明显,为阐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不同来源银杏叶资源化学研究[D]. 姚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陈西娟, 王成章, 叶建中.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8

[3].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银杏酚酸脱除工艺的研究[D]. 辛云海.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及其抗氧化研究[D]. 刘岿. 兰州大学. 2016

[5]. 基于化学信息学方法的中药作用机理模拟研究[D]. 张静晓.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6]. 心脑血管类中药的网络药理学初步研究[D]. 苑婕. 广东药学院. 2014

[7].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与铺地竹(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郭雪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8]. 当归芍药散治疗AD的入血生物活性成分及复方对其生物利用度的影响[D]. 吴惠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9]. 银杏化学成分、制剂种类和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盖晓红, 刘素香, 任涛, 刘毅, 田成旺. 药物评价研究. 2017

[10].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在大鼠血浆和脑脊液的成分辨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原会俊. 首都医科大学. 2016

标签:;  ;  ;  ;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