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企共建模式下家庭医生工作室的运行及对于中青年职业人群服务效果研究论文_徐青艳1,李荣1,李清1,陆阅2,陆海峰1*

1上海市闵行区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12

2上海市七宝中学 201101

[摘要] 目的 总结和评价上海市闵行区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对中青年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 浦锦社区卫生中心在党建引领下开展医企共建活动,在两家航天企业公司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构建以中青年职业人群健康需求为主体,以方便快捷和精准精细为理念,覆盖“助医、助药、助康、转诊”四个方面的“一体两翼四覆盖”服务新模式,对企业职工健康管理,并从年签约量、服务量、服务知晓率、满意度等质量指标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共签约320人,服务量1250人次,助药280人次,预约转诊90人次,中医理疗服务185人。使职工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率45.53%上升至80.34%(P<0.05),家庭医生签约以及签约后服务项目(长处方、预约转诊、家庭病床)了解较多;对企业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群管理控制率升高(P<0.05)。对于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提高(P<0.05),主要体现在就诊便捷、上门诊疗、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方面。 结论 医企共建家医生工作室为中青年职业人群搭建了快捷和便利医疗平台,增强职工的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在职职工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感受度,有效延伸社区卫生服务,做实家庭医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 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中青年职业人群;服务效果

上海市闵行区自2015年开始试点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旨在为家庭医生及签约居民搭建一个固定的沟通、协作、服务平台,这一举措在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在职人员的健康管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1],事实上中青年职业人群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的感受度比较少,因此上海新医改提出了“功能社区”的概念[2],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深入企业、楼宇,为企业工作人群提供高效快捷的健康服务方式。本文以浦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企共建模式下,在辖区内两家航天企业内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实践为研究,评估家庭医生服务对中青年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以及影响。

1.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设

1.1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设内涵

在上海市闵行区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浦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与辖区内两家航天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并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试点工作。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2个,负责企业职工的签约式服务和健康管理, 辖区服务总人数达到约3000名,管理高血压285 名,糖尿病 82名。

1.2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配置设施

1.2.2 家庭医生工作室布局 ①场所设置:工作室设置在企业中心内部,面积20 m2。室内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卫生,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功能布置:分为诊疗区,设置办工桌1张、诊疗床1张,屏风1个,用于全科医生和专家顾问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和评估场所;资料区,设置资料柜若干,开展慢性病随访管理、健康档案、转诊等后续资料的存放;访谈区(评估指导区),设置家居座椅1套,用于工作室开展健康咨询、营养指导、用药指导、专家预约评估、心理疏导、签约服务等。

1.2.3 常用设施配置:配置常用基本的办公设备,日常基本医疗服务(门诊、巡诊、出诊等)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设备,见表1。

1.3 家庭医生工室人员构成 由1名全科医生、1 名社区护士、1 名公卫医师和 1 名三甲医院专家顾问(医疗专家顾问)、其他成员(1 名企业志愿者、医务社工)等构成。

1.4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服务模式

1.3.1 服务理念 以企业职工常见疾病类型及健康问题为需求,以方便快捷和精准精细为服务理念,使企业职工与工作室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获得更优质、 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1.3.2 服务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医企共建活动,根据“1+1+1”家庭医生签约后服务项目,由家庭医生及其服务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管理、体检报告解读、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门诊预约、预约转诊等服务。

(1)助医:为职工签约建卡、实施动态管理。开展各种途径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做好签约后健康评估工作,制订健康管理方案,提供持续性健康管理。不定期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宣传, 提高辖区内职工的知晓率; 完成年度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各项考核指标,配合完成家庭医生制服务项目化工作的实施和协调。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居民学习中医保健操,对于颈椎病、腰椎病职工开展穴位按摩、中医理疗、红外线照射等中医治疗。

(2)助药:为了给企业职工带来便捷,由家庭医生每周定时定点为责任辖区内已经签约企业职工开展代配药服务,梳理和规范代配药标准化流程,由企业安排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以及药品的发放,使企业职工在工作期间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的优惠政策,依据长处方、延方政策,方便企业职工获得便利。

(3)助康:开展自助体检、自助预约、自助查询、满意度测评等服务;对于企业职工的常见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甲状腺疾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胃肠疾病等组织健康知识讲堂,派发健康资料;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定期检测其血压血压、血糖水平,提高规范管理率。

(4)转诊:为签约企业职工提供预约和转诊,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利用医联体预约平台、仁济南院-市五院-浦锦社区转诊绿色通道等途径为职工提供便捷的转诊、 会诊服务。

2.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效果评价

2.1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模式评价方法 主要从从年签约量、服务量、服务知晓利用、满意度等质量指标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

本课题总结了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以来的工作。为企业职工建立个人基本健康档案,了解企业职工的医疗需求,给予基础卫生服务、健康综合服务以及疾病个性化管理。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前后对企业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于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前后(家庭医生工作室开展1年)对职工进行调查。两次共发放问卷约800份,两次有效回收率为90%以上。内容包含(1)对于常见疾病(颈椎病、腰椎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胃肠疾病)等健康知识的了解和知晓程度,主要涵盖疾病的诊疗过程、预防措施、中医调养;(2)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签约情况,基层首诊、预约情况;(3)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的评估包括:排队等候、就医便捷、上门诊疗、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免疫预防、心理咨询和定期体检 8 个条目。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效果评价结果

2.3.1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及服务量提升 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医企共建家庭医生工作室至2018年底共签约320人,服务量1250人次,助药280人次,预约转诊90人次,中医理疗服务185人次。

2.3.2企业职工健康管理能力提升 80.2%亚健康人群表示愿意选择戒烟、合理饮食、舒缓情绪等健康或者预防有益的行为。开展工作室后企业职工对于常见疾病颈椎病、腰椎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45.53%(375例,共824例)上升至80.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于5中医适宜技术了解增加,主要包括中医理疗、红外线照射等。

2.3.3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明显提高 工作室建立后企业职工感受度明显提高, 纷纷反映就诊环境得到改善、 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也更加充实与贴近需求,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率提高(P<0.05),家庭医生签约以及签约后服务项目(长处方、预约转诊、家庭病床)方面了解增多。

2.3.4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及控制率得到提升 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90.5%VS 97.2%, χ2 值76.35)、 控制率(65.4%VS 98.6%, χ2 值266.35)较开展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7.5%VS 98.2%, χ2 值135.64)、 控制率(68.5%VS 82.6%, χ2 值36.4)较开展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5 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明显提高 企业职工对于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提高(P<0.05),主要体现在就诊便捷、上门诊疗、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方面。

3.讨论与思考

3.1 医企共建模式下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新型健康管理平台,促使社区医疗服务的下沉

家庭医生是当前我国发达城市医改政策中一项重要的举措。这一举措的推行最初是在上海为试点,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家庭医生工作室”这一全新的理念。家庭医生工作室成为了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的桥梁[3-4]。而医企共建模式下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平台,也是新型的健康管理平台,相比较一些由第三方执业点、第三方健康管理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家庭医生的服务效能,由家庭医生及其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的健康服务,促使社区医疗服务的下沉,可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3.2 中青年职业人群健康问题凸显,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明显,有效健康管理模式有待探索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中青年职业人群承受着巨大压力,由于工作强度大,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以及长期的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健康问题突出[5]。有研究表明企业员工健康隐患排在第一、二位为腰、颈椎疾病及肠胃疾病,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排在第3-5位[6],57.22%的白领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本研究也针对根据职工需求,为企业在职工作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增强企业员工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健康知识,改善职工的亚健康状态,增加企业职工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社区医疗的感受度,探索形成精准、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

3.3 家庭医生工作室可实现服务模式的优化,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依托家庭医生工作室为载体,可以提供就诊指导、用药指导、转诊指导、心理疏导、营养指导、热线电话等多种服务,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7]。本研究中企业职工对传统中医适宜技术表示很大的兴趣,这也与之前研究[8]相一致,启迪我们在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开展中,可增加中医特色,打造最强家庭医生团队。品牌与能力建设是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家庭医生应对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居民健康管理需求。

有研究表明,当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仍缺乏了解和信任[9]。社区居民对于家庭医师的依从性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中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控制率,也提升了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性。

3.4 增加中青年人群对于家庭医生服务宣传力度,发挥社区医疗的优势,促进分级诊疗,为推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发挥作用

全科医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家庭医生全科医疗能力尚需提高;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学尚不了解,对家庭医生在医疗服务中的功能定位认识不足[10],本研究也表明中青年人群对于家庭医生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仍需要增加宣传,需采取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真实地对家庭医生制实施情况进行报道,提高企业职工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增强其对健康管理的意识。积极构建家庭医生工作室,提高社区医疗服务在就诊便捷、上门诊疗、服务态度、健康宣教、心理咨询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契约式服务、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全面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医企共建下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设为中青年职业群体搭建了优质服务的平台,有效提升了企业职工的健康管理能力。但本研究的实施时间较短,家庭医生工作室数量也具有一定局限性,故部分数据尚不能获得,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验证、完善。

参 考 文 献

[1]郭建花.航天某单位职工慢性代谢性疾病现状分析[J].卫生与健康,2013,12(10):36-37.

[2]余溪,张天晔.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2011,25(10):119-120.

[3] 肖峰,张兴元,于爱花.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31-33.

[4]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本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2013-12-2)

[5] 潘毅慧,姚有华,刘登 闸北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探讨[J].社区卫生保健,2011,10(4):236-243.

[6] 江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制度特征及效率评估——基于上海长宁区的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4,4;3l-33.

[7]Gravelle H, Morris S,Sutton M. Are Family Physicians Good for You?Endogenous Doctor Supply and Individual Health[J].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0, 43(4):1128-1144.

[8] 张引,徐学凡. 企业白领家庭医生制度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3(12):3160-3161.

[9] 肖峰,吴小岭,赵德余.家庭医生制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新探索[J].中国市场,2012,(29):84-90.

[10] 贺小林,梁鸿,江萍,等.上海市长宁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探索的政策成效与绎验[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6):14—16.

论文作者:徐青艳1,李荣1,李清1,陆阅2,陆海峰1*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医企共建模式下家庭医生工作室的运行及对于中青年职业人群服务效果研究论文_徐青艳1,李荣1,李清1,陆阅2,陆海峰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