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明

底板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郑州市 450046)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高层、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也应用了许多新型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才能满足施工需求,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在应用时可以提高建筑的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要设计好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选择水热化反应较小的原材料,同时也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其出现裂缝的现象,实现综合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底板;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讲,在实现过程中,因为其属于系统化的工程,所以在影响因素当中也有很多。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讲,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从温度以及监理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管控,这样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得到保证。

1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

我们所说的大体积混凝土大部分是指其巨大,而且不容易发生水化热的现象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能够有效地今年由于混凝土在内地和外界环境的束缚下,会因为温度太高收缩裂缝带来施工工艺方面的许多的问题。混凝土是一种十分脆的材料,但是抗压强度比较优秀,拉伸变形方面也比较出色。但是他也存在着结构断面一般尺寸较大的问题,在混凝土浇注成功后,水泥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所以会导致弹性模量迅速减小,因为弹性模量变小的原因会进一步约束拉应力的产生。但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暴露在外,它的表面雨水和空气接触比较多,所以内外基础温差也可能会比较小。我们一般不会允许拉应力在大崎一混凝土的设计结构中出现,但是由于温差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会使单品混凝土结构出现巨大的拉应力,而且我们现在并不能够做到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所以音乐温度裂缝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2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前,施工人员都会进行反复的试验,确定最适合应用在施工中的混凝土比例。粉煤灰也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的主要原料,选择的粉煤灰质量和各项规格都要满足施工质量标准,还需要能与其他添加剂很好地进行融合。抗裂防水剂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应用性能,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不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裂缝现象,将其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底板施工中是非常有效果的。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和之前,还会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试验,观察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确定各种反应都在合理的范围内之后,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材料在拌合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水热化反应,也需要提前做好相关试验,才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2.2浇筑混凝土

(1)泵管检查

使用汽车泵、机载泵运输和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堵塞泵管的问题,需要提前在管道和料斗上洒水,可以起到润滑效果,减少因为混凝土粘结在管道内壁上,影响浇筑效率。然后进行各泵管的检查,确定不存在问题后,进行泵送混凝土。泵管后期使用过程中也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泵管运行状况,如果有异常应立即报告,避免出现大的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分层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1)由外向内浇筑,先将泵管放置在底板外侧边缘部位,达到浇筑高度后再继续向内移动,这样可以提高浇筑效果。2)分层浇筑,下料口混凝土要正好覆盖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出现分层和裂缝情况。通常来说,每400mm作为1个层级,进行分层浇筑。3)连续浇筑,同一模块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2.3大体积混凝土搅拌和供应

在大体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全面的控制,对于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石子,需要再进行保存和管理是利用棚舍对其进行遮阳,避免其处于阳光下,同时还可以通过水冲洗来对石子进行降温,所使用的水可以从地下进行抽取或者采用冰水,水温应该尽量保持在10℃以下。用这种方法降低拌和水的温度,从而达到对拌和温度进行降低的效果。实际搅拌作业是由微机进行全自动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原材料添加的过程中,各项原材料经计量之后,存在的误差都在控制允许范围之内。搅拌的时间不能够低于120s,而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来讲也是如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运输,不能够超出规定时间,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凝结。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搅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现场调度人员与运输人员进行紧密合作与配合,将混凝土现场浇筑的速度以及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进行计算,确保时间处于允许范围之内,保证混凝土不会出现冷缝现象。

2.4温度的测量及控制

温度的测量及控制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温度测量时,主要应用了无线测温仪系统,可以对施工范围进行全面监测。对于底板部位,整体面积比较大,设置了多个测温点,同时也设置了大气气温测温点,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材料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在内部出现水热化反应时,可以及时了解,施工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内部热量散发出来,避免温度应力过而出现裂缝。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对地板混凝土结构进行温度测量,特别在混凝土发生水热化反应期间,要缩短测量次数间隔。待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可以在6h~8h左右测试一次混凝土的温度,在测量混凝土温度的同时也需要对大气环境中的温度进行测量,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结合测量结果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每一个监测点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都要准确记录,其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后续质量方面的检验有着参考作用。

结语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如今高层建筑当中使用得越来越多,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解决方法已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仍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新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爱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广东建材,2016:679-680.

[2]刘飞,李庆军.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J].陕西建筑,2016:243-246.

作者简介:刘明,宁夏中宁县新堡镇人,职称:学生,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论文作者:刘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底板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综合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