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县洗朔线-悬空寺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探讨论文_高毅

太原晋万通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山西省加快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设,推进“六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景点也由过去的大景区向特色农村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以及扶贫旅游转换。同时,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产业,成为国家和山西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对于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意义重大。

2现状分析及规划发展

浑源县主要旅游景点有恒山、悬空寺、千佛岭、汤头温泉、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浑源永安寺、律吕神祠、海藏寺等。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县是大同市第一旅游资源大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胜地和道教发祥地,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量。

浑源县洗朔线-悬空寺旅游公路是以S303(洗朔线)与柳河西侧进村水泥路平交处,距离柳河桥85米,在主线K1+129左侧设一条支线连通S203(大灵线),主要服务于悬空寺旅游景区,里程4.223公里。现有临近景区的道路S303(洗朔线)、S203(大灵线),连接景区段道路技术指标差,陡坡路段在9%以上纵坡,再加上交通量的很大,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发展。

浑源县洗朔线-悬空寺旅游公路工程的实施,将成为连通悬空寺景区主要通道,也是大灵线(S203)交通压力的瓶颈要塞,更是沿线老百姓脱贫致富、进行农业生产和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对促进人流、物流及信息流的形成和集散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对沿线村镇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将带动浑源县旅游业的发展,为各大景点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更大便利,同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发展快捷便利和环境优美的旅游通道,对促进浑源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浑源县旅游精品路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可行性论证

是落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

目前,省旅发委已形成“三大板块”旅游规划实施工作推动方案,主要包括宣传报道、组织推进、项目包装及招商、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努力以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景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锻造“三大板块”突破性开局。“踏访黄河,探源文明”“跨越长城,边塞古风”“历史脊背,山水太行”,在这样的主题定位下,2020年我省将打造成“城景通、景景通”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网络。

4是改善行车条件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需要

在拟建项目走廊带,与拟建项目平行的主通道以省道S203(大灵线)为主,主要作用为S303(洗朔线)和S203(大灵线)连接悬空寺景区停车场的直接通道,悬空寺年客流量在70万以上,黄金周日客流量均在2万人以上,且每年均有10%的递增趋势,每到节假日,本路段严重拥堵影响出行。

拟建项目起点接S303(洗朔线)T型交叉,与S203(大灵线)平行呈西南走向位于柳河南岸,在主线K1+129左侧设一条支线连通S203与汽车站对面路顺接,在到达景区前可以直接连通至悬空寺景区,可极大减轻S203(大灵线)交通压力,满足交通量需求。

5是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路网的通行能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显现。农村公路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道路,迫切需要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畅通渠道。

农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钮带,在建设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作用。加快发展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可以畅通与扩大各村与乡、县的信息合作商品流通的渠道,是各村的特色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6是完善区域路网、发展旅游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区域内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网结合,共同构成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增强路网的可靠性,实现路网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将极大的改善S203、S303在悬空寺景区断柳河两岸的交通压力,减少道路的拥堵,同时也为周边景区增加了客流量,交通和流畅性,为沿线及大同片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也为农业、工业发展迈进了一大步。

7是确保安全出行的需要

近年来,公路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各地掀起修路热潮,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但是,在有些公路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让我们看到农村的公路安防工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问题在于原有S203衔接悬空寺景区段道路路况差,道路安防设施不全,安全意识较差,多数处于路基一侧紧靠深沟、高边坡,弯道半径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通达、通畅及安全。公路的安防工程实施,为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行及促进离石区交通的安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实施将是一条促进旅游业发展、合理开发景区、发展地方经济、合理分配交通流量、利国利民,于村镇经济发展大有裨益的人民富裕之路。

8主要结论

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规定在进入景区大门前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进入景区大门后到终点段采用四级公路标准,支线段采用三级公路标准。本项目三级公路段设计速度采用30km/h,四级公路段设计速度采用20km/h。

三级公路段路基宽度7.50米,行车道宽2×3.25米,两侧路肩宽2×0.5米,路肩全部硬化;四级公路段路基宽9.5米,行车道采用6.5米宽,临河段设置3米宽人行道,隧道净宽10.25米,桥梁净宽8.75米;支线段结合景区规划路基宽度22.5米,行车道宽15.5m,两侧设置3.5m人行道;另外石拱桥宽6米,为连接主线和S203(大灵线)的人行景观桥。

采用技术指标表

9项目综合性影响及对策

本项目服务于浑源县,公路的建设能够改善当地交通,带动沿线旅游经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实现脱贫目标。虽然公路建设会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正效应,但也不可避免的在其建设和运营期间对沿线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对公路沿线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保护,应树立“预防为主” 的理念,并做好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修复工作,或创造新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实现环境保护和公路建设并举。

10问题与建议

(1)本项目接近景区,又在柳河沿岸,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对线位进一步优化,减少大挖大填,控制工程规模,注意对项目周边山体植被的保护,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2)为了避免过往车辆和人员不影响工程施工,建议施工期间设置修建公路公告、警示标志,合理规划绕行路线;

(3)下阶段加强地质的勘察工作,进一步探明不良地质地段、范围,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050-2017.

[4]《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

论文作者:高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浑源县洗朔线-悬空寺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探讨论文_高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