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地位和关键战役(一)_国民经济论文

中国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地位和关键战役(一)_国民经济论文

中国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之地与关键一役(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之地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其改造与再振兴是中国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之地与关键一役

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其改造与再振兴的问题应当提到中国工业化和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之地与关键一役的高度来认识,应当提到“九五”和本世纪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难题集中体现于东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已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从关系全局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面看,如果“九五”期间受原计划体制影响最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不能在改革上有重大突破,区域经济所拥有的庞大固定资产存量不能加入市场经济运行,国民经济整体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全国最大的重、化工业区域的产业结构不能实现顺畅调整而仍然依赖大量资源投入维持增长,全国最重要的技术装备供应区域自身的技术改造不能尽快完成,国民经济整体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就不可能完成。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由于历史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治理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目前一些区域经济已经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一些重要的煤炭、石油、金属矿山基地的采掘成本正在加速度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已经引起了区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广泛担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践与理论上的突破,与老工业基地改造方面的突破密切相联。从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方面看,一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密集地;另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要依靠。可以说,“九五”是历史留给我们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最后期限;而振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突破口就在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另外,重要基础产业的振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问题,国民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问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区域性失业形势严峻与新贫困人口加速度涌现等紧迫性问题等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密切相联。

国民经济战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集中于东北,对国民经济威胁最大的矛盾集中于东北,但中国发展与改革新的期望也在于东北。“九五”与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当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综合性配套改造之路

对东北老基地改造,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侧重于针对一个方面,相互协调配套性差。现在看来,解决老基地改造问题要注重综合性政策体系配套,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备彻底改造,贯彻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体系、扶持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培育升级产品、安置职工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解资金矛盾、保护资源与治理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要互相联系起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性配套改造的政策体系包括七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国民经济整体需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要密切结合。一个必须明确的认识是,老工业基地只能在不断扩大再生产中才能完成自身的改造,而不可能“停下来”或放慢速度改造。否则潜在危机会立即显现,各种矛盾会同时趋于激化,区域经济有可能很快陷于“休克”。一方面老工业基地不能指望靠降低对国民经济整体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的支持程度来加大自己的改造力量,要在发展中实现再振兴;另一方面中央要对老工业基地的扩大再生产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做出切实的战略安排。二是普惠性政策与区别化政策相结合。从“八五”开始,国家政策已经从“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换,一般不再开辟财税优惠区别化政策的特殊区域。但考虑到普惠性的规模经济政策、结构调整政策、技术改造政策和正在制定中的衰退产业转产政策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特殊意义,这些政策的重点实施区域选择应当有目的地与老基地改造相结合。三是产业政策要与金融政策、进出口政策密切结合。我国重工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配置地在东北,而以深交所、上交所为代表的资金聚集地却在南方,在我国目前实行存贷比例管理的体制下,这种产业重心和金融中心空间分离的状况背离了重工业化过程中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密切结合的一般规律,使老基地改造得不到大规模信贷资金的支持。国家对重点工程进口机械设备提供“信用证规模”的政策应逐步转为向国内订货提供买方信贷的政策。这对老工业基地装备业的发展与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四是解决表层问题的政策和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政策相结合。一方面,老工业基地改造不能忽略直接面临的具体问题,对表层的资金问题、就业问题等要拿出能短期见效的对策;另一方面,要尽快对中层次的技术手段滞后、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对深层次的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矛盾、提高生产率与保护劳动者利益矛盾、政企分开与市场不完善及企业竞争能力不足的矛盾等问题尽快采取政策措施。五是重点突破政策和普遍展开政策相结合。我国原有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的重要缺陷之一是缺乏由点到面的过程,既难于取得经验,又无法有针对性的调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上,一方面是区域内各地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是许多工业城市具有矛盾相对集中的典型特点。新的政策体系应当特别强调点面结合,各项政策一定要有先行试验过程,在典型区域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这对降低政策成本和时间代价,对提高政策效力和避免政策反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六是发展政策与改革政策相结合。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一方面,要不断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力度,在加快要素市场发育、尽快解除企业包袱、规范市场规则、培育多种所有制形式等方面走得更快一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措施要更彻底一些;另一方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就业“铁饭碗”、实行政企分开和把企业推向竞争第一线等方面改革要有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特点和体制惯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注意避免改革造成区域性的矛盾激化局面。七是国家综合部门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密切结合,各产业发展政策密切结合。区域内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要考虑产业整体振兴的要求;轻工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对衰退产业转产的扶持政策,发挥吸收就业的功能;环境治理要和经济发展充分协调;机械装备业要尽力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武装作用等。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最大政策措施是改革

从目前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于全国总体水平,而社会利益矛盾的激化程度高于其他地区。其中特别尖锐的是企业依靠贷款扩大再生产和生活水平绝对下降的人口正在加速度涌现两种现象并存所代表的积累与消费矛盾;企业企图通过“破产”方式摆脱债务负担现象普遍化所代表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利益对立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特殊性与难度,一是企业既受到旧体制的严重束缚,又对旧体制深存依赖;二是所有制严重单一,对任何一方面经济关系实施调整都会对区域经济整体形成全局性影响。“九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进程需要大大加快,其重点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善所有制结构,使区域经济能够在国有企业调整过程中更多地获得其他经济成分增长的支持;二是尽快剥离企业的社会、冗员和债务三大负担,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发育各种要素市场,加快资产优化重组步伐;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形成竞争就业机制。一方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各项措施应当率先在东北地区实行;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东北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特殊性,城市经济及就业对少数特大型企业依赖严重等特殊性,形成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特点的改革模式。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把就业问题摆到刻不容缓的位置

对本溪的典型调查显示,这个155万人口的工业城市中,“放假”职工已达11万人,在岗人员中还有1/3待剥离,六个月不开工资的已有4万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事实上一个城市新贫困人口群正在产生。这种现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专家们呼吁,老基地改造要把就业问题摆到刻不容缓的位置;这一危机正在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各项政策一定要结合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展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是结构性的,远非社会保障制度所能承受。这一迫切性矛盾不能缓解,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战略措施就没有实施的社会基础,社会安定就没有保障,各项经济政策就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从典型调查的情况看,现有区域发展战略中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以及对策措施都是远不充分的。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各项政策中,要结合衰退产业调整政策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向区域内导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把能够容纳更多就业的轻工业、第三产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政府要承担起对职工进行再就业训练的职能。总之,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绝不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者利益趋向于对立的过程。

五、加快产业结构转换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关键点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一是来自体制性因素;二是来自结构性因素。专家们一致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转换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关键点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有四方面重点:一是原有主导产业要走规模经济之路、技术工艺更新之路、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之路,使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快于资源消费增长。二是加速替代产业的培育,形成新的区域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区外分工和更大范围的要素优化重组;特别注意扶持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三是格外强调扭转“重重轻轻”格局,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政策和地方战略措施中都要对轻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提出明确目标,规定投资比例。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已成定局,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为区域经济逐步摆脱采掘工业增长的束缚创造更多机会。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企业自我积累水平和减轻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实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利用规模经济、解决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实现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较少污染,特别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转换速度。

六、区域振兴要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振兴密切结合

来自各部委的专家着重指出,“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产业振兴。我国亟待振兴的产业可以大致分三大类,一类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技术水平、产业质量严重滞后的产业,如钢铁、水泥;一类是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将居于支柱地位,但目前规模与其他产业严重不相称,正处于超常规增长过程中的产业,如汽车、化工;再一类是对工业化和民族经济振兴意义重大的产业,一方面是国民经济急需和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是产业自身技术改造任务艰巨,生产能力闲置严重的产业,如成套设备制造业。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这三类产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配置地,因而区域振兴要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振兴密切结合。一方面产业振兴政策措施的空间指向要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要努力支持产业振兴的目标。具体说,钢铁工业应当把鞍钢、本钢的大规模技术改造作为提高产业整体质量的重要战略措施;东北地区雄厚的机械加工能力应当为汽车工业扩张提供广泛的专业化协作条件;国家对国民经济装备业的扶持应重点体现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设备制造能力的充分利用。

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格外重视人才的培养

许多专家深刻指出,就文化层次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应属人才密集之地。但是这一区域的人才结构是与原有体制格局相匹配的,真正适应“两个转变”的人才并不富集。从企业管理者队伍看,具有竞争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要素聚集能力的人才奇缺;从劳动者队伍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掌握多种劳动技能的人才奇缺。对本溪的典型调查明显反映了这一特点。老工业基地改造不能只局限于要资金和要政策,同样重要的还在于区域内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着重于三个层次:一是要大力加强对干部、职工观念转变的教育,提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必要性的认识。从目前情况看,对原有体制的普遍社会心理依恋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重要阻滞因素之一。二是要积极培育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人才。这不仅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才,也包括发展乡镇企业的人才、发展个体经济的人才。三是要大规模开展多种劳动技能训练,使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产业与劳动岗位的人都能尽快适应产业结构转换需要。

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重视总结国内外经验,尊重客观规律

一些专家特别指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再振兴并非是我国特有现象,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过。我们要努力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总结一般规律,特别要认真研究其他国家曾采取过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资源枯竭区域的产业导入政策、劳动力再就业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新优势产业的培植政策等。从我国自己的实践过程看,也要认真总结过去十几年来“军转民”过程的政策经验、上海老基地再振兴的政策经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经验、特大型城市经济改造的政策经验等。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改造过程看,在过去一些年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也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特别是在80年代初、中期国家对轻工业实行“六优先”政策和80年代中后期国家政策向沿海倾斜的机会中,东北老基地未能明显受惠;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民经济普遍高涨的机会中反而进一步拉大了与东南沿海的距离;这其中的主客观原因应当认真总结。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体系研究,要把对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对特殊性的探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九、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努力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的新带头区域

专家们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形势和前景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相对于其经济规模和资产存量来说是比较滞后的。当前在开放政策的研究中,有不少人提出了对外国资本收购中国企业和抢占国内市场的关切和担心。这一看法已经对东北的对外开放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应当看到,我国在前一战略周期内的对外开放实际是以中小资本、以华资为主的。国际大资本进军中国、外资进入领域从一般消费品业转向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支持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是9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趋势。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东北地区以其结构特征有可能成为国际大资本的主要区域取向。这一发展对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升级、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振兴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决不应收紧,而要进一步放开。放开的政策是向国际大资本倾斜,向钢铁、化工、石油、机械制造以及汽车配件业的整体技术改造和利用规模经济倾斜。应当继续允许与鼓励基础产业的国有企业引进外资和与外资“嫁接”改造。事实上相对于东北工业固定资产存量来说,外资的可能投入规模决不可能将其改造为“殖民地经济”,我们决不要因噎废食。目前东北地区一些项目利用外资的方式转向大规模对外借款,这实际上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国家,不应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

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有必要考虑建立政策试验区

在“七五”、“八五”过程中,我国实际上已经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多为孤立的、分散的,产业、区域各自布点,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迫切性、必要性上看,专家们普遍感到有必要在“九五”期间选择适当工业基地型城市开辟“老工业基地改造试验区”,实行综合性配套改造,找准矛盾、取得经验、形成完整政策体系,然后再全面推广。老工业基地的矛盾暴露得已经比较充分,改造的物质基础已经相对雄厚,建立这样的试验区的条件已经具备和成熟。老工业基地改造实验区并非以国家减税让利为主要目标,其政策取向主要是发展市场机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产业振兴与区域振兴密切结合、区域优势培育与区域综合发展密切结合、区域大规模技术改造与兴地富民密切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各种经济关系趋向协调的局部发展环境。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战略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是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过程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1.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实现关系全局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没有工业固定资产最密集地区的振兴,国民经济整体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原计划体制影响最深的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运行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国民经济整体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就不可能完成。

2.老基地改造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过程中共同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由于历史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治理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践与理论上的突破,可以说与老工业基地改造方面的突破密切相联。

3.老基地改造是实现产业振兴,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我国亟待振兴的产业可以大致分三大类,一类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技术水平、产业质量严重滞后的产业,如钢铁、水泥;一类是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将居于支柱地位,但目前规模与客观要求严重不相称,正处于超常规增长过程中的产业,如汽车、化工;再一类是对工业化和民族经济振兴意义重大的产业,一方面是国民经济急需和依赖进口,另一方面是产业自身技术改造任务艰巨,生产能力闲置严重的产业,如成套设备制造业。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这三类产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配置地和基地重心。老基地振兴过程,就是产业振兴过程。

4.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实现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作用的需要。从十几年来的实践过程看,我国改革进程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可以说,“九五”是历史留给我们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最后有利机会。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密集地,区域经济的再振兴显然不能离开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

5.老基地改造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对外开放走到今天这一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90年代中后期,开放与引进外资的一个新特点是国际大资本集团正在进军中国,外资进入领域正在转向工业化过程中的基础产业。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新阶段。东北老基地的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跨世纪增长过程中东北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热点。

二、对老基地改造的研究要有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探讨客观规律性,又要探讨我国老基地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特殊性;既要把具体问题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要把理性思考应用于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一不要空谈,二不要把主观愿望代替规律。

2.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由于东北是我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配置地之一,研究东北老基地改造一定要把区域经济振兴和产业振兴密切结合起来,把各部委的政策和地方的政策结合起来,并且要努力找到“条块”结合的具体途径。

3.“点”的问题和“面”的问题相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性改造战略措施与政策体系”课题是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本溪为调查研究对象的,这样一条研究路线,一方面会对促进本溪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剖“麻雀”来发现和解决老基地改造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4.改革与发展相结合。老基地改造的政策体系中最大的政策措施就是改革。这一认识应当没有争议。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在老基地改造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就是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要素投入和优化重组相结合。增量要按新机制投入,存量要依靠市场力量重组。

5.解决治标问题和治本问题相结合。一方面不要忽视直接面临的具体问题,要对表层问题,例如资金问题、就业问题等拿出一些真正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不要就事论事,要去掉现象抓住本质,努力揭示出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并且作出认真分析,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哪些矛盾处于激化状态,激化到什么程度等。我们向中央提出政策建议,一定要有深入分析和确切依据。

6.单项对策探讨和综合性政策体系研究相结合。对老基地改造,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侧重于针对一个方面,相互协调配套性差。现在看来,解决老基地改造问题要注重综合性政策体系配套,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备彻底改造、贯彻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体系、扶持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培育升级产品、安置职工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解资金矛盾、保护资源与治理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要互相联系起来。东北老基地改造迫切需要一个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

三、老基地改造要寄希望于实践中的创造

中央重视、理论界研究等是东北老基地改造的重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创造。我们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的一个经验是,政策首先不是中央给的,而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中央把实践创造的成功之处归纳起来,就形成了政策。事实上目前东北地区省市各级也都形成了自己一套改造老基地的具体规划和设想。一方面老基地改造的研究中要高度重视这些在实践发展过程形成的规划和设想,我们不是把过去成果撇开重新另起炉灶的研究,而是对已有成果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老基地改造的问题是历史与现实多方面问题的积累,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诸方面矛盾的集中反映,不是一两个专家能够“妙手回春”的,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第一线的创造。东北有在我国工业化的长期艰苦历程中久经考验的干部队伍,有在大企业密集集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有大机器训练出来的、具有严密组织传统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是最大优势,是东北的希望所在。寄希望于改革,寄希望于创新,说到底是寄希望于人。把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东北就一定会再创辉煌。

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重振辽宁雄风

辽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地区。“七五”、“八五”期间曾有过很大发展。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辽宁省的发展步伐有些滞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辽宁的发展,1995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会议专门研究了辽宁省问题,给辽宁省以下几项政策:第一,责成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协调力度。第二,明确了国家在“八五”期间每年给辽宁省7个亿的资金延续到“九五”期间。第三,再给辽宁省增加四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同时在文件中写进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问题。

一方面辽宁省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不能在国家身上等、靠、要,应本着自强、自立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解决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努力实施辽宁省二次创业以及优化结构、外向牵动、科技兴省三大战略,促进“两个转变”,重振辽宁雄风。

一、1996年辽宁省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思路要从过去比较注重搞活单个企业转到注重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转到地区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上。1996年力争在企业的破产兼并、资产重组方面有所突破;加大增资减债力度。政府在财力能够承担的前提下,采取地方企业所得税与地方留成增值税按收支两条线的办法进行税收返还,补充企业资本金。再加上20亿元的“拨改贷”资金转为企业资本金,使整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2至4个百分点;在分离企业富余人员、解决企业办社会、办学校问题上有大的突破。

2.进一步完善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抓紧“九五”起步开局工作。1996年要进一步抓好432工程,优先考虑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重点改造三十多户骨干企业,实施203项重大工程项目,带动轻工、纺织、建材、医药等行业发展,实施“两高一深”的改造方针,用高新技术改造原材料产业;重点围绕计算机技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实施重点改造。同时加大煤炭、军工、有色矿山三个特困行业的转产力度,力争“九五”起步有一个良好开端。

3.广泛深入地开展学邯钢活动、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目前企业出现的问题,有机制性的问题,也有体制性的问题;但也有管理上的问题。目前由于企业负担比较重,产品成本比较高,产品消化不了原料涨价等因素,市场竞争能力差。学邯钢要针对企业管理找差距,深入研究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的措施,使产品竞争力更强,更受欢迎。

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外资利用程度。利用外资要达到资金总盘子的1/3。要以存量的优势,扩大局部合资,嫁接、吸引外资。用这种方式,使辽宁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有一个升级、出现一个亮点。

5.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七五”、“八五”过程可以看出,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班子,再大的投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益。因此省委决定由组织部、经贸委会同各市委重点考核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不适应的要坚决调整,这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目前辽宁省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趋势日趋明显,企业两极分化。好的、比较好的占30%,在盈亏平衡点上的占50%,严重亏损的占20%。这样一种情况为什么还能维持?因为重要骨干企业还可以,将局面撑起来了。

2.企业改革分离富余人员、再就业与维护社会稳定矛盾突出。重点表现在煤炭、军工等企业欠发工资达100万人,占全体职工10%。另外脱贫问题严重,农村、城市各有100万人口需要脱贫。

3.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资金缺口的矛盾突出。企业没有自筹能力,又不符合贷款条件,又破产不了、兼并不了;特别是军工企业还必需保留,所以这个矛盾也很突出。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老工业本身,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下世纪的发展。辽宁省有自己有利的发展条件:一是地区城市化程度高,基础好,交通运输、港口条件好,具有优势。二是存量资产大。具有3000多亿元的资产存量。搞活存量是全省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是人才队伍较强。辽宁省输出过很多人才,如果有好的条件是能够干得很好的。

三、结合辽宁省省情制订政策思路

1.要处理好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使辽宁省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全省的工业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很老;二是“一五”“二五”时期的;三是60年代搞起来的,是因为有资源而搞起来的,条块分割严重,中央企业比重大,目前亏损额达22亿多元,超过地方工业。中央企业不活,地方企业就活不了。应调整这方面的比例。中央想干的企业不一定是辽宁省想干的,而地方想干的又不一定符合国家规划。在信贷上,中央企业占的大,地方没有多少余地。

2.希望国家给辽宁省特殊的金融政策,创造一个比较适应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金融环境。应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大;信贷需求规模和可能提供的货币资金之间存在矛盾。目前辽宁省贷款余额3000亿元左右,存差集中在大连、沈阳市,但这两个地方恰又是计划单列市。而辽宁省的超大型企业又不在这两个城市。二是对辽宁省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企业应有特殊信贷政策。银行有信贷标准,而辽宁的很多企业拿这个标准一量,可能一个也贷不成。怎么转产?所以不应按这个条件衡量。三是允许有条件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建议在东北地区成立证券交易市场,用存量资产支撑股票上市,以便为老企业改造筹集资金。

3.提高大连市对外开放层次,给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80年代深圳,90年代浦东,到今天90年代后期应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以大连市为龙头,可否比照一下浦东政策,在利用外资方面给予适当优惠。1996年进口政策调整,设备进口一律征税,这使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难度加大。能否在一定的额度内,对外商投资于老基地改造的设备减免一些关税?浦东实行“五加一”,能否给辽宁省一个过渡期,给一定的设备进口免税额度,这样对老基地的发展是有利的。过去企业进口设备进行改造的减免关税政策很难恢复了,但能否考虑将老工业改造所需引进的高技术设备,增值税减到9%或7%,这样才能有利用于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

4.国家应制定有利于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保护民族工业政策。对老工业基地产品结构调整国家应有相应的政策扶持。辽宁省燃油的加工能力4000万吨,目前实际加工2600万吨。设备能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一是进口冲击;二是南方新上炼油厂,限制辽宁省炼油,使存量资产不能发挥作用。对于油的深加工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能否适度放慢其他地方上炼油厂,跟辽宁省的调整相适应。同时应改善进口管理。成品油,钢材等一些品种需要进口。但问题是进口总量与月份进度实施,跟整个经济运行应相适应。而目前是脱节的,不配套、不协调。这些问题应加强管理。在机电产品的销售方面应给卖方信贷扶持。一些机电产品国内价格低,水平也达到了先进程度,为什么仍要进口呢?因为买外国产品有信贷,可以延期付款,这就冲击了我们的机电产品。

5.国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拨改贷”转为资本金注入的步伐。尤其是优化资金结构试点市应先行一步,落实所得税返还。这方面地方企业解决得比较好,但中央企业应进一步落实。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应做一些工作,拿出具体政策,进一步降低存贷利息。目前我国利息水平是国际水平的两倍多。对于政策性亏损或指令性计划价格造成的亏损部分,应给予贷款核销或停息的政策。对老工业基地离退休人员负担超过平均水平部分应给予财政上的补贴。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再振兴的迫切性

——对辽宁省本溪市的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国民经济新一轮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的支持。

80年代初、中期以深圳及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开辟为标志,华南地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区域;80年代中、后期以苏、锡、常等地乡镇企业振兴和90年代初期上海浦东大规模开发为标志,华东地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区域;90年代初、中期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网络的相继开通带动下日益密切的区域经济合作与结构重组、以山东半岛的振兴与外向发展为标志,华北地区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区域;继此之后,东北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和期望所在。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三盟一市在内的东北地区拥有中国最重要的石油、冶金、石化、煤炭、重型机械、汽车、造船、建材以及粮食、林木、畜产等生产基地,支撑工业化的主要产业的生产重心齐集于此;东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自然秉赋可与任何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祥地相比拟;东北地区拥有庞大的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和全国最高的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量;东北地区拥有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东北地区拥有大机器长期训练下素质最高的产业工人队伍。

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工艺严重老化、区域性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大幅度上升、原有体制根深蒂固、经济效益提高缓慢、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与活力不足、新贫困人口加速度涌现、污染严重与环境恶化等,几乎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重大战略难题都突出地集中于东北地区。

二、资源枯竭使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威胁

资源依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依据。辽宁省本溪素有“煤铁之城”之称,曾以其资源优势为支撑我国的工业化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但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正面临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的严峻挑战。

1.煤炭。本溪的煤炭资源开采曾有过很长的历史,最高年份曾达到535.2万吨(1959年);但从80年代初、中期起一直处于连续递减状态,1981年为362.7万吨,1985年下降为189.5万吨,1990年下降为166万吨,1993、1994和1995年分别为93万吨、37万吨和20万吨。矿区内的5对矿井已相继报废和关井转产。其中彩屯煤矿可采储量仅剩2010万吨,但可采储量的开采深度已达1100多米,现已亏损1.48亿元;目前每年安排生产原煤20余万吨,实际上只是在等待转产项目过程中回采少量残煤而已,而且这种状况最多只能维持5到7年。曾作为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的本溪,煤炭采掘正在从产业目录上消失。

2.铁矿。本溪的铁矿石是国内少有的低磷、低硫优质矿;其中南芬矿是全国最大的露天铁矿。由于长期以来无限制大规模开采,铁矿的矿山采储比的严重失衡,后备储量越来越少,优质矿石越来越少,而采剥难度却越来越大,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南芬矿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万吨,90年代初期起产量下降到800万吨,1996年只能生产680万吨,预计近两年内将下降到500万吨。按照本钢的测算,南芬矿急需进行二期“扩帮”改造。这项需要投资12亿元,搬掉5.59亿吨岩石的巨大改造工程,最多也只是恢复原有生产能力的简单再生产而已。本钢另一矿山歪头山铁矿的采场目前已接近“最终帮”,必须在164米台阶进行深部开采,由于改造资金不足,目前已经达不到年产500万吨的设计能力,即或如此,按现有储量计算也只能维持20年。

本溪经济所面临的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大幅度上升难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实际上,抚顺的煤炭和大庆的石油都与此有类似性。目前,资源状况的恶化已经对本溪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

3.依据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一旦资源枯竭,区域经济便失去依托。按照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验,资源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般应当在资源产业的边际投入产出比开始上升,但仍低于产业平均投入产出比时,就应当注重对替代产业培育。本溪和东北许多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严峻性在于,一方面新的优势产业并未形成;另一方面这种不可持续性的战略实际上仍在以新形式继续发展,表现为依靠大投入下的强化开采来维持经济总量的继续扩张。如本溪铁矿石的开采。其后果的严重性,一是高成本的强化开采必定带动区域经济总体的效益水平急剧下降;二是大投入带来的经济总量扩张掩盖了即将到来的增长“断代”危机。从本溪的情况看,如果在“九五”期间这种战略趋势不能得到扭转的话,即使2010年区域远景发展规划设想的两位数年平均增长速度得以实现,经济总量实现扩张之日,很可能也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到来之时。

4.已经失去优势依托的高资源指向性产业仍在加速扩张,社会再生产条件迫切需要重组。本溪区域经济中的最大产业是钢铁。按照本溪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九五”期间,钢的生产能力要达到430万吨。而1995年本溪钢的实际产量是265万吨。就是说,在资源趋于衰竭的同时,高资源指向性产业不仅不缩减,而且还要加速扩张,在这种社会再生产链的前置环节弱化而后续环节扩张的失衡态势下,合理选择只能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再生产条件重组,引进外部资源供给。但从辽宁省目前港口群的自然条件看,还没有能够满足30万吨级运矿船要求的深水泊位;以重工业为主的辽宁省地区铁路运力一向极度紧张,本溪站枢纽的编组作业及在站车数早已呈超饱和状态,其中实际在站停留车数已超过铁道部规定设计能力的12%;现本钢路厂交接线南部交接口,实际通过量已达1560万吨,超过原设计能力900万吨的73%,导致经常性的到发列车等线、接不进来和发不出去状况。如果在“九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不能实现较大投入,计划到2000年再投入85亿元巨资改造的本钢以及计划再投入280亿元固定资产的本溪经济有可能成为缺乏供给基础的“空中楼阁”,在下一世纪初就可能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

三、结构性矛盾日趋尖锐

本溪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虽然力图扭转,但由于原有结构的惯性,到“八五”结束的1995年时,轻重工业比重仍为18∶82;主要产业为以300万吨钢生产能力为代表的冶金、以200余万吨水泥生产能力为代表的建材、以8万吨合成氨为代表的化工和以60辆重型矿用汽车生产能力为代表的机械工业等。本溪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重工业过重,且在重工业产品中又过分倚重初级产品。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占到82%,比重工业已经过分突出的辽宁省的64%还高18个百分点。在重工业中,资源性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又占绝对比重。在工业产品结构中,初级原材料产品所占比重高达80%,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与此相对,直接满足人民需要的轻工业非常薄弱,155.5万人口的工业城市,1995年年产服装只有81万件,轻工业生产能力与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13.27亿元、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176.1亿元的区域经济总量极不相称。

2.结构转换的替代产业发展缓慢。从目前看,力图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培育成新支柱产业的化学工业,建厂最晚的是一个建于70年代初期的年产8万吨合成氨和13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建厂时技术工艺就已不属先进;市属化工集团全部设备的新度系数只有0.43%。另一列为跨世纪支柱产业的机械工业中,本溪重型汽车厂是全国唯一一家重型矿用汽车生产厂,其产品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但该厂在形成60辆生产能力后亏损2700余万元,流动资金缺口达1个亿,不得不利用省给政策通过破产来摆脱困境。

3.第三产业发展未能触及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生产与流通关系没有根本性扭转,“八五”期间,本溪市在调整第一、二、三次产业数量比例关系上取得了明显进展,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5.1亿元,按可比价格“八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4.2%,增幅分别比一、二次产业高7.5和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由1990年的8.5∶75.1∶16.4转变为1995年的6.4∶62.6∶31。但是第三产业的这种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还只是表层的,并未真正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在生产领域已经固化的旧体制痕迹并未由于流通的发展而受到明显牵动;第三产业中并未形成按照市场原则组成的有影响力的新型经济组织;单一性所有制结构没有因第三产业发展而出现根本性变化;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尚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已建立的各类商品市场基本上属于区域内循环,对周边城市和更大交换范围辐射力极低;最重要的,是生产与流通关系没有根本性扭转。重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大流通资本仍未从生产资本中分离、独立出来,区域经济中流通职能的主体部分实际上仍在由生产企业自行承担。

4.结构效益低下,且有继续强化粗放增长的态势。1984年到1994年,本溪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29.69%,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482.88%,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投入也比产出增长快得多。目前结构状态下的本溪经济发展实际上仍依赖于资源大量投入支撑。本溪大量卖出初级产品而买进加工产品、消费品,实际上承受着双重利益流失。而且粗、重型结构的老工业基地无一不是给自己留下了治理环境的高额社会成本。

5.不利于兴地富民,有可能导致社会利益矛盾的激化。一方面从一般理论角度看,重型结构必定是资金密集型结构,而资金密集型经济中资金所有者利益必定要在产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劳动要素所有者利益形成排斥。另一方面从老工业基地的特殊性上看,目前企业高负债下的银行利息、企业改造所需的巨额投入和职工收入在有限收益的分配中已经明显显现为尖锐冲突状态。调整结构,提高产出投入比,降低积累压力是缓和这种利益矛盾冲突的基本途径之一。

加速产业结构转换是实现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关键点之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转换的走向。在新的战略发展周期内以更大力度促进这些区域产业结构向良性化方向转换已经刻不容缓。

四、技术设备严重老化

本溪的企业主体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中本钢和本煤两大公司已有90多年历史,工源和本溪两大水泥厂也已建厂60多年,其他国有企业的建厂历史也有四五十年左右。如许多老工业基地一样,设备、工艺老化状况相当严重。据1993年对133户国有企业调查,现有设备中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只占15%,国内一般水平的占70.5%左右,国内落后水平的占14.5%;工业设备中役龄超过25年的占设备总数的27.7%,设备役龄超过折旧年限的占12.7%。本钢现有5座高炉,上料方式仍是料车或科缶式;7台75平方米烧结机全是热烧,初连轧机是属于国际40至50年代的产品,同类轧机在国内一些先进钢铁企业中也早已报废淘汰;一铁厂两台鼓风机至今已运转70年;发电厂有3台锅炉和两台发电机组至今已使用58年,由于设备陈旧,发电煤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4.5%。市属化工集团急需改造的设备占20.2%。

改革开放以来,本溪可以说在老企业设备改造上倾注了全力,仅“八五”期间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超过计划130%。但是由于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积重难返,区域总体技术构成状况难以在一个中期过程中发生大的改观。本钢以“铁变钢”、“热变冷”、“板变管”为特点的改造实际上仍属低层次、低水平的调整,并非主体工艺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由于资金限制,改造难以全面展开,冷轧设备虽达到了国际较先进水平,但由于初加工设备老旧,热轧板质量远远适应不了冷轧的需要。生产工艺出现“断层”,已改造部分的效益也难以充分发挥。

老工业基地的设备工艺老化问题的迫切性与严重性需要放到国民整体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全局来认识。

1.本溪钢铁、建材、化工、汽车四大支柱都是国民经济中急速扩张的重要产业。在“八五”过程中,我国已经成为钢铁与水泥产量名列前茅的大国,化工与汽车已经被列为跨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产业规模也已驶入超常规扩张的“快车道”。但这些产业在“九五”和到2010年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产业主体技术的大规模更新,提高国际竞争力,真正实现产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生产能力是这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老工业基地的彻底改造,这些基础与支柱产业整体的振兴与国际竞争力提高就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国民经济跨世纪战略发展必定要受到严重拖拽。

2.老工业基地产品结构中虽然以粗、重为主,但产品并不是已经没有市场,已经不再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实际上资源性产品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增长速度一直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以超常规速度增长的汽车工业需要大量高质量的金属材料支持,重型、成套设备仍然是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中的主项,从本溪的产业构成看,各主要产业面临的并非是市场与需求缩减的危机,而是自身竞争力低下的矛盾。本溪生产的重型矿用汽车是国家急需的严重缺门产品,而且价格低于进口,但最具代表性的三峡工程再三评价后仍选择了国外产品。因为国内产品技术不过关,质量不能保证重点工程需要。工源、本溪两大水泥厂历史悠久,规模不小,名气不低,而且质量上乘,其市场却从关内退守关外,又从东三省趋于退守辽宁省。其基本原因之一是设备老化,成本难以竞争。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和区域生产能力衰退形成尖锐矛盾。

3.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密集投入地区,是国民财富的重要聚集地区,辽宁省拥有约3000亿元固定资产原值和近200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本溪现拥有的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原值为189.5亿元,净值为115.9亿元。一个紧迫的危机在于,如果老工业基地庞大的固定资产存量不能在需求较快扩张、市场仍可接纳的“九五”过程中克服旧体制束缚,摆脱债务负担,通过技术改造在社会再生产中实现再生和发挥作用,其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将会很快完结;在下一世纪市场趋于饱和、技术加速更新和外来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恐怕连改造机会也很难再有,除彻底淘汰外别无出路。这样一个结果,无疑将使我国的国民财富和国有资产蒙受极为巨大的损失。

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进展迟缓

1.就整体看,企业内在经营机制仍然是“工厂”方式,主要职能目标仍然是旧体制延续下的产品生产,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产经营和利润最大化动机不明显。一个明显矛盾是,几乎所有企业在抱怨利息负担过重的同时都在提出庞大的信贷规模需求。

2.资产优化重组进展迟缓,各种要素仍然固化在原有企业中,促进活力的流动既缺乏动力,也缺乏渠道;企业资产评估虽然在产权界定上提供了一定量化依据,但远没有成为资产进入市场的必要前提;现试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仍带有国家或企业包下来的“大锅饭”性质。

3.一方面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仍然相当大;另一方面关键资源的分配,特别是资金的分配,政府仍有重要的影响力。实际上社会优化选择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政府而不是市场;相当多的企业依靠财税减收政策扶持或豁免信贷资金本利生存。

4.区外分工和跨地区、跨产业经济合作没有形成发展的一般趋势,实际存在着地方行政壁垒,一些规划中的产业延伸的出发点仍然是形成区内封闭式生产体系;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

5.竞争能力趋向减弱,特别是在建材等竞争性产业中,企业采取的基本是弃竞争而取守势,仍指望通过行政性方式划分销售区域;在各种政府、企业等发展规划中,主要内容基本是如何扩大生产而几乎没有涉及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进取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原有计划体制统制时间最长、贯彻最彻底的地区。应当看到,在这一区域内,企业一方面曾受到旧体制的严重束缚,但另一方面至今仍对旧体制存有深深依赖;经济发展既受害于旧体制,又受惠于旧体制;职工与社会心理上既迫切向往改革,又对旧体制颇多怀念,相当多的干部、职工对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怀有担心甚至恐惧,对竞争的压力思想准备至今不足。这种状况构成了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的重要障碍。

值得强调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劣势,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体制优势。实际上,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市场经济突破口很可能主要出现在两类地区,一类是旧体制统制最薄弱的地区,如深圳等特区经济的崛起;另一类是旧体制曾经统制最严密的地区。因为后一类地区旧体制的弊病暴露得最彻底,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大工业物质基础最雄厚,对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瓦解最彻底。这类地区的典型就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密集地区。

六、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

1.债务负担沉重。据调查,到1995年底,本溪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89.5亿元,净值为115.9亿元,而同期固定资产贷款年平均余额高达96亿元。全市工业企业负债率为73.7%。本钢负债123亿元,负债率为63%。本煤公司负债8.15亿元,负债率为87.8%。地方负债率高达92.5%,其中负债率达到100%的企业有46户。市机械局所属国有企业负债额为17.07亿元,负债率达90%。市化工集团负债总额达7.6亿元,下属6个全民企业和7户集体企业负债率达到80%以上。市轻工系统负债总额4.1亿元,负债率达到116.3%。由于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许多新建项目开始就靠负债上马。“八五”期间上马的89个工业重点项目中,所有项目均有债务发生,其中轻工、纺织、医药三个行业的15个项目负债率几乎达100%。

2.社会负担难以剥离。一是社会服务职能。老工业基地的企业有相当多是特大型企业,“企业办社会”现象尤其严重。本钢非生产性经营资产占资产比例为7.8%;自办中、小学10所,一年要为学校支出教育经费1300余万元;自办医院5所、疗养院2所,年分别支出经费700万元和650万元;另外还办有托儿所20个,幼儿院15个,各种食堂90个。二是社会保险职能。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而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负担就尤为突出。本煤公司上岗职工3542人,离退休职工就达1.3万人,此外还有下岗职工3543人,一个在岗职工要负担1.4个退休职工生活。本钢有近6万名集体工人和小集体工人下岗待业,离退休人员24200人;企业每年支出的社会负担达3亿元。目前全市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约占在岗职工总数的1/3到1/4,还有占1/3左右的企业富余人员。

3.资金极度紧张。企业债务链越结越紧,全市人欠高峰时达40多亿元。“八五”末的1995年流动资金缺口高达15亿元,比“七五”末期增加10亿元。地方重点工业项目缺少配套流动资金5.5亿元,受资金影响,一些已竣工的重点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达产、达效,一些市场畅销产品和效益好的企业也不能正常组织生产。企业普遍面临开工不足问题,生产储备每况愈下,生产经营十分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不断增加。

从本溪的情况看,当务之急是减债增资,是振兴生产。在大量开工不足和生产能力闲置的状况,强化管理只是一句空话;在企业普遍债台高筑的形势面前,加速折旧的政策无异于“望梅止渴”。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紧迫性不仅在于中、长期发展。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微观景气的回升,人心散、设备蚀的前景不是危言耸听。那时损失的不仅是有型的大量国有资产,而且还有几十年大工业生产形成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队伍。

七、新贫困人口产生,就业形势严峻

在以东北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中,一个新的贫困群体正在产生。新贫困人口主要指由于区域经济衰退或企业不景气而被排斥在工作岗位之外,生活水平绝对下降的人口,其中主要是城市人口。

从本溪的情况看,目前本溪“放假”的企业职工已接近11万人,加上待业人员2万人,实际失业人口已经高达13万;此外还有约占职工总数1/3,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企业富余人员。仅本钢所属的综合公司和矿务局集体企业就有约4万职工放假和长期放假。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据推算,“九五”期间每年自然增长的待业人员将达7000人;而且本钢计划在这一期间将职工由现在的16万人减少到4万人。区域经济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目前由于大量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日益严重,不仅放假职工难以全顾,而且连离退休职工的开支也难以保证。一个占相当比重的人群生活水平正在绝对地下降,年收入不足最低生活标准的户数和人数增多。据统计,现在全市放假职工开生活费的有20221人,但每月生活费仅为70—100元左右;不能开工资的有53663人,其中6个月不开工资的企业就有4万人;矿务局特困职工达1720人;轻工系统拖欠职工工资的企业占60%以上。部分职工的生活已经处于最低标准,因生活困难找政府上访、集访的频率加大,要求就业和改善生活的社会情绪已经很高涨。

新贫困人口在老工业基地呈集中分布态势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转换;二是改革过程中冗员不断显现;三是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导致生产率提高;四是区域替代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提供足够的新就业岗位。

新贫困人口不仅是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反映,而且在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换过程中还可能呈现为加速度态势。一大批在若干代里对中国工业化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劳动者正在为改革与发展承受代价。

八、基础设施薄弱,污染日趋严重,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化

本溪是与大多数老工业基地类似,由于在过去许多年中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战略影响,再加上对工业化规律的忽略,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经济发展。

1.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强调生产优先,许多基础设施明显带有临时性、简易性特征,在以后的发展中又由于资金限制难以改造,导致今天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溪铁路枢纽扩建改造工程早在1975年就获得国家计委批准,但所需资金至今难以落实,20余年仍未开工建设。目前本溪人均占有道路仅2.8平方米,铁路横穿城市,交叉道口大都成为了经常性拥堵的“卡脖子”道口。

2.人民生活欠帐太多。到“八五”末期,本溪的人均居住面积还只有6.4平方米,为辽宁省最低水平;溪湖、西坟两大棚户区大都还是日伪时期修建的棚屋、劳动房、简易平房。矿务局系统还有2158户,约1万余人住在劳工房中,比此还不如的无房户达6851户。

3.工业布局亟待调整,环境污染严重。本溪是先有工业后有城市的,因而工业区与生活区相互交错,布局极不合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忽略环境治理,一度污染非常严重,据称是卫星上唯一一座看不见的城市。后来虽经过从“七五”末期起的7年治理,环境有所改善,但到1994年,月平方公里降尘量仍达42.8吨,比辽宁省平均水平还高17吨,超过省控标准4.4倍;二氧化硫排放年均值为5.4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2.2倍;目前人均绿地只有5.4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月生活用水量只有217升,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限水。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不仅会严重阻滞经济发展,而且会带来生存环境的恶化。治理环境污染同样是老工业基地改造任务中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标签:;  ;  ;  ;  ;  ;  ;  ;  ;  ;  

中国跨世纪战略发展的关键地位和关键战役(一)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