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年份,旱地小麦“青麦7号”的产量为638.5 kg/亩_小麦论文

干旱年份,旱地小麦“青麦7号”的产量为638.5 kg/亩_小麦论文

大旱之年旱地小麦“青麦7号” 实打亩产638.5公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亩产论文,旱地论文,大旱论文,小麦论文,之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农技站、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在胶州市胶东镇朱家庄村对“青麦7号”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验收结果显示,3.106亩“青麦7号”小麦在无灌溉的情况下,亩产达到638.5公斤,显示出“青麦7号”良好的抗旱丰产力和旱地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的成熟。

“青麦7号”是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2009年培育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分蘖力强、丰产优质的特点,已被列为山东省小麦主推品种。6月22日,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锁研究员为组长、山东省农技站曲召令站长为副组长的实打测产小组,对千亩连片“青麦7号”示范方的胶州市胶东镇朱家庄村示范点进行了实打测产,经过面积测量,机械实打,现场称重,对实打小麦水分测定,折去杂质,最终3.106亩小麦亩产达到638.5公斤。据种植户吕振平介绍,自小麦播种后,仅在2011年有两天有有效降雨,总量不足100mm,每亩施NPK15-15-15的复合肥80公斤,应用的品种与“早、深、平”栽培管理技术均来自林琪教授的旱地小麦科研团队。

“旱地小麦早、深、平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是山东省主推农业技术,多次在烟台、青岛、潍坊等地市创出小面积亩产700公斤,千亩600公斤、万亩500公斤的高产示范田。主要技术要点有:

1.选用高产优质抗旱小麦品种,发挥品种的生物性节水高产潜力,品种如烟农21、青麦6号、青麦7号、鲁麦21等。

2.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并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

3.旱地小麦苗期生长弱,根系、分蘖不足,主攻方向应着眼于地上增蘖增穗,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因此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8千克左右,硫酸锌1千克,硼砂0.5~1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

4.平播:不起垄等行距(20~22厘米)播种。因为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早期增加群体,后期增加亩穗数,平播能保证有足够的苗、株、穗、粒数,比其它种植方式能增产5%左右,同时省工省力。

5.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基本苗每亩12万~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70万~80万,春季总蘖数80万~100万,亩穗数50万左右。

6.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在雨后和早春土壤返浆时,及时进行划锄,特别是早春应采用锄和压相结合,先镇压后划锄。

7.生育后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要根据条件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在灌浆期可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灌浆。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

标签:;  ;  ;  ;  

干旱年份,旱地小麦“青麦7号”的产量为638.5 kg/亩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