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

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

罗乐[1]2007年在《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行业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波动和曲折中增长,并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现象。房地产业关联度广、影响力强,起伏过大的波动会危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房地产周期波动,不但有理论上的开拓意义,而且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指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叁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因素、房地产周期波动冲击传导机制和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的前四章主要是理论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为房地产波动相关文献综述,此外还引入了房地产的几个基本概念界定;第叁章为房地产周期波动基本理论介绍,笔者采用了房地产周期波动是围绕长期趋势的起伏波动这一概念,分析了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房地产波动的区别,并解释了波动模型;在第四章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定性分析中,笔者对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形态的因素采用层面分析法进行了分类解释,并随之引出房地产周期的冲击传导机制,详细论述了整个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过程。层面分析法将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分为叁层:核心因素、产业市场因素和社会经济宏观因素。这是本文的核心理念,它能更有层次逻辑性、更系统的解释房地产周期冲击传导机制的作用过程。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我国1998年—2005年的房地产波动为对象,应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对12项指标的简化处理及科学转化,最终用一个综合评价值描绘出房地产经济系统的总体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即房地产周期波动轨迹,并实证了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各类因素。从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轨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经济水平在1999年跌倒谷底,在2004年升到波峰。论文研究证明,可支配收入、房地产投资、GDP增长率、国内贷款比例和空置面积五项指标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总量的走势影响最大。同时,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层面和产业市场层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前者的影响作用占主导地位。在产业市场层面,供给和需求仍然是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本文遵循从基础理论出发到实证分析的思路,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房地产周期的基本理论和影响因素进行定性阐述,另一方面对房地产的具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采用统计方法中的时序全局主成分法对多指标的经济问题进行动态轨迹描绘及分析,得出影响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宏观调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李玉桃[2]2007年在《上海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确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着。然而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周期波动一样,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客观存在着周期波动现象。分析房地产周期波动,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也能在实践中指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正视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现象,分析决定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并提出房地产周期波动和风险防范的对策,对于上海市房地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对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寻求其周期波动的特征和规律,对衡量上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参考作用,同时可以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从理论出发,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及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使用扩散指数和主成分合成综合指数定量分析上海市1992年以来的房地产周期运行情况,并分析影响上海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周期展望和政策建议。

刘广平[3]2007年在《天津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及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天津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尚不成熟但进入快速发展周期的市场,2006年,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天津房地产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对天津市房地产周期进行研究,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一般理论。主要介绍房地产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描述房地产周期的几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及其冲击-传导机制等,从而深入分析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运作机制。第叁章天津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在对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因素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SPSS软件和图表,详细分析影响天津房地产周期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城市化进程因素、心理因素。第四章天津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实证研究。描述天津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运用单指标和多指标方法,对天津市房地产周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天津市房地产的周期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和全国房地产周期波动进行分析。第五章天津市房地产反周期调控研究。首先运用属性数学理论,构建房地产预警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为天津市房地产反周期调控制定了相关政策。第六章结论及展望。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研究的不足。

常晓鸣[4]2007年在《成都房地产业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房地产业在我国各地都取得了迅猛的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区域和城市的支柱产业,无疑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保证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但是,房地产业关联度广、影响力强,其自身的市场运行规律又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市场波动和市场投机等,这些现象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区域房地产的波动,有利于认识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律,同时探究房地产波动规律和调控政策,有助于指导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经济和房地产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重新界定房地产波动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涵义,将房地产波动分解为长期趋势波动和周期波动两种不同的波动形态。随后对区域房地产业的波动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分别探讨了长期趋势波动和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波动机制。文章的后半部分结合成都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成都房地产经济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反映成都房地产波动的指标进行选择,得出描述成都房地产波动的长期趋势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趋势分解,分别得出了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曲线;又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判别了影响成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在最后对成都房地产反周期调控的政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李栋姣[5]2016年在《河北省房地产周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叁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由于房地产既可以作为固定资产又可以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品,使得该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动特征。本文针对房地产业的这种周期波动现象,研究了2004年至2012年期间河北省房地产业的运行情况。在研究河北省房地产业周期存在性时,本文选取河北省房地产业的七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2004至2012年共计36个季度的房地产周期评价指数数据,并以该评价指数作为河北省房地产周期的代表指标,描绘出波动曲线图,证明河北省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周期性。在分析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关系时,将利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宏观经济的代表指标,发现房地产业发展与利率并不总是呈反向变动关系,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两者可能出现同向增长;房地产周期综合指数与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在0.03的显着性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并且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能够以0.033的调整力度回归至均衡状态;得到河北省房地产周期评价指数与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随后,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叁方面给出实现河北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总结河北省房地产周期实证研究的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创新点在于:一,得到描述河北省房地产周期的评价指数;二,实证分析了河北省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本地区宏观经济的关系,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包洪洁[6]2013年在《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的城市住宅价格周期波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商品住宅市场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住宅价格的快速增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情况和投资投机程度制定调控政策,政策实施后需要评估其对房价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带来的利弊之处,家庭和房地产开发商也会根据市场的周期波动情况和对未来房价变化的估计做出决策。本研究可为各方参与者把握市场周期波动的运行规律提供帮助。在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的房价周期波动理论,将影响房价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下做研究,综合运用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BP多断点检测算法、计量和统计技术、事件研究、人工智能等方法,采用杭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周度交易价格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回答了四个问题:城市住宅价格周期波动的成因与机理、金融危机重大调控政策对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投资投机行为程度的测度、城市住宅价格短期预测的理想模型等。本研究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房价时间序列可以表示成经济基本面、重大事件和短期市场不均衡叁者的影响程度之和。经济基本面、重大事件影响、短期市场不均衡对房价方差变动的贡献比例为59.51%:22.10%:18.39%;经济基本面是房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相关性高达65%。(2)杭州市商品住宅市场存在3年的周期,与北京、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周期一致,由房地产市场的建筑周期决定的。(3)2008年金融危机先给杭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带来-4912.5元/m2的负向影响;在金融危机退却后,又带来3759.0元/m2的正向影响。2007年以货币金融为主的调控政策,刚开始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为负,13周后达到最大负值-1704.99元/m2,与调控预期相符。但在13周后,市场反应与调控预期相反,对房价的影响从-442.1元/m2上升到1630.2元/m2.上升幅度达2072.3元/m~2,与调控预期相反。2010年“国十一条”和“新国十条”两大调控政策选择了恰当的实施时机,使得价格下降了2998.6元/m2。(4)金融危机对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模式满足Looney(2003)提出的危机反应模式。(5)提出了投资投机程度的测度指标和测度方法。杭州市商品住宅市场中存在投资投机行为的概率约为1/4,投资投机行为的影响程度约占到整体房价的9.5%-24.52%。从区域上看:之江板块的投资投机程度最大,为0.4252;下沙板块的投资投机程度最小,仅为0.1102。(6)EEMD-SVR-SVR集成预测模型可用于房价短期预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是5.28%,绝对误差是1022.2元/m2;在扣除异常事件的情况下,对于房价涨跌方向的预测全部正确。

李倩[7]2004年在《北京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发展带动或产生了对商业、居住和服务设施等的空间需求,从而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因此,从本质上讲,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由整体经济的发展决定的。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为周期性的运动。相应地,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周期循环波动特性。本文希望利用统计方法对区域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寻求其周期波动的特征和规律,对衡量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参考作用,同时可以为平缓和驾驭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文从概念、理论出发,定性分析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各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使用扩散指数和利用主成分法合成的综合指数,结合房地产增加值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北京市1990年以来的房地产周期运行情况,认为投资是影响北京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平缓波动的措施。

毛希曼[8]2015年在《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界瞩目,很多地区形成了各自特有的房地产现象。区域性是即为房地产的诸多属性内不可或缺属性之一,而相应的周期探析也就迅速趋热为房地产经济中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房地产周期的研究忽略了很多地域性带来的盲点,研究的结论也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地区,近年来经济学家们的目光从研究全国的房地产周期的目光聚焦到区域性房地产周期的研究。杭州市的作为浙江省政治中心,开放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好,政府政策及时等一系列土壤形成了杭州市房地产业的“杭州现象”。该论文立足于当前已有的关涉着经济领域与房产领域的周期研究成果之上,借助于杭州市老城区1990—2013年房地产十个相关指标的数据,分别用了单指标法、扩散指数法与合成指数法叁种详细对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单指标法中选取供求关系作用交叉指标商品房销售面积作为指示指标,论证了杭州市房地产周期存在的客观性,非对称性;由于扩散指数法与合成指数法在识别周期上有各自的优点,本论文将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指数进行比较,利用扩散指数图形识别波峰与波谷,并运用了经济学中滤波的分析方法将循环波动从指标波动中分离出来;而合成指数对周期长度与幅度的把握更为精确,合成指数中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分方法,对于主成分权重的把握更加科学化,从两种指数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杭州市的从1990来的发展划分为叁个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的波澜起伏到维持十年左右的风平浪静,随后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随着泡沫的破灭杭州市房地产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风平浪静时期,最后根据结论对未来杭州市房地产作出短期预测。

谭刚[9]2001年在《深圳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文中提出(接上期 )二、深圳房地产周期与全国房地产周期、宏观周期的比较分析   1、深圳房地产周期与全国房地产周期比较分析目前对于全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较少 ,即使在现有研究成果中 ,有关全国房地产周期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 ,在房地产周期的基准日期、周期形态和

毛荣一[10]2007年在《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杭州着力打造“住在杭州”品牌,并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和“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成为人们居家置业的首选城市之一。同时杭州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住房方面的政策也促进了杭州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杭州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过快、市场惜售和投机性交易增多等问题。同时杭州市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也成为政府、学者、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房地产业及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独特的变动规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幅度过大必将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力,因此有必要对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情况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在总结了当前杭州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房地产周期波动方面国内外研究情况下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从周期、经济周期基本原理入手,解释了房地产周期波动的释意、总结一般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特征等,并讨论了房地产周期成因。接着,结合实际建立房地产周期波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软件划分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后滞指标。计算扩散指数、领先、同步、滞后指标综合指数。同时也分析了投资、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单项指标的周期波动,证明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客观性。同时通过Eviews软件分别对领先、同步、滞后及商品房销售价格进行短期预测,计算结果表示杭州市房地产周期于2007年左右达到波峰。最后,文章主要结合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测定和预测的结果,从土地、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政府调控等方面提出杭州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统计研究[D]. 罗乐. 四川大学. 2007

[2]. 上海市房地产周期波动实证研究[D]. 李玉桃. 暨南大学. 2007

[3]. 天津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D]. 刘广平.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4]. 成都房地产业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D]. 常晓鸣. 四川大学. 2007

[5]. 河北省房地产周期研究[D]. 李栋姣. 河北地质大学. 2016

[6]. 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的城市住宅价格周期波动研究[D]. 包洪洁. 浙江大学. 2013

[7]. 北京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D]. 李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8]. 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实证研究[D]. 毛希曼. 浙江理工大学. 2015

[9]. 深圳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J]. 谭刚. 建筑经济. 2001

[10]. 杭州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D]. 毛荣一.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