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分析论文_苗富春

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分析论文_苗富春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电力输送涉及范围较大,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在实现电力稳定、安全供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质量,需要加强对线路的检修和危险点的预控,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也要加强管理力度,确保电力输送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维风险;检修;管理

前言:

目前应用较广的线路是10KV配电线路,配电线路的安稳运行对人们的日常用电有很大影响,要提升对配电线路的运维和检修重视度。由于存在运维风险较多,所以能够及时进行风险控制、加强运维以及检修管理对于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影响重大。

1、10kV配电运维风险分析

1.1外部环境

运维风险的首要因素就是外部环境。当今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线路,在进行机械施工时,不小心碰触到配电线路,造成线路的毁坏,严重的甚至会损坏电力设备,对于线路安全是极为不利的;线路经过植物种植区或树林,这些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以及被风吹动时,树枝等会直接作用在线路上,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系数会降低;风筝或者杂物落在配网线路上,容易导致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导致配电网开关保护装置发生动作跳闸,引起线路故障。同时,部分人员为了个人私利选择盗窃电线,严重破坏了输电线路,不但造成正常的电力输送无法进行,还大大增加线路的运维风险。

1.2恶劣天气带来的风险

天气变化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的大风、雷电和暴雨等恶劣天气都会给检修作业人员的正常工作产生阻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线路会摇摆并且毁损。恶劣的天气情况如雷击、狂风、暴雨等,线路的某一个位置因为受潮、腐蚀、风吹等原因使电线的绝缘下降,导致线与线、线与地有部分电流通过,发生漏电事故,容易发生线路断裂或绝缘击穿等问题,从而造成短路故障。在雨水长时间冲刷和浸泡的作用下,造成杆基下沉以及土壤松软,使得配电网电线杆发生倾斜,造成线路的故障。

1.3设备的潜在风险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间存在着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等的差别,各地用电不尽相同。用户用电类型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区配网设备的质量与电网运行条件的差异性。一般10kV线路运行时间较长,承担很高供电压力,长期高负荷运行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如设备的严重老化等,线路设备绝缘老化易造成线路故障。线路上的绝缘子、金具和避雷器等质量不过关,有老化、内部损伤等问题,没有及时的更换和维修,容易被雷电击穿导致故障。或者自动化保护装置没有及时的更新,有拒动、误报、乱报、跳闸等故障,严重时还会烧毁设备。

1.4缺乏有效的管理

线路的运维安全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技术人员对配电运维缺乏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运维风险。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检修工作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都给检修工作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由于缺乏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导致对其约束力会被大幅度削弱,事故一旦发生,相关责任人会急忙撇清责任或互相推诿,问责困难。除此之外,配电线路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一些维护人员的工作上的粗心大意,工作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没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职业能力低,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制度不完善,最终,给线路生产运行留下了安全隐患,使得故障频繁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环境因素的预防措施

在运检工作过程中,很多外界因素会给检修的安全和质量带来影响,需要做好对外部环境的调查,尤其是对极端天气现象的勘测和调查。对于恶劣天气形成的事故防范和解决措施主要有:一是定期检修线路,时刻关注输电线路使用情况,判断线路是否老化,是否具绝缘性;二是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持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发生极端天气情况时,安排特殊巡查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注意雷电天气;四是要从不同区域雷电的特点制定对应的策略,采用不同规格的避雷器,避免被击穿的危险,对于雷击现象频发的区域安装过压保护装置,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配电线路跳闸现象的出现次数,在雷击高发区域需要经常更线路绝缘子,以此提高线路防雷的能力,保证电线的稳定性;五是要给配电设备增加电压保护设备在雷雨天气频繁的季节,需要做好配单线路的雨水防渗漏,以及雷电防击打,及时购买并更换防雷击性能更强、防烧毁性能更好的设备。为了减少自然因素的不良影响,应当加强和气象部门的联系,在气象灾害或者特殊天气发生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特殊天气造成的损失。

2.2运用新技术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先进的技术不断被开发,电力系统员工需要与时俱进,把先进的技术应用在配电线路的建设以及日常维护保养中,比如采用新型的电力通信以及故障自动检测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数据传输以及故障诊断的工作性能。全面掌握设备信息与设备运行、维护的要求,合理应用新型设备,保障设备数据满足配网运行标准与配网运行要求,提高配网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的效率。充分发挥生产管理系统与GIS系统的平台作用,促使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逐渐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与配网设备变动相关的资产管理及运行管理等。另外,利用生产管理平台和GIS平台对配网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缺陷或故障的部位进行闭环管理,以形成完整的互动体系,以提高配网信息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3加强线路巡视工作

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配网线路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习相关的电力技术,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针对性的对配网线路进行检查、修复、维护等操作。科学合理的制定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方案以及目标,清晰明确的划分岗位职责,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定期检查线路的运行及工作情况,对于线路已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隐患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因电路存在隐患导致电网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在巡视电路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要对线路进行定期的巡视工作,结合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对线路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配网线路故障维护检修时应做好记录进行存档,为下一次故障维修提供重要参考,技术人员应全面掌握这些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故障维修措施,降低经济损失,为以后配网线路的维护检修提供便利条件。

2.4健全10kV配电运维、检修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降低运维风险,需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健全运维和管理制度,对于运维过程中出现问题要早发现、尽快处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分区管理相配套,在运维中实现从点到面的全面掌控。强化安全意识,在通过制度方法对人员操作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强化意识,使具体的工作人员在本源意识上重视安全,并熟悉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由内而外的强化安全标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最大效果。从维护技术以及维护管理角度出发,要立足于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检修方案,制定紧急预案,预想出在检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还要提前配备好各种人力、工具等,做到未雨绸缪。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以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为基本目标,使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建立相应绩效考评机制,奖惩分明、严肃纪律、增强激励,实行权责统一,对于配电线路的维护和分配必须切实落实到个人,促进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结语

总之,落实配网日常运维检修管理工作对提升供电能力、维护供电稳定性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做好配网线路的安全巡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配网线路的故障发生率,保障配电网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东生.10kV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和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17)

[2]郑毅辉.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措施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0)

论文作者:苗富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分析论文_苗富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