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狄虎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狄虎

浙江振元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当下由于建筑工地的人力资源相对短缺,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此外,传统的建筑模式相对落后,施工质量控制不好,我们的资源受到破坏,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能源消耗巨大,给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很大负担。因此,面对诸多的环境、资源问题,建筑业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来取代传统的建设模式,寻求对环境资源影响较小的建筑模式,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发展。该文首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策略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点分析

1)功能多样化。主要有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节能环保、防火抗震等诸多功能。建筑形式灵活多变,可以制作各种轻质隔墙分割室内空间,房间可以灵活布置。2)设计多样化。符合绿色建筑要求,设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房屋的整体运用灵活,可以对住宅大小分割。3)缩短工期,适应性强。建造速度快,对周围工作生活影响小。建筑构件较标准,具有较大的适应性,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尺寸准确,并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专业工作有效集成,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且节省了安装管道的时间。由于质量好,可以省去砌筑、抹灰工序,工期整体缩短。装配式建筑的砼构件由预制工厂批量采用钢模生产,大幅减少现场脚手架和模板用量,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4)构件标准,质量有保证。装配式建筑是将构件厂加工生产的构件,通过特制的构件运输车辆搬运到施工现场用机械进行安装,质量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5)节能环保。采用预制或半预制形式,现场湿作业大大减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少噪音污染,更可以减少材料和能源浪费。由于采用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大量减少,材料的能耗也大幅度降低。由于质量很好控制,安装完成后可以减少抹灰,也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叠合板作为楼板底模,可以节省周转材料的投入,进而达到节能要求。

2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它是一种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吊装搭接而成的建筑,理念与搭积木有些相似,就是将加工厂生产出的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方式将它们连接组装成一个整体。它有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而混凝土结构又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截止到现阶段,中国已完成多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如泉州东湖公园北侧的图书馆、深圳坪山新区的万科金域缇香、长沙花漾年华等。

3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要求

3.1浇筑混凝土的要求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之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缓凝土构件模型的质量符合浇筑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构件模型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也要不断提升构件质量,提高对钢筋成品的重视度,严格把控钢筋成品的质量,做好检查工作。最后在建筑构件上涂刷隔离剂,至此,浇筑工作完成。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构件进行严格的就爱你策,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如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筑构件出现了变形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2存放构件时的要求

构件的存放要求较多,但实际上必须要依据建筑构件自身的结构特征及西宁决定。例如说,建筑工程中的横梁,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横放的方式,而楼板则会采用竖放的方式。并且,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进行建筑构件放置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地面进行压实,确保地面不会由于建筑构件过沉而出现塌陷问题,并且进行地面压实工作,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构件不被损坏。

3.3构件性能的要求

施工人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要针对不同的装配式构件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要求,保证构件能够在建筑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构件在连接处出现裂缝。同时建筑在使用年限内,要确保构建连接的地方不能出现渗漏现象,而这也就对构建的抗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构件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构件运输的要求

构件运输环节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构件的外形以及特性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保证构件能够有效运输,并且在运输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对构件进行固定,避免构件在运送过程中掉落损毁,尤其注重构件的装卸过程。同时,运输工作人员也应当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可能的避免在运输途中出现颠簸情况。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护措施

4.1辅助工具的适当应用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预制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任务的定期进行和工期的满足,有必要使用相应的辅助工具进行质量检查。通过使用辅助工具,不仅可以安装预制构件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可以有效保护构件。目前,最常用的辅助工具是角板“L”形吊具。通过应用,可以提高角板的安装效果,有效避免安装过程中对角板的磨损和损坏。在制作和安装平板时,应用“护角”辅助工具也能提高平板运输和吊装的稳定性,减少平板四角可能出现的损伤和缺陷。

4.2严格控制层压板的使用过程

在传统预制桩为主的施工过程中,叠合板容易断裂,影响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控制复合板的跨距,以减轻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应力损伤。对叠合板进行跨度控制时,分析施加板的挠度,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安装和布置,可以有效避免后续吊装过程中对叠合板的损坏,达到提高整体吊装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4.3嵌入式部件的有效固定

如上所述,预制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另一个质量问题是错位,这可以通过固定预埋件来解决。嵌入式构件的有效固定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实现后续构件的连接处理,保证嵌入式构件固定在预期位置,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稳定性的目的。通过有效固定预埋件,可以避免后续振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位缺陷,从而避免预制结构的质量缺陷。

4.4预制构件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

在预制构件的准备阶段,为了保证构件的质量和整体尺寸满足要求,构件生产中使用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等需要检查。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和精度。模具的安装和固定应平直、紧密、不倾斜且尺寸准确。预制构件加工过程中,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绑扎好的钢筋笼应根据规范要求及钢筋、预埋件等位置吊装模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校正,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应使用专用塑料垫块或垫圈,以确保尺寸准确。预制墙板中的连接器和预留孔需要在预制构件中精确定位。预制构件的铸造和固化质量控制要求与现浇结构大致相同。一些预制板构件具有小的横截面尺寸。应选用小振动棒来辅助振动和压实振动点,并适当延长振动时间。部件成型后,需要检查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有缺陷的部件需要及时处理,通过控制部件的外观质量来保证部件的使用性能。常见的外观缺陷包括悬垂钢筋松动、外观缺陷、外露钢筋等。尺寸偏差检查的重点是构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5结论

传统的建筑工程所需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建筑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现如今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彻底颠覆了以往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现如今的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使建筑工程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润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203-204.

[2]孙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2-3.

[3]刘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3):47-49.

[4]张渊.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改革设计与发展[J].北方建筑,2018,3(01):25-27+34.

论文作者:孙狄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狄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