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张睿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张睿

南通市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站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非常高的危险性以及意外性,目前建筑结构逐渐复杂化,技术要求非常高,建筑企业应该全面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作用,正视安全生产隐患,从制度、人员等方面入手,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形成每个人都重视安全的局面,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控制策略

这几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五大伤害非常多,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产生了非常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所以,安全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应该全面分析施工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把安全事故控制在摇篮中。

1、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的作用

安全控制是建设安全的作业环境,及时找到不安全因素,提前采取保护方法,尽量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安全控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施工人员的良好保护,有利于形成安全管理文化,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很好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企业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促进各级人员规范施工操作,改良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为企业创造非常多的利润,建筑企业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可以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企业生产以及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建筑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向[1]。

2、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技术方面

现代施工工艺技术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若不使用现代化的施工工艺,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以及质量问题。比如,建筑结构因为雨水冲击而导致的渗漏,如果仅仅凭借肉眼是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的。施工管理技术以及作业工艺落后会导致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很多建设单位由于更加关注作业成本,没有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安全施工工艺技术,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误操作风险的产生[2]。

2.2安全监测方面

安全监测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不仅是进行理论方面的分析,还应当把它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监测的过程中方法不合理,一味地觉得只有采取强制性管理手段才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对现代化的安全监测技术以及设备没有引起充足的重视,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比如施工过程中没有设置安全监测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安全管理方面

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依据,还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的标准规范。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非常滞后或存在一定的漏洞,对很多关键作业点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作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足,为后期的施工建设带来了非常多的安全隐患[3]。

3、应对策略

3.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要素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工程各参与方的行为准则,所以项目部应该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等,用制度规范以及约束施工人员,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当遇到非法施工、强行施工的时候要及时上报,责令相关人员立刻纠正。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危险源,施工企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加大安全生产要素投入,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足额投放,用于防护用具、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3.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人员安全操作水平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大部分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目前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与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密切相关。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强调物的状态,却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容易犯下重物轻人的错误。施工单位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学会识别安全生产隐患,有效应对突发意外事件,明白安全生产才是最好的保护。项目部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管理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和人员身上,层层分解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且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说,安全事故无一例外都是责任事故,国务院安委办早已明确,发生安全事故首先追究企业责任。企业同样应该把责任层层落实下去,对在安全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项目经理以及相关负责人,企业需要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扣除年度奖金。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现场非常复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风险随时发生,各种设备、工序、作业交叉,并且随时处于运动的状态,施工前和交接中都需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方法、操作规程、施工要求等,同时清除了解安全隐患、危险源、紧急救援措施等。现代安全管理强调对现场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以及评价,具体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被人伤害三个方面衡量风险源,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并相应采取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保护等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该把每个环节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做到位,对各种危险源加强安全防护,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深基坑四周应设防护栏杆,对钻孔灌注桩的泥浆池进行临边维护,及时发放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工作服、口罩、救生衣等安全生产基本物件,定期维护保养机械设备,避免带病作业或过度使用,在高度超过2m的高处作业的时候,操作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帽。基坑支护、起重吊装、现浇混凝土等风险隐患大,项目部应该加强风险预警以及监控,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加以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

3.4切实发挥监督检查作用,认真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因素非常多,项目部应该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对人机料环法等生产要素加强控制。班组以及作业人员应该加强自检,及时发现各种风险源和安全隐患,纠正不规范的操作程序,若班组长自身不能处理,就立刻报告安全员,绝不可以置之不理。安全员和监理工程师应该深入工地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经常性检查开复工前安全检查等,对当天重点工序、施工供电的关键部位以及事故易发环节应加大检查力度,如果发现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作业现象,就要马上开具隐患问题通知单,责令班组定人、定时、定措施解决。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督促责任人员在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并形成整改记录。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正确认识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充分联系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了解现阶段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科学有效的对策来促进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不断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傅强生.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OL].工程技术研究,2017,(09):151+153(2017-09-19).

[2]余前明.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95-196(2017-07-11).

[3]崔国伦.强化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对策[J/OL].绿色环保建材,:1-2(2017-06-16).

论文作者:张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论文_张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