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探讨论文_陈共晴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卫生院门急诊 广东广州 511385)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门急诊输液治疗时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突发病情变化的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病情缓解,避免突发情况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247-02

门急诊是医院日常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疾病种类繁多且病情复杂。输液治疗时门急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的几率较高,很容易导致其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根据临床实践,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很容易导致其病情加重,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干预措施[1]。本研究对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门急诊输液治疗时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9~76岁,平均(43.28±6.95)岁。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43.62±6.8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输液治疗,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 患者进行门诊输液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输液治疗的优势,介绍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病情变化及其原因和临床表现,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判断突发病情变化,并为其讲解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措施,以此让其能在突发病情变化时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1.2.2病情监测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者相应指标进行全面测定,根据各种突发情况的临床表现及时判断患者是否突发病情变化,然后及时将情况告知医生并配合其针对异常指标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在巡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准确掌握患者的主观感受,并根据其表述及时判断是否突发病情变化。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应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完成疗效的评估并将数据反馈给医生,确保患者的突发情况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1.2.3心理护理 门急诊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其在输液治疗过程中通常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在突发病情变化后将很容易导致其不良情绪加重,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对其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及时为其讲解突发病情变化的原因,不断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安慰和鼓励,为其介绍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以此促使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改善。

1.2.4急救护理 在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协助其保持平卧位,使用肾上腺素进行皮下注射;对于肺水肿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指导患者保持坐位且两腿自然下垂,并给予其吸氧治疗;对于肺栓塞患者,应立即指导其保持左侧卧位,去枕后将足部垫高并给予其吸氧治疗;对于低血糖患者,应立即给予其口服糖水并做好保暖措施;对于高热惊厥患者,应立即给予其抗惊厥药物治疗。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χ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数据统计,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突发病情变化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门急诊患者数量众多且病情种类复杂多样,病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几率较高,病情在突发病情变化后很容易对其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其治疗顺利完成[2]。急诊急救护理是门急诊日常运行中的常见干预措施,其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突发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此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并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根据门急诊临床实践,患者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病情变化种类较多,其中以过敏性休克、肺栓塞、肺水肿、低血糖和高热惊厥较为常见[3]。针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对其突发病情变化进行急诊急救护理时,首先应在其入院后给予其全面的健康教育,让其对常见的突发情况有较好的了解,并掌握各种突发情况的识别及处理方法,让其在突发病情变化时能更好地应对;其次要给予患者有效的病情监测,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发现其突发病情,为其急诊急救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在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防止其因不良情绪而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最后要给予患者急救护理,根据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种类给予其针对性的急救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4]。

本研究对急诊急救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急诊急救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者病情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芸,刘黎.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有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85+292.

[2]卢春丽.对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有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80.

[3]洪乃英,郑彬香.急诊急救护理服务对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73-274.

[4]董智.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201-202.

论文作者:陈共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急诊急救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效果探讨论文_陈共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