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论文_宋石军

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湖南永州 425700

【摘 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5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实验组(28例),分别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和术后半年后行颅骨修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KPS评分[(77.9023.50)分]、GOS评分[(4.601.20)分]均高于对照组[(65.7018.10)分、(4.0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对于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与身体康复有积极作用,无明显并发症风险,值得应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早期颅骨修补术

颅脑损伤是由暴力外因造成的严重损伤,属于外科常见损伤,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而且危害较大,是临床最主要致死致伤病因之一,极易给伤者身体乃至心理造成显著创伤,既有研究表明,通常去骨瓣减压后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可改善预后[1],为证明此观点,笔者现实施如下临床回顾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收治5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有男17例,女11例,颅骨损伤面积为75~85(81.002.09)cm2,GCS评分为6~13(8.512.39)分,年龄18~45(28.82.79)岁;实验组有男15例,女13例,颅骨损伤面积为76~86(81.062.01)cm2,GCS评分为7~14(8.712.11)分,年龄18~46(29.02.71)岁;两组病历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观察对象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和颅脑修补术,且签署相关协议书;患者有中度意识障碍;手术资料完整;脑脊液内蛋白定量协同细胞数均正常2)排除标准: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调查资料数据收集工作;影像学确定颅内血肿、脑肿胀;头皮或颅内感染;过敏体质。

1.2 方法

对照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规时机(术后半年后)行颅骨修补术,实验组则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术后1~4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方法如下:①术前准备:均按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并在颅骨修补术开始前做颅骨CT检查和颅骨三维重建,其后根据CT三维重建结果数据加工大小、形态均接近于颅骨缺损处的数字化形式的三维塑形钛网;②颅骨修补术:取平卧位,在头偏向健侧后以外固定架(也可使用头圈)固定头部,要求最大限度上避开耳廓,防止因压迫耳廓而生成耳部压疮;合理垫高患肩,严格注意避免颈部发生过度扭转;气管插管全麻,沿去骨瓣减压术切口将颅脑皮层切开至骨缘,然后沿骨缘做皮缘组织游离,暴露骨缘,并将其暴露宽度调整成3cm左右;对硬膜同皮瓣粘连做专业锐性分离,并有效游离颞肌;准确置入钛网,将钛网位置调整满意之后取钛钉将其固定;清洗创面(用双氧水清洗)并悬吊硬膜;根据头皮张力选择在钛网下亦或钛网外位置放置引流管;依次进行颞肌缝合、头皮缝合;③颅脑修补术前、术后均作抗癫痫、防感染治疗,使用药物有苯巴比妥 以及利福平等。④术后24h内及时行头颅CT术后复查,无明显异常(如有明显积血)情况时将硬膜外术中留置的引流管拔除。

1.3 评价指标

以术后3个月为时限,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于颅骨修补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在术后10个月后用KPS功能状态评分表和GOS神经功能预后分级评估量表测评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评分与功能恢复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资料纳入SPSS19.5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对计数/计量数据以2/t检验法处理,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KPS、GOS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KPS、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

3 讨论

一般颅脑损伤在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以后可降低颅内压,从而减少颅内压升高给脑干生命中枢所带来的过度压迫,同时促进减压侧颅内脑灌注机脑血流升高,但颅内压降低却可损及脑组织功能,并能造成脑代谢紊乱不良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而且手术修复损伤过程中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轻则留有后遗症[2],重则造成死亡,而手术原因引发的,颅脑损伤则能增加脑膨出或者脑积水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颅脑损伤病人常需颅骨修补,颅骨修补可作用于硬膜、皮瓣和骨窗边缘,令其粘连得到松解,从而解除粘连对颅脑表面血管造成的压迫、牵拉亦或扭曲作用,进而增加局部脑组织的血流量(一般可增加15%到30%比例)[3],避免继发性损伤,使神经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去骨瓣减压后何时采用颅骨修补术一直无统一权威论断,本研究显示,去骨瓣减压后半年后修复颅骨的对照组患者术后KPS评分、GOS评分对比去骨瓣减压后1~4个月的实验组患者明显偏低,说明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行以颅骨修补术更能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的功能恢复水平,是最佳治疗时间,经分析其原因及可能在于早期采取颅骨修补办法能使颅内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大气压影响,因而能令局部脑组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的血流量,加快脑脊液循环,使颅腔容积复常,另一方面,解除骨窗边缘等处的异常粘连可减轻脑表面血管在粘连病变后所受的牵拉、扭曲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结语:

总而言之,去骨瓣减压后,给予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能促进功能与身体健康恢复,因此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正君,姬西团.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10):626-628.

[2]王晓霞.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术优质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4):117-118.

[3]郭根明,任艳丽,李千军.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3):86-87.

论文作者:宋石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论文_宋石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