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省级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徐晓萌,赵滨滨,王莹,王彬

新形势下省级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徐晓萌,赵滨滨,王莹,王彬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 300010)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稳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市场格局更加复杂,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之下,如何获得生存与发展是电网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同期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因此,电网企业需要对其面临的新形势进行研究分析,基于当前同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全面提升同期线损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同期线损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线损是电网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率是一个逆指标,即降低线损率意味着同样的售电量却可以少购电,从而直接降低供电经营成本。线损率又是一个可控指标,它对利润影响很大,因此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提高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研究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资源友好社会等新形势对电网企业及线损管理的影响,并针对同期线损管理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水平,保障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升。

1. 线损管理的基本概念

1.1 线损的含义、构成及分类

线损指的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从发电厂传送到用户处,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个环节中电能的损耗。线损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技术类线损主要是指技术层面的线损,包括线路、变压器等,这是线损中最主要的部分;管理类线损是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造成的线损,包括漏抄、管理失当等。

1.2 影响线损的因素分析

一是配电网布局不合理。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网输电电路的长短和材质都会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越长,电能损耗的程度也就越高,电网企业目前变压器布点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输电线路相应地增长,从而造成电能损耗的增加。二是运行管理不当。设备检修不达标、维护保养不及时以及电压测试工作不理想等因素导致线损出现。三是管理不当造成的线损率升高。在电网企业的日常管理方面,由于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方式,导致管理失当,线损率数值升高。这些都是电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线损管理因素。

2. 新形势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

2.1 电力体制改革

新一轮电力体制提出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将输配电价监管起来,放开买卖的两头,最大程度促进市场化进程,按照新电改的要求,电网企业运营模式将会有很大的变革。随着售电市场的放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倒逼电网企业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把握好投资方向、规模和节奏,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强化成本效益意识。线损管理作为电网企业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线损管理将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任务。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供给要素的优化配置。电力发展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又是经济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力量。结构性改革的结果会带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用电结构的变化,电网负荷特性和用电规律也会随之变化,为及时应对这些调整带来的改变,电网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降损措施,做好电网规划及运营工作。

2.3 建设资源友好社会

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作为能耗较大的电力行业需要不断完善输电、变电和配电系统。同期线损管理作为电网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强化同期线损管理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现有同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有待健全

一是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受采集覆盖率低、未实现营配调贯通等条件约束,无法大规模开展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和评价。二是线损基础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效率还有待提升。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以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对线损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必不可少,但由于线损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量较大,且处理过程跨部门较多,因此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效率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在同期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对异常线路、台区的分析与现场排查治理的结合度还有待提升。

3.2 线损管理激励方法及措施有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电网企业同期线损管理,实现既定的线损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目前的激励模式中,同期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不突出,且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不高,部分电网企业只是简单的进行指标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造成相关人员对线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重视度不高。

3.3 同期线损管理的辅助工作相对滞后

同期线损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还需要以诸多的人力工作为基础,这就对电网企业相关人员素质和各部门间工作的配合度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部分电网企业针对同期线损管理展开的专项培训较少,相关人员掌握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支撑日常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且各单位、各有关部门间对线损管理经验的交流不充分,无法将优秀经验推广出去。

4. 同期线损管理优化策略

4.1 健全线损同期管理系统

一是应用大数据集成技术将所有关联系统数据,汇聚成为同期线损管理系统数据源,通过四分模型配置,开展四分线损率计算,与运营监测大平台对接,为实现数据源端整合、统一平台计算、缺陷自动分析的目标奠定基础。二是狠抓线损基础数据质量,持续开展源端数据治理,有效推进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合理调配各部门人员,提高同期线损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分类、存储、处理、计算及利用效率。三是要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对高损线路、台区进行分组现场核查,做到核查到位、整改到位,并及时同步到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

4.2 完善线损管理激励体系

一是注意激励本身要体现公平、合理、开放的原则,使其能够更好地鼓励先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二是适当的进行对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励,满足多个层次的不同需要,最大程度调整员工对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热情。三是坚持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同期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机制,既要进行以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为主的正向激励,又要严格考核员工,对未能按时完成工作的人员进行处罚,做到激励效益与风险的权衡。

4.3 创新线损管理辅助机制

一是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同期线损管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相关管理要求和业务流程。此外,邀请专家对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的线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基础档案维护、统计与同期线损管理、电量与线损监测分析、四分线损计算分析等业务功能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发展部、运检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主动走出去,带领线损系统、PMS系统、营销系统等技术骨干,与一线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典型经验,解决疑难问题。三是推动各专业部门在同期线损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典型做法,将优秀经验编写成册并在市、县公司推广,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企业加强同期线损管理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降损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和降低成本。在新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用电需求越来越高,电网企业应立足于当前的发展实际,优化线损管理策略,健全线损同期管理系统,完善线损管理激励体系,创新线损管理辅助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同期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宝宝.电网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2018.

[2]王卉,张丽娜,王冠.电网企业同期线损管理研究.2017.

[3]罗晓燕.浅析电网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2015.

论文作者:徐晓萌,赵滨滨,王莹,王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省级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优化策略论文_徐晓萌,赵滨滨,王莹,王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