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应如何治疗?论文_寇光平

胃溃疡应如何治疗?论文_寇光平

石棉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400

胃溃疡,以往与十二指肠溃疡同称为消化性溃疡,认为溃疡原因主要为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壁黏膜消化侵蚀作用,但除此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药物等均为胃溃疡的诱发因素。发生胃溃疡后,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出现胃穿孔,甚至引发胃癌。那么胃溃疡是怎样形成的?应该怎样治疗呢?

一、胃溃疡成因

胃溃疡发病后,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呈现胀痛、钝痛、隐隐作痛、烧灼样疼痛,一般在餐后1个小时内发生,但在疼痛发作后1~2消失会逐渐缓解,直至下次进餐后会出现重复性疼痛,但部分患者发病后没有明显疼痛症状。那么胃溃疡是怎样发生的呢?

幽门螺旋杆菌:以往认为胃溃疡的主要成因与胃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为主,但后期证实,胃溃疡的主要成因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并且大部分发生胃溃疡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均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可以说明幽门螺旋杆菌为胃溃疡的主要成因。

药物因素:阿司匹林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但若大剂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可引发胃黏膜炎症,经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溃疡、糜烂,并以此引发胃部极度不适感受。消炎痛、保泰松等技术替代药物,对胃黏膜损伤效果明显,可直接引发胃黏膜急性损伤;去痛片、扑热息痛、感冒通等解热镇痛药物对胃黏膜伤害明显,若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损伤极大;利血平、藻酸双酯钠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也可引发胃黏膜损伤,引发胃溃疡、胃出血等症状;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消炎药可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胃部不适感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可对胃黏膜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引发胃肠道黏膜损伤。

胃蛋白酶、胃酸: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溃疡面最终形成因素多为胃酸侵蚀及胃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引起的,其中胃酸分泌过多为胃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在此基础上,精神警长、胃运动异常、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遗传综合征等因素均可引发胃溃疡。

二、为什么说胃溃疡危险性较高?

很多患者在发病后,认为胃溃疡无非就是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不用专门治疗。但是若未能及时治疗,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溃疡穿孔、癌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应该积极进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即为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统计中,胃溃疡患者约有20~30%都发生过出血情况,症状较轻者大便呈现“柏油状”,症状较严重者出现过呕血症状。一般出血症状在胃溃疡发病后1~2年内即可发生,并且症状较轻者在发生出血症状后能够自行停止。

幽门梗阻:幽门梗阻可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引发食物胃潴留,伴有严重呕吐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幽门梗阻分为功能性梗阻和器质性梗阻,其中功能性梗阻发生原因与胃溃疡周围组织因炎性反应发生血肿,在幽门发生反射性痉挛后出现梗阻症状,需要通过消化内科进行治疗;器质性梗阻主要为溃疡造成黏膜下纤维化,从而在幽门部位发生瘢痕性狭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溃疡穿孔:随着溃疡的发展,溃疡层向胃壁黏膜下发展,在诱发胃壁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的同时,溃疡程度不断扩大,最终可发生胃壁溃疡穿孔,发生胃部内容物通过胃壁空隙向腹腔转移情况,进而引发腹膜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胃癌:虽然胃溃疡是否能够引发胃癌,目前仍有争议,但一般认为,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并且在临床中发现,胃癌发病位置一般位于溃疡边缘,因此可以说明胃溃疡有癌变的可能。

三、胃溃疡应如何治疗?

上文中提到,胃溃疡的成因有很多,并且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应予以积极治疗。临床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主要为西药治疗及手术治疗。

(一)西药治疗

根据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将其治疗药物分为4类,包括抗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黏膜保护剂、胃壁细胞受体阻断剂、抗酸制剂。

抗酸制剂:目前主要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拉索拉唑等,口服用药后可对胃壁细胞作用,降低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胃酸对胃壁黏膜侵蚀作用,一般来说,奥美拉唑等经4周的治疗,治愈率高达95%及以上。

胃壁细胞受体阻断剂:主要为丙谷胺,可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中胃泌素受体作用,以此达到降低胃酸分泌的效果,从而促进创面愈合。一般治疗4~8周后治愈率为66.9%。

黏膜保护剂:主要为增加黏膜厚度,促进黏液分泌,以达到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作用,常见药物包括铋剂、前列腺素E2等。6周治疗后治愈率为80%,在保护胃黏膜的同时,可预防胃部应激性溃疡性出血。

抗幽门螺旋杆菌抗生素:目前主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为克拉霉素,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二)手术治疗

虽然胃溃疡经药物治疗后,多数可以痊愈,但仍有40%患者经药物之力啊后出现复发情况,难以治愈,同时因更易发生穿孔、出血症状,病情危险性高,若同时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则内科治疗难度大,为降低癌变发生率,部分胃溃疡患者需要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需要根据溃疡性质及溃疡部位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治疗原则为:符合生理要求,手术需要安全性高;尽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在将溃疡面治愈的基础上,尽可能将溃疡病灶完全切除;避免胃溃疡复发。

胃溃疡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分为3类:腹腔镜手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各种胃大部切除,但以术后重建方式,可将胃溃疡手术分为毕Ⅰ式、毕Ⅱ式、Roux-en-Y胃空肠吻合。

毕Ⅰ式:指胃大部分切除后,进行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治疗,优势在于除了溃疡部位,对于周围炎症区域可以完全清除,同时因胃窦的切除,胃泌素分泌部位及胃溃疡好发部位已经完全清除,以保证剩余胃部健康,符合生理需求;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缺点在于胃切除范围小,吻合口腔径狭窄,若未发生幽门梗阻或癌变者,毕Ⅰ式为最佳治疗方案。

毕Ⅱ式:指胃大部分切除后,进行胃与空肠管吻合,将十二指肠残端缝合,优势在于切除范围足够大,对吻合口张力影响下,但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较严重的胃溃疡患者、高位胃溃疡患者、巨大胃溃疡患者、合并幽门梗阻患者以及十二指肠变形患者可以采用毕Ⅱ式进行治疗。

Roux-en-Y胃空肠吻合:指胃大部分切除后,与空肠进行Y形吻合,优势为防止反流,降低小胃综合征发生率,但有学者认为,此种手术方式增加了胃溃疡复发风险,因此目前此种方式仍未广泛使用。

论文作者:寇光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胃溃疡应如何治疗?论文_寇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