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团队创新能力研究_政策环境论文

中国大中型企业科技队伍创新能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中国论文,大中型企业论文,队伍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大中型企业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本文全面评估了中国大中型企业创新能力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和强化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 创新能力

在我国,在理论上,科学技术已经被提到“第一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在实践上,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已成为一次新的战略转移。但是,真正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使科技真正“长入”经济,还必须经历一个把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变为新产品和新工艺,再变为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转化”过程。这个“长入”和“转化”过程,即技术创新,显然主要只能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基本细胞的企业中实现。对中国来说,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应由大中型企业来承担。这是因为,大中型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本保证。大中型企业是:

──工业企业的骨干。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3%左右的大中型企业,肩负着40%以上的工业生产重任,其中轻工业产值占25%,重工业产值占50%。大中型企业主要是基础工业和装备加工业,是工业结构的主体,又是全国先进技术的先导。

──国民财富的主要提供者。大中型企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上交利税占财政收入的40%以上,是整个工业企业总数的70%以上,是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在各省都居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高我国生产经济效益的主导力量。

──主要产品的生产者。大中型企业生产的重要产品多、产量高,占同类工业产品的比重大,其产品销售收入超过总数的50%,它在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由产值数量构成所决定的,而且因为其是各行业合理调整与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托,其产出结构与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与效益。

──技术进步的主导者。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力量较强,无论是其拥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还是专利、新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均占较高比重,直接决定全国整体技术水平高低,成为技术进步的主导者。一方面它代表国家生产技术最高水平,是国内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主渠道,又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它是先进生产技术向社会辐射的发源地,促进与带动大批小型企业技术进步。只有强化大中型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其技术集散双重功能,提高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水平,带动全国整体技术进步。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表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份额反映了一国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程度。通常,在任何一个国家大中型企业对全社会技术创新的贡献要大一些,但如果在国家之间比较,小型企业所占的份额低,它说明该国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小型企业所占的份额较高,它说明该国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程度较高。我国小型企业所占的技术创新份额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大中型企业垄断技术创新的格局,即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程度较低,集中程度较高。我国小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贡献份额占不到19.0%。远低于美国的30.5%,英国的25.5%。这是由于我国传统和现行体制条件和特殊经济背景所决定的,使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的灵活性、集中和内部传输效率高等方面的优越性难以得到发挥。首先,小企业难以筹集到技术创新经费,在这领域的拨款经费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小企业难以得到,甚至根本不在政府拨款的范围之内;而自筹经费由于社会信任度低,被投资主体视为风险高的对象。所以,小企业与它们的对手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其次,小企业在吸收技术创新人才方面也明显处于劣势,在小企业就业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生活福利条件较差,人们对小企业还存在有“择业歧视”心理;再次,小企业无力设立专门的技术创新机构。企业内部专门的技术创新机构的成果一般都有针对性,它们易于在本企业内直接付诸实施,因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小企业,尤其是“三资”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贡献份额会越来越不可忽视。但就目前而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基本上可以表征技术创新的整体格局与发展趋势。

二、指标体系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研究,已形成如下基本观点:①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即把技术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并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以发现为基础,以发明为起点,其基本形态是技术开发,且在技术革新与技术突破两极之间不断变化;②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吸收,创造,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并与市场需求能动地结合起来,生产出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服务,从而开拓出新的市场;③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独立意义上的企业,它将自身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动员起来并尽可能好的组合起来,同时对其外部环境条件加以优化的选择和利用,从而实施和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④企业技术选择现行经济统计体制提供的数据,适当做一些加工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成果,互为补充互为支持。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把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归结为一个规范化的实用模型(图1)和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图2)。

图1 规范化的实用模型

图2 科技队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1.创新决策──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过程

创新决策是企业科技队伍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联结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重要环节──环境与资源,即企业从社会环境的各种技术经济条件中选择如何响应它们的需求,决定对技术创新投入什么、投入多少资源。决策的正确与否、优估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及其程度。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与资源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因素,是指社会环境中对经济增长起长期影响作用的需求,因它是受资源制约的,故可称之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需求,而是从功能上把握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因的一种特殊需求,即来自企业技术创新最终目标──效益和来自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条件──资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需求,有了这种内部需求,技术创新才能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手段,从而有效地提高竞争能力。有效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生态因素,它的满足是要企业付出一定代价的,即投入必要的资源。一般说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必须投入一定的创新资源。社会经济效益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结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向创新资源则体现了社会物质条件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制约使用。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主要取决于企业创新资源的多寡,足够而充分的创新资源是进行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和物质基础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速度、能力和强度,创新资源用3组指标来描述。财力支持,人力投入,信息供给三者之间的相互支撑,有机协调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运行质量,构成协调决策的主要基础。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有效需求出发,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以企业的创新资源为基础,把有效需求与创新资源在企业行为中人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创新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第二阶段,也是创新决策的直接延续

实施是企业科技队伍创新能力的施展,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利用企业可以利用的一切创新资源,尽可能地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找到一条切合本企业实际的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以保证创新决策的顺利完成和创新目标的实现。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就是创新实施的表征和结果,也是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尺度和主观实力,体现新实施的水平、质量以及竞争能力。它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并用几组指标加以宏观描述,从而较为确切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基本格局。

企业科技队伍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就是把决策结果变为企业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它必须完成对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的更新。一方面按创新目标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现有的基础和现实条件,对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做一番改造,另一方面则通过组织创新和政策导向,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使其整体素质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使技术创新效率的各组指标均能有所提高,最终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实施过程的品质提升。

3.创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的第三阶段,也是创新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主要不是开发出若干新产品成为“展品”、“样品”、“礼品”,而是企业通过积极的销售活动和售后服务,使自己的创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以实现技术创新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这一阶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把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而生产出来的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收回创新资源投入,并取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测度技术创新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一个十分艰难而成效甚微的努力。本世纪60年代,几位成就卓著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和西欧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科学技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和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共同特点是以“阿布拉莫维茨余额”作为核心,即从产值的时间数列中,设法消除劳动和资本所作的贡献,就可以得出这个余额,其中主要是包括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目前测度科技进步取得经济效益的方法大多采用这一思路,不管这种计算如何精确,余额中仍包含许多其他因素,而且不能直接测度,所以尚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了避免繁杂的计算,但又能大致推算“余额”,世界考察中国长期发展的格局时所采用另一思路,即有积累率和消费率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余额则表示综合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是一种比较简便且能把握整体态势的方法。

虽然,上述方法常常被人使用,但缺陷也是明显的,特别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社会经济效益缺乏直接和便利的方法。考虑到我国现行统计制度的特点,同时,充分借鉴上述方法的思路,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特点,兼及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我们采用最能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特征──新产品在企业经济效益中所占的比重的各个侧面(4组指标),来分析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过程。当然,我们采用的方法的着眼点是技术创新实现过程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是相对可比性意义,向非绝对量的意义。

除了新产品的产值率、销售率、利税率、出口率4个指标描述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物质、能量、劳动消耗节约角度来评价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

总之,丰裕而经济的效益是企业成功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和物质动因,它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成效和直接经济效益。

三、现状分析

1.技术创新决策能力

中国大中型企业科技队伍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已远比若干年前有较大的提高,无论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还是信息供给等方面都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从国家整体情况看,1991年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1.5万家,技术开发经费投入总额166亿元,技术开发产值率和销售率分别为1.32%和1.39%,人均占有技术开发经费5.2千元/人,科技开发人员占有技术开发经费20.0千元/人。无论是投资强度还是投资密度均已达到相当可观的程度,如果再加上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投资,则技术创新的投资强度和密度就更高了,而且投资结构也比较合理。按一般常识推论,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应基本上能满足需要,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据调查,许多企业反映创新资金不足,其原因是由于承包经营,企业主要目标是实现利税增长、产值增长或工资增长,常在资金不足时挪用创新经费。所以,对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量不能盲目乐观。我认为,在目前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与其依赖于政府较大幅度地增加资金投入,不如保证专款专用,提高投资的利用效率更为现实可行。如何防止有限的创新资金挪作他用,是提高科技队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科技队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一定数量和素质的科技队伍,作为“人力资本”远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在中国大中型企业每万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为658人,技术开发人员为259人,而技术开发人员中的科学家、工程师为105人。人力资源不仅较为雄厚,而且其结构也大致合理,这是中国大中型企业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2.技术创新实施能力

中国大中型企业万元以上的技术开发项目共4万多个,投资强度和密度均已达到一定水平,项目的完成率为53.38%。如果对项目性质进一步分析,可发现这些项目绝大多数不属于所谓研究与发展活动。全部项目中研究与发展项目只占9.5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结构为1.49:18.56:79.95。这就为未来的发展后劲投下了阴影,企业难以面对科技进步寻找自己可以采纳的最佳技术方案,尽可能缩小在产品和工艺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仍是首要任务之一。

项目来源是反映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重要参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中,52.18%的项目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自行选择的,上级计划规定的开发项目也占一定比例(41.66%),而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项目仅占总数的6.16%。

专利数是最能反映技术创新实施能力的一种指标,对专利数的分析可以较为客观深入地评价技术创新的效率。中国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的技术创新率和技术创新成功率分别为73.08%和57.02%。这就是说,企业的专利申请中绝大多数具有技术创新性质,但成功的技术创新比率略低。

总之,在政府有关政策及考核指标引导下,中国大中型企业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随着改革的深化,继续发挥宏观政策的指导功能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更高效率的技术创新,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3.技术创新实现能力

中国大中型企业科技队伍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在整体上呈提高趋势,但目前的水平仍较低,新产品的产值率、销售率、利税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分别为10.83%,9.95%和10.29%。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尚低,虽然能源利用率和劳动利用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物质消耗率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能源和劳力的利用成效。经济发展中靠资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来维持的基本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扭转。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是最薄弱的环节。主要问题一是尚未真正树立面对市场竞争的观念,许多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把产品推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必须通过有效的竞争,没有不经过竞争就能轻易占领的市场;企业更缺乏对市场和竞争对手及竞争策略的研究。二是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不仅依赖于产品的价廉物美,而且取决于用户的认可程度,必须把售后服务当作与用户沟通的重要途径,当作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企业应在原有经济和科技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发展能力,通过推行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政策建议

1.在运用市场机制和把握政策内容的同时,要重视对政策环境的研究

现代社会的政策环境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例如,50年代末,中国计算机技术超过日本且不逊于英国,以后的20年时间里,由于没有一项明确、有效的计算机产业政策,造成了长期徘徊,远落后于世界发展。而日本几十年来一直推行一条有效、渐进、稳定的计算机发展政策,60年代仿制,70年代赶超,使其计算机总水平接近于美国。由此可见,适宜的政策环境能使后来者居上。没有实效的、放任自流的“政策环境”则会延误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进程。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是来自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内在要求。但是,要真正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通常仅仅依赖市场机制,或者仅仅依靠隐含在科技经济政策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发展一种内容上综合的、逻辑上自洽的、专门研究政府鼓励、推动技术创新的宏观控制手段──政策环境。这里所说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目前国际上尚无严格的定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政府旨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实施,各对全过程采取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政策与措施。这是一个任务艰巨、过程漫长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复杂过程。因此,政策环境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透视。比如,从产业结构、经济学、战略学、社会学等角度,分别构成各类鼓励、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激励大中型企业科技队伍技术创新的根本

早在双重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已开始萌生,即企业由原来“全控型”状态转变为一种“半控制”状态,使企业被允许参与盈利分配,并在选择投入与产出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促使企业开始制订自身的发展战略。但是,企业仍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法人的地位,价格仍然由国家有关机构控制,市场作用受到限制,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因而,企业技术创新“萎缩症”并未得到完全“治疗”。所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构造必须包含利润推动机制、风险强行机制、企业家承载机制、买方市场的硬约束机制等。然而,建立这样的系统机制绝非一日之功。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强化,必须经过艰苦的改革过程。要造成这样一种环境,不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将无立锥之地。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要就是用众多的具有新陈代谢的企业所组成。

3.逐步实行“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和国内市场,而方法和途径则要把国际市场导向放在重要位置上。这是因为,要尽快地发展经济就必须尽快地提高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必须尽快地利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外汇,外汇的积累必须依靠越来越多的附加值大的出口商品来换取。靠借外债虽然也是一个较有效的办法,但只是暂时的、应急的办法,并不是根本出路。靠“三来一补”、“摆地摊”也不会有很大的效果。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必须依靠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占领越来越大的国际市场,也就是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这就是我们提出“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主导”这一技术创新战略的依据与实质。

国际化是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来源、元器件供应和销售市场都是国际性的。即使是国内竞争,其背后仍然是国际竞争。国外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夺取世界市场,跨越国界进行直接投资,扩大企业国际合作,集中反映了技术创新全球化特征。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更应注意面向国际市场。

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的主要标志是把自身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但这并不等于就是国际化,国际化必须做到很高的知名度,企业在国际上享有信誉。同时在商品的原料、技术、工艺、价格、销售市场都握有主动权。换言之,就是在国际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确保产品技术指标及性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强大竞争力。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路所在、生命力所在。

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应该以建立国际性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为目标,以打入世界市场的中心地带为突破口。中国已承诺按国际惯例尊重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不能靠跟踪仿制他国产品,只能靠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培植“高个子”产品。塑造“巨人”企业,才能抢占市场,并且利用“后发利益”实施超越式发展。

注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170040)

标签:;  ;  ;  ;  ;  ;  ;  

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团队创新能力研究_政策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