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辩治:非感染性盆腔积液论文_杜先生1,杜先才2

中药临床辩治:非感染性盆腔积液论文_杜先生1,杜先才2

(1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99)

(2成都天府新区新兴镇白杨村卫生站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 中医治疗盆腔积液“有副作用少的特点”“扶正祛邪”的治疗法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临床结合西医检查,进行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并根据临床的突出症状灵活加减用药。

【关键词】 非感染性盆腔积液;中医药内服疗法;辩证分型;分期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19-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全面奔小康的愿望,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大、中学生的学习课业负担重,思想精神压力重,又加上饮食和生活失常,患“盆腔积液”的患者增多,因此有效地防治“盆腔积液”,保护妇女健康成为农村基础医疗工作中的一大重点。笔者在运用中医防治“非感染性盆腔积液”进行了一些大胆地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

中医药治疗“非感性盆腔积液”必须有下面原则:中医辩证用药与西医检查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相结合,最终达到“积液”消失,不产生其他并发症。临床处方用药原则最主要是要切合病机,在抓住病机的基础上有侧重点地选药,这样既能见效快,又能达到不易复发的效果。

1.根据西医影像学和妇科分泌物检查,列出诊断

现代医疗影像B超或彩超检查手段检查为“盆腔积液”最低位0.6ml,最高位2.6ml不等,妇科分泌物检查无:支原体(一),沙眼依原体(一),淋球菌(一),霉菌(一),及其他菌株感染。

2.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处方用药

(1)阴虚寒饮型:宜温肾阳化气行水;肾有阴阳二气,古人云:肾为阴阳之脏,水火之宅,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以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来保持机体的正常活动,冲任督之本在肾,胞络系于肾,肾阳虚弱命门火衰,则胞宫失于温煦,临床可见中重度盆腔积液,多数人伴有经行腹痛,手足怕冷,食少,面色晄白,月经有黑黯色瘀块,可有白带清稀,而多带腥味。多发生于20岁前的青年未婚女子,舌苔薄白,舌质淡,有齿痕,寸脉沉或力不足。对于该型患者,笔者选:“阳和汤合五苓散”加减化式,全方共奏“温阳化气,利气行水”之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1,王某,女,17岁,2014年10月15日初诊,患盆腔积液2年半,先在广东某市级医院B超查为盆腔积液2.5ml以上,血带常规正常,小便常规正常,妇科分泌物检查均无细菌感染,刻诊:口淡无味,食少,扪之手足冷过膝,每月经行经后腹痛剧烈,甚至痛在床上翻来辗去,月经有黯块,面色晄白,白带清稀而多有腥味,苔白腻质淡有痕,寸脉沉而有力,辩证为:脾肾阳虚寒饮型,给以“阳和汤合五苓散”加减,用鹿茸40g,肉桂25g,麻黄35g,炮姜25g,熟地60g,砂仁40g,茯苓80g,山药50g,芡实50g,苍术60g,白芷50g,牡蛎60g,炒白术40g,台乌60g,泽泻50g,杜仲60g,人参35g,炒牵牛子40g,打成粉末一次12克,1日三次,饭前空服,连服30天,B超检查痊愈。再诊,去牵牛子、苍术再服半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2)气郁湿饮阻滞型,宜疏肝理气利水,脾有运化谷和水湿,加强津液输布使之水湿不产生停滞和蓄积,在运化水湿的同时,肝主疏泄,它能调畅全身气机,它是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重要一环,那么影响到肝脾功能的任一个病理变化都可以导致“气郁饮停”的病机。胞宫与足厥阴肝和足太阴脾,两个系统都有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一旦冲任“气血津液”失调,就会产生“盆腔积液”,那么从病因上讲,精神情绪抑郁最易导致“肝郁”,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或因常水湿环境作业,都可导致脾胃功能障碍,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输布障碍,最终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为水。这种证型的患者常有白带略多稠,矢气频频,月经先后无定,双下肢微肿或口腻食少,也有的表现为经行乳房胀痛,B超提示盆腔积液,这型病人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舌苔腻,舌质淡红,板滞,脉弦滑动有力,对于该型患者笔者选:柴胡饮疏肝散合越鞠丸合五苓散,三方相合化裁,共达到疏肝理气利水的目的。

例2,赵某,女,现年36岁,2013年6月初诊,患盆腔积液4年,在乡镇医院B超查为盆腔积液2cm以上,血常现(一),小便常现(一),妇科白带查为:白细胞0—3/hp,很少霉菌,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刻诊:不思食,口腻口干,白带略多而绸,月经先后无定,矢气频频,大便正常,双下肢微肿,按之微凹陷,舌苔腻,舌质淡红,脉弦滑,辩证为“气郁湿饮阻滞”型,给予:柴胡舒肝散,越鞠丸,五苓散三合方化裁。用:

柴胡15g,枳壳20g,赤芍20g,陈皮15g,川芎15g,香附子20g,苍术20g,黄芩25g,法半夏15g,神曲20g,苡仁30g,炒白术20g,泽泻25g,茯苓30g,桂枝15g,牵牛子粉冲15g,酒大黄6g,猪苓10g,甘草5g。

上方二日1剂,服三剂后,改为散剂,一次12g,一日三次连服1个月,痊愈,半年后复查随访,一切正常。

3.结束语

根据“盆腔积液”的人群来看,不外乎病变影响到“肝脾肾”三脏,气血津液发生了障碍,结果导致水饮停聚,临床上还有一型“气滞血瘀水停”型,这一型可用“当归芍药散”加重理气化瘀行水药,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这里不再详述。经过几个病例举例来说,给人一个启示,必须要抓住疾病“病因病机”,才能准确地选方用药,根据水饮停留的特点,笔者一般情况都用散剂,散剂比汤剂更易消水饮,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黄道华,魏超容.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0)

[2]李晓红,冯依娜,吕新萍.中医综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2(03).

论文作者:杜先生1,杜先才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中药临床辩治:非感染性盆腔积液论文_杜先生1,杜先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