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举措分析论文_闵慧

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举措分析论文_闵慧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国家在基础行业建设中投入较大力度,公路发展或许将会迎来较大增长机会。较之前沥青混凝土公路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就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提高措施方面开展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整度较好、行车噪音低、抗滑性好和行车舒适度好等优点,但是其成本较混凝土路面高,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一级、二级路面的面层,是车辆行驶的直接接触层及荷载传递层,因此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对行车安全来说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里程已达百万公里,在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1概述

所谓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采用沥青混合材料铺设而成的路面。其主要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组成。面层需要承受路面行车所带来的荷载,因此在进行面层施工时必须采用密实度高、强度高、抗滑性能好的沥青混合材料。一般是按照底基层、基层、面层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最终组成完整的路面承载结构,从而分担汽车荷载。垫层处于路基与底基层之间,其主要作用是防潮、防冻和排水。

2路面的常见问题

2.1没有严格落实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没有做好测量放样和施工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摊铺成型时间、和碾压工序,最终导致密实度不够、平整度不达标的情况,使路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后期使用时产生各种路面病害。

2.2施工管理水平低

施工管理影响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道路施工中存在人员、设备、材料、施工技术等众多影响因素,这就提高了对施工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材料管理不到位不仅影响路面铺筑质量,还将影响施工进度;集料堆放不合理易造成集料被污染和发生离析;新绞拌混合料温度控制偏差,造成摊铺不符合压实要求等;质量控制着眼点为平整度的要求,对其它参数不加控制,如压实度的控制,造成路面空隙率过大;压料过多,会造成机械停顿,不利于连续施工等诸多因素都对施工管理水平提出要求。

2.3原材料的选择不合理

矿料与沥青是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必备材料,在进行上述材料的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交通状况与气候环境,选择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材料、并严格检测进场材料是否合格。在沥青搅拌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控制、施工材料的级配、拌和时间都很重要,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否则会严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质量检查

通过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复检与抽检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复检,确定材料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之后,再进行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抽检工作,确定材料的质量是否满足既定要求,从而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3.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作为高速公路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企业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材料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地质情况、施工要求以及路面等级情况等,如果是建设等级级别较高的高速公路,那么必须选择粘度较高的沥青混凝土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多次对施工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检测,通过比较,选择质量较高、价格较低的施工材料进行项目施工。在运输混合料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水、保温和防漏工作,严格按各项流程和标准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操作。施工材料运输到施工场地后,施工企业应该配置专业人员全面详细地检查所有施工材料的质量,避免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使用。配置专业的人员负责施工材料的保管,避免因为保管不善造成施工材料质量的下降。

3.3合理选用机械设备

施工中用到的主要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等:1)根据路幅的宽度,科学地确定摊铺机的数量,以梯队作业方式进行摊铺,减少纵向施工缝;2)根据运输距离确定运输车数量,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3)合理地选择初压、复压和终压设备,确保碾压的密实度。

3.4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控制

路面不耐用,出现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不足,因此控制路面压实度、空隙率、改进路面压实方法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的主要手段之一。沥青混凝土摊铺层的碾压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严格按技术交底书中明确的碾压组合、碾压程序、碾压遍数开展工作。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初压温度应控制在沥青最佳温度为80~150℃之间,最好在140℃左右,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料流动性大,碾压时会引起纵向开裂。终压温度不低于80℃,并在沥青混合料不开裂、不推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高温作业碾压,以提高压实度和压实效果。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混合料温度保证不低于140℃要求。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复压温度不低于90℃。终压紧接复压后进行,要求碾压完毕无轮迹,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0℃。(2)压路机要尽量靠近摊铺机追随式均匀碾压,并采取先轻后重的施压方法,以确保在混合料冷却到低于所需最低温度前达到密实度要求。(3)压路机控制应控制驾驶速度,保证起动、停止时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由低向高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压完全幅为一遍,要求每次未压端折回的位置呈齿形,控制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避免混合料发生推移。压路机应保持速度恒定,尽量避免在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避免造成压痕;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关闭振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属于常用的路面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受到沥青铺设材料质量、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一些病害类问题,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对沥青路面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管控,同时加强相应的质量管理操作,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施工过程推进的稳定性,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温颖超.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29):96-97.

[2]姚东.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6):141-142,145.

[3]何建宏.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25-226.

[4]赵福伢.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249.

[5]刘英君.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6(03):44-45+47.

[6]惠满红.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292.

[7]柴长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18(3):132-133.

论文作者:闵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举措分析论文_闵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