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情感的创新--浅谈高中油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油画论文

想象与情感的创新--浅谈高中油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油画论文

放飞想象,感受创新——在高中油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创造性论文,油画论文,思维能力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们学生的艺术思维而言,能运用图像符号或信息有效地进行独立思维而产生的见解、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对其本人是全新的,那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表现。另外,创造的潜质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是表现方式、层次水平的不同,教育应是对这种潜质的等待与激发。

高中学生对于色彩绘画并不陌生,但油画色彩则是全新的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油画作为世界性的独立画种,以它悠久的历史、绚丽的色彩和多样的形式美彰显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绘画模块中,选择油画色彩教学为切入点,可以从视觉感受、形象积淀、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实践创作等方面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美术欣赏引领,从感觉到知觉

美术欣赏的重要功能是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材质,感受艺术,了解规律,拓展想象,发展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从美术发展历史背景、作者个性特征、绘画流派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了解他们在绘画艺术中不断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新的艺术主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传递信息,张扬其个性。了解美术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画派,每一个画派都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通过对美术形式语言的欣赏引领,帮助学生感受构图、造型、色彩、技法以及形式美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艺术家们常常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达·芬奇的神韵之美到凡·高跳跃的笔触,从莫奈的光色之美到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从古典主义的经典之美到现代绘画的风格变化,无不通过创造性的造型与色彩语言,借用比拟,隐喻、象征、暗示、寓言化以及相应的细节,在带给学生审美愉悦的同时,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了基本的美术素养,积淀下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蓄积、提炼、酝酿、进发出魅力四射的创新思维火花。

二、在富有想象力的色彩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色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油画艺术的魅力所在。高中油画色彩教学不是为少数人的专业教学,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以油画色彩为切入点,注重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个性。高中学生有着完全不同的色彩感受和体验,也有着不同的色彩敏感度和色彩表现张力,而这种个体差异正是艺术所追求的重要本质之一。因此,在油画色彩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色彩、传授色彩理论知识,还要增加学生对色彩情感、规律的感知,用一些夸张、想象、象征、抽象等表现手段进行色彩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确立“意象”的绘画方法

意象油画是相对具象写实油画而言的,它的特点主要是以主观感受取代对客观对象的平铺逼真的描绘,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这样就使画面形式有多样化的可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在油画色彩上的表现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造型上,以“意象造形”的绘画方法,通过概括、提炼、变形、想象等手法的处理,使画面有更多的主观情感的表达,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逼真”,而是把握大的感觉,“不求形式”只是“取其意气所到”。在色彩上,以“意象造色”的方法,打破具体时空色彩的限制,使色彩的运用随主题的需要、随形式美的需要,赋予画面个性。还可以鼓励学生从现实出发进行联想和想象,把看似不相干的物体形象通过特定的构图、色调组合在画面环境中,放下束缚、自由想象,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多样化的画面效果,更多地展现个性,更多地进行创新发展。

2.综合使用画笔笔触、画刀刀法

油画之美融合了诸多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享受。不论是任何时代、任何时期的绘画作品,笔触是直接作用于画面中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最终构成油画超凡的、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而高中学生在欣赏油画艺术作品时,往往重视的是油画作品中画面的情节和内容,而对于笔触美却不太在意。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的油画笔触自身有大小、虚实、轻重、直曲、聚散等等,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了自然和主体生命的律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笔触在运行、弹跳、摆动时那种表现内在强烈的生命激情。同时还要进行实践尝试,不求画面的完整和色彩的完美,学着用画笔或油画刀刮画颜色,在“光”与“色”的交辉中细细品味、感悟油画的光色魅力,在“画”与“摆”的交替中捕捉色彩,学会基本的色彩规律,在“笔”与“刀”的挥舞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的光芒。

3.构图重组、拓展创新空间

绘画构图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这是一种艺术思维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构图与构思的创新环节,用小尺寸的油画进行尝试练习。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用自然存在的混乱的构图要素组成一个能理解的整体,使画面形象在空间的大小、位置、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其他形象之间的组合,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创造性的安排。也可以在教学中发给学生绘画素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位学生临摹练习其部分局部,再按自己的审美将不同的局部相互组合在一起,重构整体画面,形成新的美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同一主题的不同构图,同一构图的不同色调,同一色调的不同大小画面,鼓励学生多方位的思考,求新求异求创新,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三、在综合材料的联想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艺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材料的鸿沟,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发现和认识综合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不断寻找和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法,并融入艺术家的语言,拓展画面视觉张力,赋予材料生命和灵魂,使作品成为思想的载体。在高中油画色彩教学中可以引入综合材料的运用,这既是激发学生兴趣、拓展联想的诱发剂,同时又是活跃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一种推动力。

1.综合性材料的联想

材料是构成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和肌理,它给予人们不同的感受与联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首先对油画颜料实实在在的物质产生兴趣,感受油画颜料特有的覆盖性和厚重感这种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重要特征。纵横的笔触、堆砌的油彩所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本身就使油画材质的物质特性充分显示,产生不同的形式感和视觉美感,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次,引导学生在颜料中放进砂、木屑、石膏粉等,使原来平整画布的表层变得具有可塑性和起伏的触感,大大增加油画色彩的感染力。最后,引导学生由材料引发联想,体会不同材料的艺术语言表达,如金属材料的坚挺、明快;木质材料的温和、淳朴;毛绒材料的亲切、轻松……丰富的联想往往孕育着创新思维的发展。

2.综合性材料的创造性发挥

综合材料的运用没有规范限制,自由性比较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观察材料的特殊肌理,尝试把材料用到油画色彩实践中,控制好疏密、起伏、大小、色调、笔触等因素的对比统一,同时也可以采用各种特殊技法作画。材料的综合运用在不同学生、不同作品中呈现具体的多样性。例如学生作品《回归》采用了木屑、沙子、树叶的材料绘制出一幅冷暖对比强烈的练习;《生命的律动》运用回形针、线圈、木胶等材料组成一幅充满肌理美感的暖色调油画;《浪花的舞蹈》选取塑料纸、羽毛、细沙完成了一幅色彩和谐明快的画面;《畅想曲》选择毛线、米粒、石膏粉做材料构成一幅冷色调的作品……这些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也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油画色彩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用油画色彩进行创作的乐趣,让审美和创新的意识伴随他们成长。有的学生写道:“从雪白的油画布到精彩曼妙的油画作品的蜕变,在调和颜料、搭配色彩的同时,我们也在调和我们作为期待成为未来杰出公民的理性与感性、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这是我们作为省常中学生的骄傲!”“或许多年以后回首我们的高中岁月,松节油的特殊气味、油画刀刮出的特殊肌理、材料造就的迷人效果,都将成为永恒的回忆,弥足珍贵。”

标签:;  ;  ;  ;  ;  

想象与情感的创新--浅谈高中油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油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