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悟论文_刘德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悟论文_刘德华

——《孔子游春》教学谈

◆ 刘德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陈楼小学 221145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教师、学生与文本各自进行平等充分对话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而阅读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笔者就从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读以及教师如何开展有“层次”导读、如何去启发学生去感悟文本,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收获。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导读 阅读感悟

《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巧妙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出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又以水为话题,叙事明理,内涵丰富。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更是一篇蕴含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好文章。

一、注重朗读,欣赏美景

在教学第一段时,我首先出示自学要求: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泗水的春景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学生很快便被泗水河畔的美景吸引住了。我抓住这个机会点拨: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了浓浓的春意?紧接着我通过融情的范读,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再现课文的精神和生命,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学生从范读中去鉴赏,去领悟,找到感觉,进入状态。指导朗读要抓住时机,正可谓“不愤不悱,不悱不发”。在学生已很认真地投入了朗读,却怎么也表达不出课文中的“味”来时,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展现了一幅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春意盎然的美景图,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境、临其景”,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刺激,重新燃起了表达的欲望,使朗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二、难点探究,学文悟理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应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教学第二段这一重难点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相信你们读完了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会有许多的感悟和理解,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写,在文中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班交流)生: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孔子在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大家再仔细读这一自然段,通过讨论再来说说好吗?(学生马上围在一起积极读书、讨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课堂气氛活跃。)生:在孔子的眼里,水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它的品质很高尚。(老师带头为他鼓掌,鼓励其他同学继续发言。)生:我觉得孔子论水时,已经把水当成一位真君子了。生:老师,我们通过讨论,悟出了更深刻的道理,孔子这一番宏论,明则论水,实则育人。他是想借助水的品质来教育他的弟子做一个像水一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呀!师:(欣喜地)你们领悟得真快啊!孔子论水的目的正是要教育弟子们如何做人。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师:提得好!在水的这些品质后加上省略号,会省略什么内容呢?生:(恍然大悟)省略了水的其他品质。生:也是君子的其他特点,是它们共有的特点。师:谁能补充一些其他特点呢?学生续句,多媒体出示:水能容纳无数溪流,它好像 ;水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前奔流,它好像 ;水清澈透明,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好!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对此你有何感受?生:孔子很聪明,充满了智慧!生:他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生:他教学得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师:的确,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孔子的这段话吗?愿意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这段话很快地背诵出来呢?生介绍自己的背诵方法。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练习背诵课文第八节。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我们不应该让思维在问题上停止,我们应鼓励它成为有利的翅膀,在布满问题的天空中飞翔!

三、张扬个性,表明志向

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发表了一番富有哲理的宏论,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点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颜回和子路在身边陪伴着他的时候,他不失时机地问道:“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两位弟子的回答恰恰是从孔子的那一番话语中得到的教益。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可分两步走:1.分角色朗读。通过读,内化文章内容。子路的志向是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一块儿享用,即使用坏、穿破了也不介意。他的性格比较豪爽、乐善,但不免急躁。颜回则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表现出谦逊、沉稳的一面。两人的形象迥然不同,却又栩栩如生。2.表明志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学文明志。

师:颜回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志向歌”里。你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歌词补写出来吗?(生边动脑边动笔。)……师:说得好!我想,你们此刻已经深入体会了孔子的话,并能确定自己的志向了。同学们,为你们远大志向而奋斗吧!

当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理想、抱负的时候,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也得到落实了吗?

论文作者:刘德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读与悟论文_刘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