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煨脓法为主外治深度烧伤创面临床研究论文_张立新

张立新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北京 100009)

【关键词】活血煨脓法;外治;深度烧伤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79-02

烧伤是热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烧伤创面是烧伤后一系列严重变化的根源, 深Ⅱ度及Ⅲ度烧伤病人不仅存在有表皮受损,更以真皮部分或全部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治疗主要难点是使受损的组织能够恢复生机而存活,单纯用西药虽然能够控制感染,但创面自行愈合较慢,疗程较长,往往需要手术植皮才能消灭晚期创面。祖国医学认为烧伤的病因是火毒或热毒,轻则犯皮毛,重者伤肌腠,病理为火毒炽盛,瘀血阻滞脉络。国内外尚未见到以活血煨脓法为主外治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我们根据中医药理论,以活血煨脓法为法,选取数种中药,制成膏剂,加工成油纱条,从2003 年1月至2014年10月治疗住院病人深度烧伤创面,同时设立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作统计学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治疗深度烧伤的住院病人152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65例, 烧伤原因有热水、热汤、粥、热气、汽油、液化气火 焰、电弧、铁水等,烧伤面积最小者<1%,最大者20 %。烧伤病人均在普通烧伤病房治疗,随机将152例深度烧伤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对照组73例。两组病人年龄及性别,受伤时间,烧伤面积相差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

1.2病例纳入标准 按照19 70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分类标准[1],深Ⅱ度及Ⅲ度烧伤的住院病人;无严重合并症者;采取病人自愿原则。

1.3病例排除标准 非深度烧伤的住院病人;或经其他药物治疗;重度烧伤者。

1.4病例剔除标准 换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者;各种原因中断治疗者;资料不完整,不能分析者。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将白芨60g, 赤石脂40g ,海螵蛸40g,乳香40g,生炉甘石40 g 诸药研极细末,过筛。取麻油500克,凡士林250克,捣拌均匀,然后摊在纱布上约0.5毫米厚,放在带盖搪瓷盘内,高压消毒后备用。受试烧伤创面用1‰的新洁尔灭清洁干净,清创后按创面大小剪好带药纱布,单层平贴于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三至四日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均应清洁创面,至创面完全愈合。

2.2 对照组 清创后用撒布氯霉素粉的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三至四日换药一次。

2.3 疗效标准

显效:创面上皮化明显加快,无疤痕形成,愈合时间≤21天。

有效:创面上皮化加快,无疤痕形成,愈合时间大于21天小于28天。

无效:创面愈合时间≥28天,愈后有瘢痕,疤痕形成影响肢体功能活动。

3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经统计学x2检验,P〈0.01,得出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区别。

4 讨论与体会

深Ⅱ度及Ⅲ度烧伤病人以真皮部分或全部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主要治疗目的是减轻伤员痛苦,缩短疗程,减少疤痕形成。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治疗比较困难,其治疗主要难点是使受损的组织能够恢复生机而存活,单纯用西药虽然能够控制感染,但创面自行愈合较慢,疗程较长,疤痕形成影响肢体功能活动等,往往需要手术植皮才能消灭晚期创面,手术植皮往往因感染而失败,换药不易愈合。我国的传统医学千余年来对全层皮肤烧伤创面处理积累了丰富经验,并研究出许多创面的外用药物及方剂,不同剂型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国内较通用的西药外用制剂大多缺乏全身整体的观念,只是以抗菌消炎为主。我们认为中草药治疗烧伤创面有广阔前景,中草药有抗感染、收敛成痂,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坏死组织脱落,促进上皮组织生长以及减轻瘢痕等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烧伤是汤烫、火烧等热力外伤形体,内损气血,伤处皮毛不存,经脉灼伤,脉络瘀塞,形成伤处的血瘀气滞。烧伤的病因是火毒或热毒,轻则犯皮毛,重者伤肌腠,病理为火毒炽盛,瘀血阻滞脉络[2]。 我们拟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中西医结合方法为指导,广泛参考数百种中药及其治疗烧伤的经方验方,以活血煨脓法组方,制成外用剂型,治疗深度烧伤,达到治愈深度烧伤的目的。本方选用白芨60g,赤石脂40g ,海螵蛸40g,活血煨脓、收湿敛创,乳香40g,散瘀生新、活血止痛,生炉甘石燥湿生肌、收敛消肿,诸药合用,该中药纱条具有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促使皮肤生长的作用,特别适合于小面积烧伤残余创面以及散在肉芽创面的包扎治疗。

我们经过临床研究证明活血煨脓法能改善烧伤创面血循环,促进创面溶痂,加快创面周边上皮及肉芽创面残留的皮岛增生蔓延,不用植皮即可愈合,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尤其对幼儿、老人、体弱病人、有手术禁忌的病人更有现实意义。创面换药后病人立感舒适,创面愈合后多无瘢痕。对烧伤修复期散在肉芽创面能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挛缩,这对缩短疗程、保证肢体功能很有价值。

活血煨脓法为主外治烧伤创面时可见创面中央聚集稠厚量多的脓液,是机体自我防御和修复的必然结果,是正气载毒外出的征象,也是脾气旺盛、气血充盈、抵抗力强的标志,是中医“活血煨脓、化脓生肌”外治法的体现。现代实验研究亦证明:脓性液体中不仅能释放毒素,促进微循环,其中含有各种补体、抗体、纤维素、氨基酸及杀菌物质,这些都是局部消炎,组织重建的重要条件。不要认为脓液越多,感染越重。活血煨脓法为主外治深度烧伤创面能避免深度烧伤发展为瘢痕,使用方便,有很好疗效,体现了祖国中医药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造福于烧伤患者。

参考文献:

[1]黎鳌,主编. 烧伤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11.

[2]梁勇才,主编. 中国烧伤大全.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530-568

作者简介:

张立新 男 1971年7月出生, 中医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北京市展览路医院王焕禄教授,曾参与设计与实施东城区科委课题《活血化瘀法治疗深度烧伤临床研究》获2003年度区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对中医诸家学术思想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外科疾患有较深的体会。

论文作者:张立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活血煨脓法为主外治深度烧伤创面临床研究论文_张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