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吴锦萍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44例,针刺治疗)、研究组(44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比较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显著比对照组(70.45%)高,P<0.05。研究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与耳针沿皮透刺联合,可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感,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针刺;耳针沿皮透刺;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体表现为上肢麻木疼痛、颈肩背部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剧痛难忍,其生活、睡眠质量均受到严重不良影响,随着疾病的发展,神经受累区域功能逐渐减退,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等,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1]。鉴于此,本文选定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8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颈肩背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颈部僵硬等症状,同时伴有上肢放射痛,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例数=44)、研究组(例数=44)。研究组女性18例,男性26例,年龄在28-60岁,平均年龄为(44.52±3.26)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06±1.14)年。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5例,年龄在29-59岁,平均年龄为(44.58±3.21)岁;病程在2-4年,平均病程为(3.04±1.11)年。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针刺治疗):取阿是穴、大椎以双侧颈夹脊,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分经配穴、分型配穴,无菌消毒针刺部位,以直径0.30mm×30mm的针灸针,在病变部位取颈夹脊穴位3-4个,连接电子治疗仪,连续波频率在100-150次/min,直至患者肌肉出现节律性震颤,每次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0d。

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耳针沿皮透刺治疗:肩部疼痛者:加锁骨穴-肩关节-肩区,肘以下至手指麻木、疼痛者:加指-腕-肘穴区。耳压选穴:皮质下、脾、肝、神门,耳针沿皮透刺:消毒皮肤,以0.30mm×25mm的毫针,刺入选定某一穴位,沿着皮下、皮下软骨直至另一穴位,耳轮部较大的穴区,可进行接力连续透穴,根据经脉循行走向、虚实进行补泻,进针之后通过捻转加强针感,指导患者活动颈部,两耳交替,留针1h,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连续治疗20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临床疗效、VAS评分。临床疗效具体评价标准如下:①肢体、肩、颈部功能恢复正常,疼痛症状消失,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为显效。②肢体、肩、颈部功能基本正常,疼痛症状可见显著好转,生活、工作受到轻微影响为有效。③肢体、肩、颈部功能、疼痛症状变化不明显,甚加重,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为无效。有效率计算方法是①+②,除以总例数[2]。以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轻重成正比[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n(%)]、?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对比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领域“痹症”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筋脉、肝肾亏虚、素体正气不足等导致筋脉不通,或者长期处于湿地环境,湿邪侵袭、生成痰湿、痰湿上阻,或者寒凝、外伤、情志不畅等造成气滞血瘀,进而引发该病[4]。本研究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针刺与耳针沿皮透刺联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针刺阿是穴、大椎以双侧颈夹脊等穴位,可有效缓解患者上肢疼痛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早日康复。耳针沿皮透刺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麻木等症状,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上肢疼痛、肩背痛等疾病治疗中。在中医脏象理论下,取脾、肝具有解除肌肉疼痛、舒筋活络功效,皮质下有止痛、镇静作用,可有效调节大脑皮质作用,通过透刺具有疏通颈项部经脉功效,镇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纳针刺与耳针沿皮透刺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感,提升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海瑞.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25-28.

[2]田小刚.针刺联合耳针沿皮透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49(3):123-125.

[3]王泉忠.三位针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福建中医药,2016.47(2):58-59.

[4]殷寅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21):103-106.

论文作者:吴锦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体会论文_吴锦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